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加入书签

杨绦和杨温两人到家已经是傍晚时候了,李桃花正好摆上碗筷,晚饭即将开饭。

李桃花转头见到父子两回来,一反常态,客客气气的,及至有些阴阳怪气了“你们回来的倒赶巧,吃了晚饭没坐下吃点”

杨温耷拉着眼默不吭声,杨绦也只当自己眼瞎耳聋了,神情平常地回答“可不是赶巧了吗不过晚饭我们已经在外面吃过了,请客陆中人时我们也蹭了一顿饭吃。这会儿就不再吃了。”

估计是早上拿走一百七十五两银子时,起的那股心疼劲还没完全缓过去,这又看他们在外面吃香喝辣,忍不住就想说两句酸话。这时候不理她就是了。

李桃花接话“不吃就不吃,谁稀罕你们吃呢。”

杨绦“”

杨温“”

没人理睬,李桃花闹不起来了,就去招呼着杨谦和杨谚吃饭。

杨家讲究食不言,杨绦和杨温就在旁边坐着,等到老爷子他们吃罢晚饭了,才坐到一起边消食边说话。

老爷子率先开口,开口就是疑问三连“今日去办地契,可还顺利给掮客的佣金付了吗银子花用过后还剩下多少”

“李姨父帮忙找的这个陆中人很可靠,一应事情他都给提前安排妥当了,所以办地契很顺利,佣金也付清了。

买地的银子,给县衙书吏的茶水钱,付给陆中人的佣金,以及后来请客吃饭的酒钱饭钱,这些花出去之后,还剩七两银子。”

杨绦话是这么说,却没把用剩的银子主动交出来。

杨绦将不交出银子的缘由缓缓道来“如今生意越做越大了,日后像今日这样遇见衙门里的吏差、或者生意场上的人,次数只会越来越多。

每当这时候,就总得有些茶酒应酬。就如同大哥他们遇见交好同窗了,有时会找个地儿坐下,喝喝茶叙叙旧。遇见这种情况了,身上没有钱是不行的。”

杨绦“所以,用剩的银子,我就放在身边了。平日里碰着急用时,也不至于身无分文,或者错失结交贵人的良机。”

一旁听着的杨温表面默不吭声,心里却嘀嘀咕咕来了来了他果真来了以前还只偷摸贪点私房,如今就已经是明目张胆讨要私款了真是让人羡慕啊,老子也想兜里有钱,然后想吃肉就吃肉、想吃烤鸡就吃烤鸡啊

李桃花已经眼睁睁看着白花花银子不见了如今还剩下七两银子,相当于是以前家里三个多月的进项,这就是意外之喜啊

结果老二竟然要私吞那哪行

可是,不等李桃花叫嚷起来,杨谦就先出言表示了认同

“二弟言之有理,真遇到需要茶酒应酬的场合,却身无分文,既会被人看轻,也还可能失去赚更多银钱的良机。”

杨绦心中一转杨谦如今已经考取了童生,现在又认同了自己的话

“对的,就如大哥说的那样。”杨绦就像是突然才想到一样,转头问老爷子“对了,您有给大哥几两银子,让他带在身上零用吧”

杨绦马上解释“和以前不一样了,大哥如今已是童生老爷,虽他正在专心备考八月院试、甚少外出赴同窗的诗酒文会,但总有推脱不了的那么一两场吧出去一趟,那不就得要银子花吗”

老爷子被杨绦这样一问,当即愣住“谦儿没和我说啊我也就没想那么多。”

旁边的杨谚闻言,帮腔说“大哥身边是需要有银子的吧像是我,因为有二哥给我索要了画成衣图的润笔费,现在身边就有了银钱,平时遇见同窗请我吃了糕点,第二天我也能请客回去。那大哥有人请他赴诗酒文会,不也得要钱吗。”

听到这,老爷子立即看向杨谦,而他的大孙子神色中正带着些许羞涩拘谨,老爷子惊讶问道“谦儿,你需要用银子怎么不找我呢”

杨谦神色间有着惭愧“我以前知道考科举会有花销,但不知会这般大。之前只是县试和府试,竟就花了二十来银子。若非有二弟赚钱,我这两场科考竟就已将家里的家底都花去大半了,恐怕等我考完院试,家里也就一穷二白了。”

“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我如何还好意思伸手要钱虽有邀我参加诗酒文会的,但我都推辞了,有那实在推辞不了的,他们也都知道我家中家境,去了之后相谈甚欢,也就够了”杨谦说这话时,神色之中有着尴尬。

杨绦作一脸惊异状“也就是说,大哥你是吃的白食”

“即便推脱不了的多半是相交甚深的好友,互相之间不必介意太多,可是次数一旦多了,难免也会生出芥蒂或不满。再者旁人知晓之后,也会将大哥看轻的”

“以前且不说,但如今家里宽裕不少了,这样的委屈,如何忍心还让大哥你受着大哥你也是,又不是不知道我往家里挣了些银钱,一家人还讲客气做甚么需要用银子,就直接找爷爷去要啊”

杨绦的语气神情,看着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也不等杨谦说话,杨绦就看向老爷子,“爷爷,您得给大哥拿五两银子来日他们再攒局、交流诗词文章时,就让大哥做一回东,把之前欠的先还一还,之后再有聚会的时候也不能漏了应当的份子钱。”

“大哥文才了得,又品性端方,端的是白璧无瑕的一个君子。可不能有让人看轻他的地方不过是银子的事情而已,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就不是难事”杨绦话说的很豪爽

要问如何对待年轻人,才最容易让他们感激答案是给他们可观的零花钱,以及充分维护他们的自尊面子。

杨绦的这番言行,那是既给了杨谦零花钱,又帮他在外人面前维护了自尊面子。

杨谦果然非常感动,“二弟,大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那就什么也别说,我们兄弟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杨绦豪爽地一摆手。

不止杨谦,杨谚在一旁看着,也深受感触“虽然我和大哥从来不在乎身外之物,也从不沉溺于口腹之欲,一直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记在心里。但总是会有一些善妒之人,议论我们穷酸、看轻我们”

“虽然我从来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但像如今这样有了银子,可以请同窗也吃些小糕点,人情之间有来有往,到底还是会觉得很开心。”

“有银子,谁又愿意穷酸呢”杨绦一言概括了杨谚的心里话。

杨谚连连点头“对,就和二哥说的一样,没人愿意被说穷酸。以前我看着同窗午歇时,都吃美味糕点,而我就只有杂粮黑窝头虽然我并未因此自轻,依旧与他们同来同往,但心里还是有不自在的。”

杨绦拍拍杨谚的脑袋,“放心吧,虽然二哥目前或许尚且不能让你和大哥,大手大脚地花钱,但寻常的吃穿用度、人情往来,却也不会短缺了你们的。”

说完,杨绦就看向老爷子,直接提出要求“大哥身上至少得有五两银子,每当用花用了一些后,都要及时补足,这样的话有急事时,才至少能够暂时应应急。

再还有,三弟他虽然尚小,但半大孩子之间也是有人情往来的,他身上也得时刻有至少一两银子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