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危言耸听(2 / 2)

加入书签

“我知道你们还不信王穿,可朕却信了,而且你们也不必忌讳朕刚才所问,就好像人都是要死的一样。

通观历史,朝代更替也非是什么忌讳之事。

当年始皇帝说要千秋万载可也二世而亡,大汉天子如此本事,也不过三百年,大唐又如何呢,江山轮流坐,我朱家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呀,此是明理。”

朱由校说完十分期盼的看着王穿。

“回皇上,皇上刚才所言是至理明言,自三皇五帝以来,还没有超过千年的王朝,就像人一样有生就会有死。

不过大明朝还有百年光景,皇上不必担心,此时小人怕是因为受大爆炸影响记忆力也不如以前了,许多事也记不得了,更何况现在小人来到时四百年前,也没敢胡说今朝之事,还望皇上见谅。”

朱由校一听,脸上一笑,而其它人也都松下心来,百年光景,那是后人之事了。

“皇上,此子之言玄之又玄,不可全信,也不可尽信,既然他知道这些,那就让再说说这些倭国人来做什么的,既然是四百年后之人,当然知道这其中的事了。”

赵南星还是不完全信,当然他却已经改了口,只说是玄之又玄,毕竟读书人有谁不读老庄的,更何况明朝还有一个圣人王明阳,说是得道成仙的儒圣,而此时的大明朝朱学也是十分盛行。

若把王穿所言与道家所传相联系,其实也不难理解。

在庄子里有言,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一秋。

而相传孔子的传说故事里也有一年三季的说法,其实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时间是相对的。

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时间观念。

蚱蜢是因为只活三季,所以它永远不会知道一年还有冬天,大椿树呢,八千年一春,若依人时间观念来算,于大椿树一年就是三万二千年。

可细数人类世界的有史记载尚不过八千年,也就是说,八千年一春之后会有不同的变化,而人至少现在也无法区别开来。

“赵爱卿,你是担心这个王穿也有什么图谋,我觉得不会,但魏卿说过,你对此事的分析有独到之处,不如一起说说,更何况依你而言三次大爆炸在不同年代发生,想来你知道其它二次的原因,那我王恭厂大爆炸难道就没有一个原因吗?”

朱由校此时也是引导着王穿,已然不再怀疑,但他却也不能让其它人怀疑。

“既然皇上问起,那小子就算是拼着一死也就说一说。

不过关于此次大爆炸因为时隔太久,四百年后基本没有详实记录,所以后人对于王恭厂大爆炸也只是谜一样,小人之所以能得出结论是因为小人亲自来了现在的大明天朝,亲自体验,若是几位大臣不信,小人也没有办法。

关于王恭厂大爆炸必然也是人为之因,若王恭厂没有发生爆炸,其它年代的两次大爆炸也不会与此次大爆炸重叠。

而且我知道乾清宫在皇宫中轴之上,与西南角的王恭厂相距甚远,而所经过的地方房舍却并无大的坍塌,可却在乾清宫发生重大坍塌,此非是偶然,必定是有人阴谋诡计,欲图谋害皇上。”

王穿先把阴谋论说清,此时所有人脸上都布着惊恐。

因为王穿所言这是大家都认可的,先不论什么穿越,可乾清宫倒塌之事这是事实,任何人都看得出非是偶然。

“你接着说,此事朕心里清楚。”

朱由校此时对于王穿更喜欢了,毕竟能在此时说如此真话的人其实不多了,甚至一个都没有。

而且分析得十分准确,这一点朱由校这个天才当然明白。

如果说大爆炸的震动一直传过来,那中间的那些房舍也必然像乾清宫一样倒塌,可中间的只是受损,而乾清宫却是完全倒塌,这自然是有人故意弄的了。

“此事影响大明朝的还有其它几点。

其一,刚才皇上及几位重臣都说过,此阴谋当与此时的后金有关,想袁大将军此时镇守宁远,有红衣大袍相助,这才阻止了后金,让后金无法踏足中原,可若是少了弹药,这就会削弱我大明守军的实力,后金可以趁虚而入。

其二、那些倭人当然也是有备而来,当然此事小子也不敢完全肯定,因为能算得此三次大爆炸会重叠之人已然聪明绝顶,世间少有。

依小人所记,倭国一直想借朝鲜来攻伐我大明王朝,若我大明朝发生内乱,那么此正好是一个机会。

我大明朝要抵抗后金入侵,又要防着倭国借朝鲜攻击我大明天朝,若后金与倭国联合就更是难料了。”

王穿此时把内患与外忧都说得清楚,显然比之刚才其它人所料更深远。

后金在东北,与此时的朝鲜半岛相连,而倭国一直进攻朝鲜,让人也是不得不深虑。

若说有人与后金与倭国勾结,那么大明天朝就危在旦夕了。

所以王穿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深默了,而且是带着一种恐惧的沉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