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三章

说来,就在楠笙养病,宝玉受惊被阖家安抚的时候,宝钗十五岁的生辰便到了。

女子十五岁及笄,这个生辰对女孩子来说比往年以及往后许多年的生辰都重要。

原著中,宝钗这个生辰,贾母当众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宝钗大办一起生辰宴。

二十两银子,是本朝八品官员半年的俸禄;是王夫人一个月的月钱;是凤姐儿周济刘姥姥的丫头衣裳钱;同时差不多也是是薛憨憨茶楼听书一个月的花销在普通百姓人家,二十两银子能过好久。可在荣国府这个高档消费场所就真心不够看了。

贾母此举,看似宠爱,实际上却未尝没有逐客和贬低宝钗的意思。

薛憨憨最疼他这个妹妹,十五岁及笄礼又是一个姑娘的大日子,他自然不乐意办得太减薄。在申请回薛宅大办生辰宴无果后,薛憨憨也没跟薛姨妈和宝钗犟着来。他直接大方的拿出五百两银子,请凤姐儿帮忙操办宝钗的及笄礼。

五百两银子可不是小数,认真操办起来,还能有所剩余。薛憨憨看着憨,可到底还不算憨到家,除了谢礼,还知道给凤姐儿好处费。

宝钗的生辰,薛憨憨虽然决定大操大办,但却没想张扬到人尽皆知。他的想法里就是请来一些亲戚女眷们好好乐呵,乐呵,然后再看看书上或是传下来的古礼里,有什么必须要走的程序。

至于男宾哦,没有男宾。

姑娘家的生辰,为啥要请男宾上门吃酒

没这个道理。

凤姐儿见了薛蟠,收了银子,也拿了谢礼,自谦了几句便应了下来。

她正好闲的发霉,就有了这么一件请托之事。自是要大展其才的妥善张落一番。

办及笄礼本就难不到凤姐儿,难的是在哪儿办

于是当务之急便是定下在哪个院子为宝钗办及笄礼。

早前薛家住在梨香院,那地方给宝钗办生辰礼虽然地方小了些,但规格却也算齐全。如今为了给娘娘省亲,那处直接被分到了园子另一面,与整座府邸相隔一个大观园。

薛家现在住的东院离贾政和王夫人居住的院子最近,几近与凤姐儿和贾琏那个有粉油影壁的院子平行,并且往来共用一条南北宽的夹道。

这么说吧,薛家此时居住的东院,凤姐儿贾琏居住的小院和贾母荣禧堂后院新盖的大花厅,以及大观园的正园门洽好在一条线上。

正园门左右不远处各有一个角门,分别开在薛家东院和凤姐儿小院附近,从角门进入大观园竟是阖府最近便的。

说起来,座落在大观园里的怡红院,也与上述所说的三个院子在一条平行线上,若宝钗住在怡红院,回家看薛姨妈绝对是抬脚就到。

再不济住在潇湘馆也不算远。

而原著中,宝钗住的蘅芜苑与薛家所在的东院却是一个在园子的东南角,一个在园子的西北角

出了蘅芜苑,走过苑前不远处的折带朱栏板桥,经过红香圃处三间小厅后,再穿过芍药圃,途径稻香村和暖香坞,路过蓼风轩再往前走一段路,经过了探春的秋爽斋,踏上峰腰桥从潇湘馆门前走过后才出了园子的角门。

也可是从秋爽斋那里向另一侧拐,穿过晓翠堂,经沁芳亭然后穿过翠峰再出角门。

当然了,也可以换另一条路线回家,那条路线倒是不必经过那么多大观园住户。

出了蘅芜苑一路向东,路过凸碧山庄,经过沁芳闸桥,从栊翠庵山门前穿行而过

所以问题来了,宝钗当初到底是为什么选的这个院子呢。

想来无非是离家近又规整的院子都被人挑走了。

不过旁的不提,就这比旁的姑娘多出来的运动量就再次证明了一件事。

什么事

八戒西天取经不掉二两肉,宝钗徒步回家仍是最丰满的姑娘,可见所谓的运动是不能减肥哒

言归正转,只说当下。

薛家借居的东院比凤姐儿那里大了一倍,但也不是能摆得下宴席的地儿。凤姐儿思来想去,眼珠子转了转便想到了贾母后院的大花厅了。

那地方不但宽敞,还有个小戏台子,正适合设宴听戏。

当然,整个荣国府如今能拿出来给宝钗办生辰宴的地方就只有贾母的荣禧堂后院大花厅了。

不过想要在那里办事,这得薛家自己跟贾母打了招呼。老太太同意了,凤姐儿这边才好张落。

凤姐儿说完,薛蟠先是遗憾的转头看了一眼大观园的方向,然后才朝凤姐儿点头。

要是姑娘们这会儿搬到大观园里居住,他妹妹这个及笄礼就可以在大观园里办了。

那才叫有面呢。

可惜呀,这元春办事就是拖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