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筹集资金(1 / 2)
不出意外,叶浩晚上也回来了。
“老弟,你太不地道了,下午抛下我,让我孤零零地在那陪安市长侃大山,你自己却跑来陪我爸潇洒了。”叶浩一进门就嚷嚷。
“哥,首长叫我有要事嘛,这叫突发情况…你能者多劳嘛。”王成笑嘻嘻地递上一杯茶。
叶书记这才恍然大悟:“你小子拿我当挡箭牌啊。”
大家笑成一团。
叶书记把王成和叶浩叫到身边,说:“这次体制改革的消息你们听说了吧?”
俩人点点头。
“这次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将会是编制下沉,这项工作搞不好会大力推行,且会成为这次改革比较显著的亮点;什么叫编制下沉呢?就是解决现在上级人员众多,基层编制不足的情况:具体来说,省里的到市里、市里到县里、县里到乡镇和各村。去年,还几个县城改革都是如此推行的,我认为很有借鉴意义。”
叶书记喝了口茶,继续说:“首先明确一点,精兵简政是大势所趋,不管任何人说体制内编制多与少,裁编都是大势所趋了,因为财政负担太重、也因为编制配备情况,在当今不咋合理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举个例子:据统计,2003年底,我国公务员的总数是636.9万人:包括中央机关47.5万人,省级机关53.55万人,地市一级是144.6万人,县市级是285.2万人,乡一级是106.1万人。而这两年,总数更是达到了730万,这其中还有不少党群、群团部门的参公编制没算进去,参公编制,严格意义上讲也应该算作公务员的。你们再看看,如果仅算公务员供养比例,貌似我国的供养比确实不多,但我国国情特殊,所有铁饭碗加起来,基数就大了,还要纠正一点,不要总和国外去比供养比,人家什么社会?我们什么社会?整天拿着供养比来说我国公职人员不多的,那都是不懂国情…再看结构呢?是不是觉得市级那一两百万可以…再一个,现在的编制种类太多了,迟早要改,这也是冗编现象的体现。”
“这里头压力最大的,再一个就是退休干部的财政负担。离退休干部目前大概有2000万。这是什么概念?和在职的编制内人员加一起,全国财政负担人员就达到了8000万,网上流传的数据是有存在基础的。”
叶书记接连说了这么多,然后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坐在沙发上。
“为什么要改革?这就好比你在美国说编制,合适吗?显然是不合适的。他的社会基础接受不了咱这种观念;我们国家虽然有几千年的官本位传统,但这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基础已经高于某种上层建筑了。所以,时代驱动着我们必须改革,观念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大家都会接受!现在国家正在尝试把公考年龄进一步拉宽,未来搞不好可以拉宽到45岁左右。但这样做,就必须把养老金制度彻底改革完善。”
叶浩和王成像孩子一样点着头。
“体制内的养老金改革并不是如社会上流传的那般玄幻。我最近没事儿时也看自媒体平台,发现很多连半桶水都算不上的人在那一本正经瞎解读,不少人说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的退休收入会越来越高?这种言论简直是没常识,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养老金制度为啥改?没钱了啊!怎么可能越改负担越重?怕不是有病!养老金改革的趋势是——提高低收入、降低高收入,拉平差距的同时让总体财政负担降下来。”
叶书记那样子真的很可爱,叶浩和王成没憋住笑。
“首长,那些平台上的言论就不要去当真了,自媒体平台的言论,就像村头的情报站,大家用来打发时间、吹吹牛的平台,各种传言都有,却没几句真的。之前还有人传我是您私生子呢!关于我这几年在各大自媒体平台的传言,我曾总结了一番,结论就是一个比一个离谱:有人看到我姓王,现任省人大副主任王华栋是安州人,就说我爸是他;还有人自称认识我,并言之凿凿地说我妈妈姓吴,吴婧是姨妈…”
叶浩来了一句:“那你妈,我阿姨到底姓啥?”
“哥,姓林啊!”王成很无奈,之前肖俊俊有次在某平台回复一网友说:“我是南红县府办的,您的消息貌似有误,据说王县长老妈姓林啊。”
该网友像是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似的,马上大骂:“你个小B娃娃知道个屁,你有我懂?我说姓吴就姓吴,你一个县府办的有我了解这些?我和他一个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