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加入书签

年初一早上吃完早饭,沈言郗便准备了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干货,还有一些糖果放在桌子上。

等下会有队里的小朋友过来拜年,到时候得给他们每人抓点吃的回礼。

沈言郗把东西准备好没多久,就有一群小朋友簇拥着过来了,一进门就大声的喊着“新年快乐”。

然后一个个眼巴巴的看向沈言郗两人,昨天有不少小伙伴都拿到了沈言郗给的小酸酸,出去一炫耀,可把那些没遇到沈言郗他们的小朋友羡慕坏了。

所以今天他们可都是第一个就来沈言郗家拜年,就希望能拿到小酸酸。

沈言郗也不负他们的期望,回了一句“新年快乐”后,便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干货,两颗小酸酸。

“噢”小朋友们看到小酸酸,欢呼一声,就跑出去下一家了,可不能在这里耽误太长时间,还有好多家要去呢,不然去晚了好东西可就没了

苏小在边上看着这些小萝卜头高兴的样子,也笑得很开心,她小时候也就是这样期待过年,大年初一那天早上可是最高兴的了,能领到不少好吃的。

晚上洗漱好回到房间,苏小正靠在床上想着明天回娘家要带些什么东西,就看到沈言郗神神秘秘的进来了。

“你干什么呢”看到沈言郗手背在身后,磨磨蹭蹭的在那嘀咕着什么,苏小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了。

沈言郗见被苏小发现了,也不恼,干脆就直接走过来了,然后直直的盯着苏小,直把小姑娘看得浑身不自在起来,才笑着从身后递过来一个盒子。

“打开看看,新年礼物。”看苏小疑惑的样子,沈言郗让她直接打开看看。

苏小边想着什么东西,边打开了盒子,“呀好漂亮啊”只见盒子里铺着一层绒布,上面放着一个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手镯,不过造型很别致。

苏小拿起来一看,好像是两部分拼接在一起,中间是一个小爱心。

“这是我前世的时候买的。”沈言郗拿过手镯,轻轻一用力,手镯爱心处就打开了。拉过苏小的手,把手镯扣上去,嗯,果然很好看。

“这是铂金做的,有一次我在商场看见,莫名其妙就买了,现在一看,倒是上天注定要让它戴在你的手上。”

苏小抬起手腕看看,心里很是喜欢,刚刚单独看就很好看,一戴上手就更好看了,衬得人手都白了。

不过想了想,苏小还是把它褪了下来,不舍的递给沈言郗,“还是你拿着吧。”

沈言郗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也不多说什么,默默的给苏小重新戴了回去。

“没事的,有人问就说从江市寄来的。”

苏小听沈言郗这么一说,自己也实在是喜欢,就戴着了,自己平时也注意点不让人瞧见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沈言郗和苏小吃了早饭,就准备去苏家了。

回娘家可是有讲究的,你带回去的东西越多,就说明婆家重视你。

虽然两人都不在意这些,不过也还是想多带些东西过去苏家的,毕竟平时不能那么大方,平白惹人怀疑,不过今天可是有缘故的,自然要多带些。

沈言郗还要扶着苏小,手上提太多东西不方便,索性就背个背篓,把东西一股脑的放进去。

到了苏家,王秀红已经在门口看了好几次了,这会儿见两人终于过来了,忙迎上来扶过苏小。

“小沈,你们快进来,吃过饭了吗”

“吃了。”沈言郗放下背篓递给王秀红,“娘,我扶着小小进去,您先把东西收着。”

王秀红看背篓里满满的,高兴的接了过去,“那你们进去堂屋,你爹他们都在里面坐着说话呢。”

说完就拿着东西进了厨房,厨房里,张兰和王霞正在择菜,看见王秀红拿着个背篓进来,都起身围过来了。

“娘,小妹和沈知青过来了吗”张兰边说着眼睛还一直往背篓里瞅着。

王秀红都不想再说自己这大儿媳妇什么了,人倒是不坏,就是这小心眼又斤斤计较的性子,实在让人不喜。

不再看她,王秀红自顾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

我滴个乖乖,这沈言郗和苏小是把自己家搬空了吧。

白面、大米各有十斤左右,还都是一看就品质很好的。

水果罐头十个,肉罐头十个,一只鸡,一只鸭,竟然还有一大块牛肉

“娘,这还有几块布料呢”张兰有些惊喜的声音传来。

王秀红一看,光这藏青色的布就够做两身衣服了,还有一小块白色的布料,上手一摸,很是柔软,应该是给二丫的。

二丫是苏卫国和张兰的二女儿,没错,张兰十月怀胎,又生下一个女儿,虽然苏家没人说什么,不过她自己气短,最近在家里都收敛了不少。

“这块你拿去,给二丫做一身小衣服。”王秀红虽然也期待孙子,不过既然是自己家的孙女,也没有苛待的道理。

“娘,这小丫头片子做什么衣服,穿之前大丫的就行。”

张兰自以为这么说能讨王秀红开心,不料却捅了马蜂窝。

王秀红一听她这么说就来气,合着小丫头片子不是她生出来的

“行了你别一天在这说些有的没的,我们苏家可不是重男轻女的家庭,你再在这胡咧咧就给我滚回你们张家”

张兰脸上讪讪的,不敢再说什么,虽然她心里仍是这么想的,不过也只是默默收下布料。

这生第一个女儿的时候还是真心疼爱的,但这女儿只要一个就够了,这再生一个,可不就讨嫌了吗

“蠢货”王霞在边上看着张兰作死,忍不住在心里骂道,光看爹娘对小姑子的态度就知道,这苏家,女儿即使没有儿子金贵,那也是该好好对待的。

不过这也不关自己的事,反正以前苏卫党不在家的时候,张兰可没少挤兑自己,自己现在不落井下石已经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