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 / 2)

加入书签

正如杨绦表现出的那样,这个幼匠人勤快机灵,长得又蛮可爱好看的,嘴巴甜说话好听,给他们捏肩捶背捶得很舒服。

这样一个后辈小子,有谁会不喜欢呢

“带教幼匠这事儿,也不是多难嘛反而多了个人帮忙,还能轻松很多呢。”

赵竟等人还没带教过幼匠。不过同织房其他带教幼匠的工匠,时常在抱怨幼匠很难,要带出师得花大功夫

如今一看杨绦这样子,赵竟不以为然“喊得那叫一个响,其实带起来并不难嘛。”

杨绦立马注意四周。幸好赵竟声音不大,应该没人把他这话听去,不然不是给他拉仇恨了吗

杨绦不光想与赵、钱、周三人交好,也还想要和其他更多工匠交好。人脉资源嘛,当然是多多益善。

他入局应役,可不止是为了来见见世面和偷师学艺的,还打算为以后开办纺织厂结交人脉呢。

尤其是这古代,人脉广总归会有助益,不会有坏处的。

“是三位伯父教得好,对小子我因材施教,且还从来都不吝指导。”

不管以前有没有或是否用心教授技艺,好话奉承多了,把人吹得飘飘然之后,自然也就言行松动愿意教授了。

且之后继续奉承,让对方把一身技艺倾囊相授也不难。

杨绦以前亲身实测过,这办法好用。

杨绦想学的,不仅是杨温会的一门抛梭织布手艺

还有赵竟的牵经手艺,钱勤的打线手艺,周光仙挽花手艺,也都可以学来,技多不压身嘛。

周光仙这人有些颜控,初见杨绦时就因为看他长得精致可爱,而愿意多与他敷衍一句。

这七八天时间下来,周光仙已是几人之中最喜欢杨绦的了。

周光仙搭话“主要还是我们绦小子自个儿机灵,一点就通,不光机灵且嘴甜还勤快。这样好资质的幼匠,带教起来自然容易。”

现在赵、钱、周三人,竟是将杨绦这个本该只由杨温带教的幼匠,当成是他们共同的幼匠了。

杨绦围在他们身边上时,也不将他哄赶走,有时甚至愿意指点杨绦几句,像是牵经力度、打线诀窍和挽花手势等。

对此,杨温心中的惊奇和不解日渐增加。

这天散工回家路上,杨温终于问道“我看你对你赵伯父他们殷勤得很,近乎阿谀奉承了,竟是没有骨气一样。”

对着不是读书人的二儿子,杨温认为他说话不必委婉。

“”他爹现在的微妙心思,杨绦也能猜中几分。

无非是看他给赵竟三人捏肩捶背、说好话奉承,他爹生出了微妙的嫉妒。但话说的未免太难听了吧

他的殷勤奉承、没有骨气,是因为有需要才装出来的。他这爹才是真没骨气吧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局里,也就在他这个没出息的二儿子面前,来抖一抖威风了。

但是巧了吧,他杨绦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爹,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多交好几个人。那么如果遇到事情时,比如明明不是你路过碰坏了别人织机上的一根经线时,至少会有人站出来为你说句话、做个证。”

这会儿,杨绦披上他自投河醒来之后,一旦生气就嘴下不留情的人设。毫不客气地挖苦道。

这样的人设,还真是爽啊

“但结果如何没一个人站出来为你作证――这是多简单的事啊。最后,你挨了杨管工一顿训,低头哈腰没骨气地去和那班的牵经匠说尽好话,又用了两斤稻米作赔礼,才求得人家出手续上经线。”

“这幸好是能续上,若不能续上呢不就要赔银子才能赎过了吗旁人的一句帮嘴我没见到杨温碰坏,就是这么值钱可爹你就是没有人为你说上这一句。”

“爹,你再说,我好话奉承交好赵伯父他们三人,有没有用至少以后我遇到不平之事时,可以请得动人家,在旁边帮一句嘴。”

遇见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了,本人无罪,却可能背上黑锅时,有人帮嘴真的很重要。

人多势众,就是这么个意思,也是真的很好用。

杨绦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今年年初,杨温在那段时间里,因此可没少受李桃花的念叨。

杨温“”无法反驳。

不过杨温又问“你以后要继承的是我的织匠身份,去学他们的牵经、打线和挽花技艺做什么学好你本职的技艺就够了,何必再去多那些事”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啊。

杨绦直言怼过去“这就是爹你一辈子只能做一个织匠,而爷爷却能叫哥哥和二弟日后有可能当官做宰的缘故。”

“要照你的说法,我们反正是匠户人家,哥哥和弟弟读书做甚考科举做甚安于本分,学会织布也就够了,或者承袭匠户入局服役,或者像旁人家一样儿子都在家织布造作。”

“这,你”杨温被怼得一时哑口无言,最后强撑气势嘀咕“你果然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杨绦轻易就看穿他爹此时的外强中干。

才没抖几天威风呢,就发现他这个二儿子和家里那些人一样,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之后的话,应该会乖乖缩回壳里去了。

杨温近些日子的言行,就如同老虎只是片刻没在身边,猴子就妄想在虎崽子面前抖威风。

何况杨绦他可不是虎崽子啊,只论心智的话,他已然是一只大老虎了。

虽然杨温没有老爷子和李桃花杀伤力大,可杨绦觉得,还是不能把他养得刁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他都要和他这爹一起去局里做工。所以最好这样在一开始,就把杨温压服,让杨温不再想着从他身上找存在感,也能免去一些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猴子和老虎崽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