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终赴秋闱考科举Ⅱ(2 / 2)

加入书签

这句出自《周易_系辞下》中。

景恒略微一思索,“从离为日。震,动也”处开始破题,日中众人在集市中躜动,有日中为市之象。

古神农氏教人们“日中而市”,实取法于噬嗑的卦意。为开头。

中篇写上噬嗑下震动,上离明,离明在上,日中之象,震动于下,为致民聚货交易干市之象。

日中者。大明当天而万物相见之时也,市者,万民聚货以相交易之地也,天下之民各处其方,何以致之天下之货,各产其地,何以聚之?为解释论据。

最后再次点明日中者的含义为万物相见之时也。

其他的题目就简单了,都是常见的题目。

同样在草稿上写完,景恒把所以试题答好时,已经到日落时分。

简单吃东西后,睡下。

第三日,最后检查了一下答案。考试结束的钟声敲起,景恒交卷离开考场。

四书五经释义是秋闱第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基本的阅卷一般只看第一场的好坏,认真检阅后,再粗略地查看第二三场的情况。互相商议,再决定。

考场外等候许久的众人,把景恒接回府内休息。

第二天,景恒同样在贡院等待,入场后,景恒到了昨日的号舍。

这一场是秋闱的第二场。考试内容是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

这一场考试并没有什么难度,几乎都是官场应用文。

从小景恒就帮父亲写公文,混时间似的就将这一场考完了,答题质量也很好。

在第三天午后就交了卷。

再然后又是凌晨排队迎来了第三场考试,

这一场考试就有难度多了,试经史策五道和一道诗赋题。第一道策论题还没什么,看到第二道题,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感到压力。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这道题不仅要解释三种历史事实,更要找到他们的相同点,再进行论述。很容易就论述出错。

景恒出身军府,知道贾谊的三表之策,实际实施起来有点空谈。

结合最近边疆的纷争,出这样的考题也没错,不过在乡试中就有些难了。

景恒虽然对贾谊的计策有些嗤之以鼻,不过考试中还是稳妥着来。想了想,动笔。

“吾尝读贾谊新书、观其上书文帝、请试以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当挟五饵三表之说、系单于之颈而致其命...”

“夫天子主中夏控制百夷、自有强国芘民之道。”

“善治国者、不能必敌之可胜而能为必不可胜、使强邻黠敌闻风夺气、凛然而不敢犯、则天下安矣。”

“若导人於轻颓之事、以乘其敝而取之、此所谓穿窬之智也、岂王者自强之大计乎。”

中间论述了秦国的效果,最后以。

“故吾谓御侮之道、惟当力求所以强国芘民之术、使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自能令单于远遁而边尘不惊。”

“若贾生之说、虽时或有效、何足取哉。此班氏所为良史欤。”

作为结尾。平稳妥当地答完这道题。

答完策论,景恒伸了伸懒腰。翻开最后一道诗赋题。

看见眼前的题目《湘灵鼓瑟》,略微一思索,提笔写下。

第三日的黄昏,京师贡院的开门声,打破了街边的平静。

一个穿着青色书生文袍的年轻人,走出贡院,回望着贡院的大门,露出浅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