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风尘8(2 / 2)

加入书签

根本不用杜妈妈说什么,和夏至一起过来的姑娘熟练的走到了对方的面前,挨着对方坐下了。

“这位公子,我们姐妹几个加起来就算比不上十娘,起码也得有她的一小半魅力。”

“就是啊,公子,您说话啊,说的不好了,我手里的这颗樱桃可不会给您。”

几个人刚才被杜薇弄的一肚子气,过来的这几个姑娘,虽然没有杜薇漂亮,但十分的温柔,而且擅于挑逗,弄的他们心中痒痒的,自然也不提杜薇的事情了。

而李海洋就在这个房间里面,夏至一眼就认出了她。

李海洋也从眼神中认出了她,两个人都没有说什么,反而巧妙的做在了一起,当其他几个人抱着姑娘离开的时候,他们也顺势离开了。

两人躺在床上聊天,夏至问道“难道你是最近才来的京城”

“不是,快一年了,这才猛地发现我身边的问题,稍微一打听,正好有人邀请我来这里,我就顺势过来了。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家啊是真的穷”

李海洋摇摇头,“废话,一连生了五个儿子,能不穷吗。就算在现代,养上五个孩子也不简单。”

夏至笑道“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家里也穷,不过和你那边一比,应该也不算穷了,反正就是正常生活没问题,还能积攒上几个钱财,只不过是家里的丫头不值钱,我的那些兄弟们还读了几年书呢。”

“兄弟门你们没有分家”

“没有,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虽然平时的摩擦不断,但是有时候还是觉得停温馨的。”只可惜争吵的时候永远都比温馨的时候要多。

不过这么一对比,反而显得那一点点的温馨更加温馨了。

“后来呢因为兄弟们要读书,所以就把你给卖了”

古代的宗亲观念可要比现代重要无数倍啊。

夏至竖起了大拇指,“猜对了,我娘就是这么说的,之前因为其他的表兄弟读书,奶奶准备卖孙女的时候,我娘斩钉截铁的说不同意,你值不值,我当时都震惊了后来才知道她的意思就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到我哥读书家里实在是没钱的时候,再卖了我,不过计划向来就赶不上变化。”

夏至耸耸肩膀。

“是不是因为大灾”

“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推理推出来的你的脑子向来聪明。”

夏至和李海洋都不是什么怕事的人,碰到问题了都会积极的去解决,只不过李海洋向来靠自己的本事,再说了他也有这个脑子,夏至反而喜欢向别人打听一下消息。

“那年的大旱可是席卷整个明朝大部分地区,我那里也是大旱,家里实在是没办法了,本来半大的小子饭量就很大,家里也商量着要卖掉一个孩子的。”

李海洋淡淡的说道“那时我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几年了,一直都没有你的消息,本来还打算趁着这个机会离开家,直接让他们把我给卖了就行了。”

“是不是有人和你争”夏至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那两个姐姐的事情了,之前都不想离开家,自己的家就算有千般万般的不好,真的要离开了,心里肯定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离开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根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走。

李海洋点点头“人伢子过来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的,说是让孩子去享福,所以就没有给几个钱,但是这也不错了,很多人就是只求自己孩子活着而已。”

“当时我的那些兄弟还不想离开,但是村子里面有很多都卖了人,就和现代一个村子里面的人全部去一个地方打工一样,虽然是陌生的地方,但是有了熟悉的人,反而不害怕了。都争着想去,当时我以为我还得耍点手段才能跟着别人走,谁知道这时候,我大伯回来了。”

李海洋在床上换了一个姿势,让自己躺的更舒服。

“他比我爹大了好几岁,小时候就出去了,当初是卖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进了皇宫里面当了太监。但是一直没有混出来什么名堂,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皇宫,更别说回来家乡看看了。”

“那他现在能离开京城,还能回家看看,这也算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了啊。”

每个朝代里面都有不少的太监,这些太监里面肯定有人才,但是哪个朝代都没有明朝太监的权利大,离开皇宫回家乡探亲这都不算什么事,还能全国各地的跑,甚至出国环游世界,拜访其他国家呢。

“也就这几年才熬了出来,现在是一个小小的头目了,而且四十几岁的人,看着比六十岁还要苍老。他离家几十年了,父母早就不在了,一直也没有和家里联系,整个家族里面能叫出来名字的人都没几个,要不是看着别人收义子收的眼热,估计一直到老死都不会回去。”

“那你现在是这个太监大伯的义子”

“没错。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李海洋脑袋中忍不住想起了大伯回来之后家里的混乱。

家里本来就贫寒,顿顿都吃个半饱,李海洋虽然没有什么觉得这些人可怜,或者原主已经消失了,自己得好好的对待他的家人这样的想法。

但是他可不是个苛待自己的人。

村里有个大夫,说是大夫,其实医术并没有高明到哪儿去,反正在李海洋看来,他医术不高明,胆子倒是不小,也敢想。

比如病人的腿受了严重的伤,当场就把病人的腿给截断了,还振振有词,要不然整个身体上的肉都得烂掉。

刚开始李海洋经常往他那边走,其实就是为了找一个借口,他打算仍然当一个大夫,为别人治病,如果自己突然会医术了,那别人可能会把他烧死,觉得不正常就动手,根本就不会找什么证据。

虽然在这个朝代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参加科举,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官员。

李海洋参加科举也不会害怕,就算不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起码也能做到榜上有名,但是家里的情况显然不允许他这样做,读书真的是太花费时间和金钱了,没有十年的时间,根本不会什么好结果。

相比之下,还是学医来钱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