第22章(2 / 2)

加入书签

陈阳“明天你们准备怎么弄”

俞升“咱们来的路线有植物的层层阻挡很多个月没出现特殊情况,主要承受冰潮袭击的有两处分别是村寨前后的围墙。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分成两组前山后山的协助当地人,观察并配合他们,尽量不要用武器,看看本地找出来的抵御方式到底是什么。”

兆青“对,刚才我在家和阿阳栗栗还说这个事儿了,这里的人之所以这么团结就是因为吃喝不愁但附加物资匮乏。咱们尽量不要再引入武器,但凡咱们看管不利哪怕是给了军人也等于是树立了两面会破坏这里微妙的平衡,咱们早晚要走。”

陈栗“二爸,他们相信你说的飞鸽小队”

俞升“没有不相信的理由,我出示过我的军人证。”

兆青“那他们对帝都的看法怎么样我听皮战士说那话是很想得到政府的支持,应该和昆明不一样。”

路过贵南基地时他们明晃晃的看到贵南基地城门上挂着华夏联盟,贵南基地,而此处连个名字都没有。

俞升“这里的人都很急切的想要个归属,希望得到暂存政府的救助和支持。”

兆青“吴柳宇的全维原子不是种植类吧,否则至少他自己能够跨越冰潮带消息出去。”

俞升“没错,他的全维原子是个海水球,可以用来养海水生物。他也在这里的协助下移山填海,但至今他的海水球里也没有出现一个岛屿。”

兆青首次听说功能如此单一的养殖类全维原子。

陈栗“噗,这真的太鸡肋了,海洋就在脚下唉”

俞升“如果没有任何食物来源,没有你爸提前的布置,你的全维原子要知道吴柳宇的海水球内拥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海洋生物,甚至还有四头蓝鲸,是自成体系的海洋。”

兆青瞠目结舌“蓝鲸这是怎么做到的”

俞升“机缘巧合吧,他从出生开始就知道自己海水球存在,从未有一刻停止收集海洋生物。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海水球也是鸳鸯锅,一侧是末世前的余种,一侧是末世后特化过的海洋生物。”

“这么说还真是挺有用,之前的话当我没说。”陈栗在嘴上比了个拉锁。

俞升“你们全维原子的跃升是最脱离想象力的,先别定论。小世界有没有新的变化”

兆青用自己的视角看了看“山体又增高了些,小枯藤盘绕的那棵松树最近也有些微的成长。”

俞升“那颗松树是赤松吧”

兆青“好像是。”

俞升“那是你在末世前种下的吧哪里得到的来着”

“对,纪念林里的植物都是末世前种下的。”兆青回忆了一会儿说“这棵赤松好像是和父母去长白山天池时候得到的。那时候我记得好像说是雷劈、还是小型山火把一棵千年的松树弄裂了,但这赤松经过一两年又自然愈合,还上了新闻呢。”

“我们去的时候古松已经被圈起来成了一处景点,游客到那里都会跟着导游的话顺时针走三圈说是祈福。我走到第二圈就落下来个松枝砸在我的脑袋上,都给我头顶砸出血了,导游说是有福气。”兆青摸着自己脑袋后面说“后来我一想千年松枝也不好遇一直留着,后来上网看到有人种松枝成功就种在小世界了。真没想到它能活,而且还被小枯藤选中成了支撑植物。”

陈阳“我好像记得你说过这个事儿。”

兆青“当然了,你帮我做纪念林栅栏的时候我和你说过每一棵树的来历。二哥,怎么想起问这个”

俞升“没啥,就觉纪念林里的植物特别富有生机、尤其是那一颗松树,可能是和小枯藤比较近的原因吧。”

众人也累了半个月,大致聊了些隔日计划就纷纷歇了,他们所有人都睡在堂屋中。

睡前陈杰还哀怨的说他们命里真的带战字,好不容易到了个山青水秀的地方结果第二日就要跟着当地人一起抵御冰潮和返祖海洋生物。

隔日他们站在由木土建立起的城墙上见到了末世后最令他们震撼的场面,从远处的天边推来一条冰线,越来越近成合拢的态势像是几座耸动的冰丘逐渐将他们所在的山体包裹住。

村寨中的所有青壮年无论男女都已在城墙上下的固定位处准备着,城防上伸出去几十条杆子上面挂着大网,由皮良日为首的兵人们腰间拴着绳子手持黄铜色的钢叉站在外侧。

城墙下方站着三排人,每个距离前面的人大概两米左右。

整个组织形态非常有序,兆青等人就像是个替补队员或是旁观者站在城墙的边角旁观这一切。

冰潮被不断推高,巨大厚重的冰层开始碎裂,兆青眼见很多海物在冰潮的推动下离开海水,裹在奇虾中的飞鱼不断跃出冰面。

陈杰像是战地记者一样不断的拍照,兆青变成了个专业换胶卷的拍摄助理,周边人的动作有序丝毫无惧怕之意。

当兆青的视觉适应了那带着成排口器的奇虾和带着巨大尖刺的飞鱼后,跃跃欲试的探身到城防边低头去观察涌来的冰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