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森森白骨(1 / 1)

加入书签

死者的dna匹配到邻省的一对刘姓夫妻和一位男性,应该是父母和哥哥,死者母亲已经死亡。

苏文瀚联系了一下户籍部门,找到了死者父亲与哥哥的联系方式。

通过调查得知,死者父亲已经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无法正常交流,死者是被拐卖到红山市的,被拐时,弟弟还在襁褓里,哥哥刚满两岁,完全没有印象,也没能留下照片。母亲身体不好,很早就去世了。

苏文瀚身体轻轻往后靠了靠,这几年由于严打,拐卖人口的少了,但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总是会在隐秘的角落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很多孩子被拐的父母一辈子都在寻找儿女的下落。

“叮铃铃,叮铃铃。”苏文瀚桌子上的电话响起。

“喂,我是白建军,苏队在吗?”

“白法医,您说。”

“我又对死者的耻骨联合面和头骨进行了细致比对,死者死亡年龄应该在九至十岁。”

“可以这么精确吗?”

“嗯嗯,现在的数据库非常全了,误差不会在一岁以上。”

“好的,非常感谢!”

挂断电话,苏文瀚又联系了一下死者哥哥,希望他提供几张他父母的照片和他自己八岁到十二岁的照片。

苏文瀚打开资料,记下尸体发现地附近的几个村名,技术手段能做的就都在这了,往后的就要靠人工了。

第二天,苏文瀚选了几张比较清晰的照片,虽然环境会改变人的长相,但总会有些相似之处的。

苏文瀚想到自己初来乍到,小白又是个路痴,于是就叫上了小李一起排查,听说,小李的老家就在那一片。

“老乡,你好,我想问一下,14年前咱村有跟这个孩子长得差不多,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然后突然消失的吗?”

“没见过。”

“您再好好看看。”

“那么多年前的事了,我哪记得清啊!”

“那你知道咱村有没有拐来的孩子啊?”

“可不敢胡说啊,那是犯法的。”

这几天,苏文瀚、小白、小李三人早出晚归,已经问了三四个村子,几乎是差不多的答案。

身上的警服都被汗浸透了,小白打趣自己,小白都变小黑了。

这天傍晚,三人在一处阴凉地方暂作休息,今天的这个村子还差几户就结束了,依然一无所获。

这时,只见远处走过来一个婶子,偷偷摸摸的,好像怕谁看见一样。

“民警同志,刚才有人,我没敢说。这个孩子长相我没啥印象,可你一说年龄,我想起个事,我们村老赵家,14年前忽然一家三口去城里了,去的时候孩子就十岁左右,半大小子。去年回来的,不过就赵家儿子回来了,说是离婚了。但是赵家两代单传,我们寻思这咋还能把孩子给媳妇呢,肯定是赵家儿子犯事了,媳妇带孩子跑了。你们说,说吧。”

“婶子,是不是的我们不敢说,但是您这条线索很重要,他家住哪啊?”小李站起身。

“就那,最东边那一排第二家,门口拴着条大黑狗,那一排属他家最破,儿子一走十几年,把他爸扔在老家也不管。”说着,婶子给三人指了一个方向。

“谢谢您啊,要是还有消息联系我们。”小李给婶子留了个电话。

“可别说是我说的啊。”说完,就走了。

三人走到那户人家,确实很好认,门口堆着砖头石灰,看起来要修房子。

“有人吗?”苏文瀚刚准备进门。

“汪汪汪。”一条大黑狗窜了出来,吓了三人一跳,但是很快链子长度就到了极限,狗还在吠,只是无法靠近。

“二黑,去去去。”一位中年人从屋里走出来,抬头看到苏文瀚他们忽然愣住了。

“我去,这么大破绽我都看出不对劲了。”小白小声嘀咕。

“您好,民警同志。”中年人很紧张,不自然的笑着。

“您好,找您了解点情况。”小李掏出照片。

中年人想请三人去屋里,苏文瀚婉拒了,表示问几句就走,正说着,有位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是警察,却并没有吃惊,只是默默的走到中年人身边。

“这是我爸。”中年人介绍道。

“您好,老人家,我们了解点情况。”

老人点了点头,据中年人说,自己一直在外打工,没挣到多少钱就一直没脸回来,去年听说老父亲身体不好,就回来照顾,夫妻感情不和,早就离婚了,孩子归她。

与此同时,红山市公安局

“小罗,你留下看家,给小白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回来!其他所有人,大运河步行街,出发!”郭队的声音。

通过对讲机,所有人才知道,步行街发生一起恶性车祸,一辆本来正常行驶的奔驰g63横冲进步行街,一直撞到车报废才停下,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小罗给白小泽打电话的时候,三人正在赵家询问。

小白偷偷跟苏文瀚耳语,其实是在说所里的事,但是中年人越发的不自然起来。说完后,小白给苏文瀚使眼色,意思就是抓不抓,苏文瀚轻轻摇头,掏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那个,您留个电话吧,要是后续还有事,估计还得麻烦你们。”

只见中年人自然地抬起左手接下笔,写下了电话。

三人不禁深吸一口气,左撇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