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庙会(1 / 2)

加入书签

时过晌午,澄映小丫头昏昏欲睡,只感觉浑身提不起劲,伸手抓住苏清欢左手小指,靠在苏清欢身上就睡着了。

苏清欢莞尔一笑,脱下身上雪白的毛裘披在小丫头身上。引得过路的女香客频频侧目。

小丫头还不领情,挣扎着踢开雪白的毛裘,白嫩小脸的眉宇间却隐隐浮现出一丝黑气。

苏清欢目光凝重的看着澄映泛着黑气的笑脸,却又笑着摇摇头“睡觉都这么不老实。”

自己披上毛裘后轻轻的把小丫头给抱起来,也不收拾书摊,只是和刘大叔打了个招呼,刘大叔点头只会,又看了一眼熟睡的小丫头,露出慈祥的笑容“我替你看一会儿,去吧!小心些,最近镇子上来了不少奇怪的人,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真是奇怪得紧。”

苏清欢没打伞,便迈着步子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可那细雨却独独不落在苏清欢身上,就像苏清欢身上穿了一件透明的蓑衣一样,又或是他轻功太好,内力太强,雨水根本近不得身。

苏清欢慢慢渡着步子来到一品居门口,抬头,一品居两根廊柱上刻着一副对联:“人说一品菜一品,菜称一流人一流”

说起一品居,在西南行省那可是个庞然大物,遍布整个西南行省六郡,连永昌郡下的浮生镇也有分店,听说背后站着位天大的贵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一品居门口,蹲着几个叫花子,在廊坊下躲雨,大呼小叫的,许是害怕他们吵到怀里的小人儿,苏清欢面露不喜之色。

又感觉到怀里的澄映一阵蠕动,似是要醒过来,于是只是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背便快步走进一品居。

今天是庙会,一品居店里却没多少苏清欢见过的熟客,而是三三两两的坐着不少江湖中人,气氛凝重肃杀。

“长贵!打尖!给我寻个安静点的房间,再给我上几盘小食。对了,记周礼的账上”苏清欢朝着迎过来的店小二长贵轻声道。

长贵是一品居的老伙计了,眼尖,看见苏清欢怀里睡着的小丫头,右手按着肩上的抹布,压着声道“苏爷!小的马上就给您安排,我们掌柜的说要是您来了就知会一声,您看现在方不方便?”

苏清欢摇摇头“待会再说,先带我上去,你下来顺便把门口那几个腌臜货赶赶,给他们点吃的,让他们小点声,吓到孩子了,有手有脚的,整天游手好闲,到处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

长贵低眉顺眼“得嘞苏爷!今儿天冷,我先带您上去,可别冷着小小姐了。”

······

与此同时,一个谦谦公子打扮的人身后带着两个扎着辫子,满身纹着图腾,铁塔似的壮汉从福生寺走出来,手中折扇扇柄上价值不菲的白玉扇坠也说明此人家世不一般。

路过小小书摊,发现有不少人在围观点评,谦谦公子略感兴趣的走近,身后两个大汉直接朝前伸手为自家公子拨开人群。围观的几人被推的一个趔趄,刚要开口咒骂,就看见两个长得凶神恶煞的九尺大汉,便悻悻退去。

帮忙守着书摊的刘大叔赶忙出来打圆场“各位客官,书摊主人不在,东西不卖,诚心想买的客官先在旁边等等吧。”

谦谦公子瞥眼看见书摊上的几幅字,有感,凝神盯着苏清欢刚刚写的“细雨斜风作晓寒”移不开眼睛,正待走近拿起一观。

突然传来一声轻叹“好字!中正平和中却又带着潇洒不羁,此字应是我儒门前辈之作。”一个牵着青牛作儒生打扮,却又背着长剑,三十岁出头的中年八字胡男子不住赞叹。

谦谦公子来了兴趣,看向中年儒生,手中折扇一合“哦!如此说来,这位儒门前辈是你们浩然学宫之人咯!”

中年儒生摇摇头拱手一礼“在下浩然学宫教习霍宗良,见过这位公子。儒门四宗,各有千秋,恕在下愚钝,敢问公子为何认为作者是我浩然学宫之人?”

谦谦公子轻蔑一笑“儒门四宗里,春秋阙以文礼立教,学海重古六艺,玉书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你们浩然学宫一群读书人老是背着剑喊打喊杀的。这字虽好,里面却透露着丝丝剑意,却又不怎么纯粹,不就是你们浩然学宫的浩然剑吗?”

“哼!我以礼待你,你却这般咄咄逼人,竖子小辈!安敢辱我浩然学宫!”中年儒生八字胡翘起,显然已是怒极,手往背后一握,背上的三尺青锋就要出鞘。

周围刘大叔等小摊贩见要打起来了,连忙收拾自家摊子,然后纷纷躲起来围观,毕竟在浮生镇这种小地方,这场面可是难得一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