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音(1 / 2)
“公子可是认识这几个字?”黛仙子看杨乞儿如此神态,感到十分诧异,这几个字来历非同一般,放眼这十国大地也怕是找不到几个认识的。
杨乞儿听到了黛仙子的话,只是觉得声音十分悦耳,至于说的内容,那是一窍不通。
黛仙子忽然想起之前小果果说的这小乞丐不懂人话,尴尬一笑。
黛仙子此时淡笑风情万种,可这小乞丐满脑子的思乡之情,只顾着抚摸那几个大字,嘴里不停说着:“十面埋伏…十面埋伏。”
“你说这四个字叫十面埋伏?”黛仙子也是一头雾水,只是跟着杨乞儿的发音念了两遍不知所以然。
杨乞儿没理会黛仙子,拿起毛笔想写点什么,可是这颤颤巍巍的双手哪能写的了毛笔字,更何况上学也没学过毛笔字,一笔下去就是一个半个拳头大的黑点。
小丫头果果天性活泼,一见杨乞儿出丑,又是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黛仙子见小果果如此跳脱,叹了口气说道:“果果去吩咐一下伙房今夜我不想吃鱼。
小丫头果果人小鬼大,知道黛仙子这是支开她,不满的对杨乞儿背影吐了吐舌头,一脸不情愿的出去了。
杨乞儿久久不能平静,黛仙子心中有诸多好奇,好似猫爪子挠似的,便是取来筝,弹了一
曲舒缓调子,试图安抚杨乞儿。结果杨乞儿不听还好,一听连笔都拿不住了,好不容易止住的哭声又响了起来,好似市井无赖耍泼。
小丫头果果早就回来了,不敢进门,趴在门缝上偷看。看到杨乞儿又哭了,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黛仙子弹完曲子一看这架势,得,白弹了!无奈之下便让趴在门口偷看的小果果过来给杨乞儿拍背。
小果果给他拍了半天,总算是把气顺过来了,拿起笔歪歪扭扭的在纸上写下了《十面埋伏》和《高山流水》八个字。想了想又在下边写了《梅花三弄》、《汉宫秋月》几个字。
写完指了指《高山流水》又指了指黛仙子面前的筝,说道“高山流水”比划了半天。
黛仙子似是看懂了,弹了一小段方才的调子,怪言怪语的用模仿杨乞儿的话“高山流水?”
杨乞儿点点头,又指着下边的字逐字念了一遍。
黛仙子知道这个小乞丐说的是曲子的名字,但是自己也不会,便是指了指筝,想让杨乞儿自己去弹奏。杨乞儿哪会这些,指着自己摇了摇头。
其实,这黛仙子弹奏的这两首曲子,是曾经偶然所得。
多年前,偶遇残本一卷,上面记载了几首曲子,可惜只有这两首还算完整。这残卷也是怪异,记曲子的字乃是十国古文,尚能理解,可其他字迹却是不能理解,只知道应是曲子名称,至于如何发音,何等意思,那就一无所知了。
黛仙子闲来无事时常临摹这些字,但是写来写去也只有这“十面埋伏”四字能完整写下,其它的字即使照抄还是少一丝意蕴。
反观杨乞儿写下的这几个字虽说歪歪扭扭,丑陋不堪,但在黛仙子眼中,这几个字竟活了过来,而自己写下的那一摞“十面埋伏”字体清秀,苍劲有力,可在意境上始终差了几筹。
这是自然,杨乞儿前世毕竟受到过高等教育,汉字的读写伴随人生近二十年,深入骨子里的文化即使写的再丑,那也是饱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杨乞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跟故乡有关系的人十分激动,恢复过来后便想着如何沟通。仔细琢磨一番,那就从“十面埋伏”入手吧
杨乞儿又抽出一张纸,提起笔在纸上点了一个黑点,下边写了一个汉字“一”,犹豫了下,又在“一”字下边写了个阿拉伯数字“1”。随后又在纸上点了两个点。
黛仙子饶有兴趣的看着杨乞儿,也不出声,示意小果果从书架上又拿了一摞纸,跪坐在地上托着腮看着杨乞儿。
杨乞儿在纸上从一到十都写了个遍,把纸递给黛仙子,开口念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并逐字指给黛仙子
黛仙子点点头,也从纸上写了从一到十的十国文字,可是看了看下边的阿拉伯数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就又在自己写下的字上边标了十国文字的注音。
也不知怎么想的,杨乞儿手贱在阿拉伯数字下边又写了“i、ii、iii、iv、v、vi、vii、vii、ix、x”这几个罗马数字。
黛仙子看完懵了,这又是什么?苦思半天写下了十个小果果也看不懂的字符。
杨乞儿见黛仙子似乎和自己攀比起来,顿时心生不满:“老子一个信息时代来的人,会比不过你这一个落后的蛮夷?“随即快速在纸上写下了一到十的中文大写,汉语拼音,英文单词。抬起头不甘示弱的看着黛仙子。
这一看不要紧,之前只顾得理思乡之情,未曾注意到黛仙子容貌,可现在一看顿时顿时愣在了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