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一家人团聚(1 / 2)

加入书签

第32章

李咏兰行动不便,就在招待所休息,父女俩出去转一圈。

不过,安忆情发现蛋糕也不是好买的,大家全在疯抢,全都是一手高举钞票和粮票,一手争抢蛋糕,这景象太壮观了。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安学民带着女儿不敢挤进去,最后,只好到旁边的店里称了点鸡蛋糕,豆沙条头糕,双酿团。

安忆情眼珠转了转,“爸爸,我们去黑市逛逛吧。”

据说黑市里什么都有,不需要票,就是贵。

安学民愣住了,“你还想买什么”

他曾经误入过黑市一次,就在火车站附近,那是一段深刻的记忆。

很繁荣,物资相当齐全。

还有些郊区的女孩子带着鸡蛋在十六铺晃悠,跟居民们换点粮票工业票和钱,被人亲切的叫做蛋妹。

其实,申城的物资丰富,但是,需要各种票证,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这不,黑市就应运而生了。

安忆情笑嘻嘻的晃了晃小手,“我在北京时买了点水果,试试能不能卖掉”

安学民震惊了,“你什么时候买的”

他几乎跟女儿形影不离,他怎么不知道

不对,有几天他在外面寻找妻子的踪迹,将孩子交给叶阑墨,打发他们出去玩了几天。

难道就在那几天

“没露馅吧”

安学情笑的萌萌哒,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

“我不傻哦,爸爸。”

郊区家家户户都种果树,自己是吃不完的。

她跟叶家兄弟去玩时,叶家兄弟买了不少,她跟在后面也买了些,不是很多,掩人耳目完全没问题。

安学民很无奈,算了,买都买了,那就试试吧,卖不掉就自己吃。

他试探着带着孩子去了黑市,特意戴了口罩,以防被人认出。

安忆情一进去才发现,好家伙,大家都戴着口罩,看不出本来面目,嗯,这样更好。

父女俩拖着篮子进去,就一阵疯抢,就跟不要钱似的。

安学民瞠目结舌,说好的经济困难呢

他这才知道,现在的水果都是凭证限量的,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痛痛快快的吃水果吃个够。

赚的也不多,就五十来块,但也算把半块手表的钱赚回来了。

一听这话,安学民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忍不住摸了摸心爱的手表。

手表真是好东西,太实用了,就是太贵,贵的他心疼。

他心里一动,“小五,你说,我们该送些什么给爷爷奶奶”

他赚了钱就想好好孝顺父母,这些年他们过的太苦了,一大把年纪还在操劳。

安忆情一听这语气就懂了,“爸爸,这应该是你和妈妈商量的事情,我还是个小孩子呢。”

是不敢跟她妈商量吧,啧啧啧。

安学民干巴巴的笑,“我就问问。”

其实吧,安忆情不在乎一点小东西,但从一开始就要立好规矩。

好不容易分家了,就不要牵扯不清,免得后患无穷。

“礼物也要送到心坎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整天吃红薯也不好,那就送十斤大米吧,对了,再送两身蓝布衣裳,我看他们的衣服都破破烂烂不成样子。”

“就这些”安学民是觉得这次采买了很多东西,除了几麻袋的东西,小五冷库里还有一堆东西呢。

安忆情能理解他的心情,但不支持,“那你还想怎么样我们不是分家了吗爸爸,你可别犯糊涂,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也要顾忌一下妻儿的感受哦。”

分家时爷爷奶奶偏心眼,他们大房没有分到什么东西,还要年年给出几百斤的大米。

一碗水没有端平,能让人不抱怨吗

安学民抿了抿嘴,”我也没说什么,就是觉得我们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啃红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村里的人也会说三道四。”

他是成年男人,顾忌比较多。

安忆情随口说道,“到时就说是妈妈娘家补的嫁妆,谁能多说什么”

嫁妆补贴家里是应有之份,但补贴分家的公婆和隔房,那就没有道理了。

安学民默了默,句句都占住大道理,让人没法反驳。“好吧,你说什么都对。”

妻女不同意,他也不可能跟着她们对着干。

再说了,大部分的东西都在安忆情手里,父女俩默认是她的东西。

她想给谁,不想给谁,她说了算。

安忆情担心他心里有疙瘩,多说了一句,“本来就是嘛,你偷偷补贴给爷爷奶奶,最后也只会落到叔叔婶婶手里,那会惯坏他们,害他们变成不事生产的废物,那怎么成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这才是领导们想看到的,爸爸,你别去祸害别人啊。”

她胡说八道的超强功力,又一次说晕了安学民,觉得很有道理。

算了,大不了多给点大米吧。

一家人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一清早就迎着晨曦出发,去码头买票,坐船回向阳岛。

安学民之前特意买了点晕车药,一早就喂给小五吃。

但到了船上,一个大风浪打来,安忆情又开始晕船了,吐个不停,小脸

白白的,把安学民夫妻俩吓的不轻。

她的体质太差,需要长时间的调理。

一路上,安学民都抱着女儿,不停的哄她说话,想转移她的注意。

但不怎么管用,她吐到眼睛都睁不开了。

李咏兰第一次坐船时也晕船,但没有这么厉害的,现在坐多了小船,也就习惯了。

看着女儿痛苦蹙眉的样子,她恨不得以身相代。

“这船怎么还不到”

安学民想起上次那个老大夫的手法,强打起精神,捏住孩子的穴位。

可能不得法吧,效果不咋地。

旁边有人说了一句,“坐习惯了就好。”

这道理都懂,但这过程太难熬了。

另一个人说道,“可以熬个土方子,吃了就昏睡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不晕船了。”

这主意更馊了,是药三分毒,吃出毛病谁负责

都是不靠谱的人。

好不容易到了岸上,安学民抱着女儿飞奔去医院,把妻子都忘在后面。

医生替小姑娘扎了几针,安忆情就睡着了,安学民不禁长长吐出一口气。

“谢谢医生,谢谢。”

“咏兰,我们去坐车回家吧”安学民一扭头,才发现妻子没跟上,抹了一把汗,又飞奔回去。

李咏兰哪里都不去,依旧在老地方待着,一堆行李在她脚下。

她看到满头大汗跑过来的男人,哭笑不得。

还是这么憨憨的。

她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顾不上说他,所有的心神都在女儿身上。

“小五还好吗”

孩子还是太小了。

安学民微微点头,“医生说没事,让她多休息就好,平时多补充营养,这次买了几罐麦乳精,每天给她泡一杯。”

有些人小时候晕车晕船,但长大了不药自愈,当然,有些人一生都这样。

主要是体质问题,身体好,一切都好说。

李咏兰轻轻叹了一口气,“以后少让她坐船吧。”

到了县城也不逛,夫妻俩带着孩子匆匆坐车回小镇。

李咏兰惦记着四个儿子,归心如箭,

好不容易到了新星镇,夫妻俩不约而同长长舒了一口气,回到熟悉的地方,整个人都踏实了。

安学民背着熟睡的小五,犹豫了一下,“先去学校看看吧。”

其实,他想去妹妹家看看,但想到姑嫂不怎么对付,就改了主意。

学校离的不远,门卫还记得安学民,直接让他们进去了。

学校放暑假,校园说安静也安静,说不安静也不安静。

学生不在校园,但老师们和家属都在,坐在食堂里商量事情。

校长被围在中间,大家面红耳赤的,不知在争些什么。

“校长。”

校长一看到门口的安学民,眼睛一亮,面露欣喜之色,起身飞快走过来

,“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出了什么事怎么出门去了那么久都大半个月了,我都快担心死了。”

走的太久了,让人心里不安。

他的声音洪亮,又快又急,安学民阻止不及,篓子里的安忆情被吵醒了,探出一个毛耸耸的小脑袋。

“校长,你担心什么呀”

校长这些天一颗心悬在空中,校办厂的风声传出去了,职工家属闻风而动,都快将他挤爆了,偏偏最重要的两个人不在。有些事情他也没办法决定。

“安忆情,你跑哪里去了”

主要是这个小妖怪,主意多,脑子灵,太有主见,有些事要跟她商量。

别看她年纪小,懂的多啊。

“校长是担心我们带了钱跑掉吗不可能的,我家四个小萝卜在这里呢。”安忆情嬉皮笑脸的揉了揉眼睛,精神恢复了几分,“对了,我带了好多东西回来,不方便带回家,家里太小放不下,校长,能不能暂时放在你这边呀。”

校长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说的什么话跟她很熟吗

“不行,我又不是收破烂的。”

安忆情抿了抿小嘴,“破烂好吧,本来打算送你的礼物收回了,反正你也不稀罕。”

“哟,还送礼物,这么讲究”校长是个正直的人,不喜欢送礼这一套,“不过,我不收礼。”

只是,话音犹然在耳,但看到半导体收音机时,他的眼睛都直了。

这东西特别不好买,他女儿要出嫁,准备买一台当嫁妆,他托了不少人也没有买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