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宫斗3(2 / 2)

加入书签

开春的时候,夏至嫁到了宫中,李海洋在宫外的府邸正在建造,还没有完工,他们只能先住到宫中。

分了一个小宫殿,所有人都住在那里,还有些憋屈的慌。

离的近了,也没什么好处,夏至现在每天都要去给惠妃请安,人在眼前了,惠妃倒是把怒气都发到了夏至身上。

去请安的时候,把夏至一个人晾到那里,让她站到宫殿门口等着,要不然就是抄佛经,夏至最厌烦的就是反复的劳动。

没事抄两张修身养性还行,一天从早到晚的抄写,手和眼睛还要不要了。

夏至很快又出手了,看来宫中怀孕的女人这么多,还不能让惠妃紧张起来啊,她干脆的让惠妃和在她宫中受她庇护的良嫔也一起怀孕了。

这下子惠妃终于没有时间过来找她的麻烦了,也不用她日日过来请安了,颇有些眼不见心不烦的样子。

等到惠妃怀孕满三个月之后,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听谁说的,她的肚子里面好像是个小阿哥,连李海洋的事情也有些怠慢起来了。

原来的惠妃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虽然说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康熙的第一个儿子,前面还有几个孩子,但是他是唯一长成的儿子,前面几个都夭折了,所以儿子的福气大的很,肯定能当下一任的皇帝。

这个念头就在太子已经立下的情况下也没有被消失,现在大儿子没有子嗣,肯定当不成皇帝了,可不得指望自己肚子里面这个小的

大儿子不行了,马上来了一个小的,这个小的不是福星是什么

好在李海洋的舅舅明珠想的很周全,他可是直到后宫中的争斗到底有多激烈的。

李海洋前面的那几个孩子全都死了,明面上说的是宫中风水不好,其实就是妃嫔个子争斗的实在太厉害了。

而且康熙幼年登基,为了掌握前朝,后宫中所娶的女子家族势力庞大,就是做再过分的事情,康熙也只能忍耐。

最后只好把孩子送到臣子家抚养,李海洋小时候就是被送到了明珠家,他在自己的舅家自然得到最尽心的照顾,之后的儿子也送到了皇子的外家,这才陆续的保住了。

等到后宫中的孩子多了起来,康熙的势力也大了起来,这才开始让后面的儿子在宫中长大,虽然这其中还有夭折的,但是起码不是死的一个都不剩了。

与其现在就站在一个还没有出世的性别也未知的孩子那里,还不如站在李海洋这边靠谱呢。

李海洋成婚之后,已经算是成年了,可以到朝堂上面领差事了,正式进入到各位大臣的眼中,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对李海洋来说挺无聊的。

他直接进了工部,也不领差事,就挂一个名号,直接整天召集匠人过来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康熙也由着他的性子来,自由放权给他。

在康熙的心中,反正这个儿子已经不能继承大统了,当然了,未来的皇帝他都已经定给二儿子了,但是未来谁知道其他的儿子会不会挣这个位子呢,不过大儿子肯定是不会挣了。

在西方,如果没有孩子,绝对不会想着要过继一个孩子,而是会把财产全都给自己的兄弟。

如果没有儿子,那就要把财产送给兄弟的儿子,至于自己的女儿会过的怎么样那就要看兄弟的儿子大方不大方了,这都是法律里面明确规定的。

但是在这里,没有子嗣,尤其是没有儿子,干活都不积极了。

康熙也给了李海洋十分大的权力,其实是李海洋看着还挺乖巧的。

等到李海洋搬出皇宫,来到自己的王府的时候,突然就发出了招贤令,只要是奇能异士都可以过来自己的王府,只要被他看中,那要什么有什么。

想当官,可以直接替他向皇帝求个官做做,想要钱,百两黄金马上送上,想要美人想出名,什么都可以。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倒也有不少的人过来。

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的很慢,李海洋也没有设置什么时间,反正就盘下了一个茶楼当报名处,谁要是想来了表演一番,就可以到那里报名,等来的人多了,大家集体过来。

他弄的这么热闹,京城中的人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了,马上就有御史过来弹劾李海洋,暗示他就是有不轨之心。

虽然康熙不相信这个儿子这么蠢,就算有什么心思,竟然摆的这么明显,但是帝王的疑心还是有的,派到李海洋身边的侍卫和宫女就有不少是他的探子。

因为有底气,他嘴上说的倒是挺开明的。

而且等到第一次人数差不多,可以考核的时候,李海洋还派人过来邀请康熙过去看。

康熙之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带着一丝的好奇心过去了,而且从探子那里已经得到了消息,李海洋在这件事上真的没有弄虚作假,这些人是真的从各地过来的。

康熙还有些愤怒,每三年都有科举了,他还以为人才都在自己手中了呢,没想到这消息才放出去几天啊,这都来了这么多奇能异士了。

虽然说这些人可能不是读书的人才,但是在其他地方应该有才能啊,要不然不会这么自信满满的过来的。

康熙隐藏着身份过去一看,顿时大失所望,这些人与其说是奇能异士,倒不是说是能工巧匠了,这些人都是擅长制造东西的,很多都是各种玩物,内务府上供的比这些东西精致多了。

他去了两次就再也没有去过了,倒是李海洋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

他的眼光不知道比康熙好多少,和夏至两个人隔三差五的看一场,和看电视差不多,还真的让他看中了不少的人,做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到新鲜,而且十分的精致,如果放到现代,绝对能被人称作是大师了。

半年的时间过去之后,甚至还有不少过来仗着身法过来骗钱的人,有的被李海洋拆穿直接打了出去,有的却被李海洋看中了,这不是骗子,这是心理学大师啊,人才难得啊。

一年时间下来,李海洋招到了不少的人才,人才虽然少,但也不是只有一个两个,有的离开了,有的留在了李海洋的身边。

李海洋这边要什么有什么,重点是还非常支持他们的研究,留在他这里的人有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