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前桥上(2 / 2)

加入书签

桥上的大伙早对这些穿着奇怪,说话没谱的家伙见怪不怪,所以这高大和尚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然而对于十岁的马星宇来说,这个和尚的吸引力绝不亚于一整包苹果味的青缘软糖。

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马星宇对和尚道士之类的奇怪职业有一种莫名的尊崇和向往。

他总感觉这些穿着与众不同的人应该也胸怀着别样的宇宙。

刚四年级的马星宇并不敢直接上前和和尚说话,于是他带着小孩子的腼腆扭捏晃悠在棋盘周围,暗中观察和尚的一举一动。

此时,对这个和尚格外注意的,并非只有马星宇一人。

不远处的一棵杨树上,一个十七八岁,相貌俊朗的少年正倚靠着树干,懒散的坐在树枝上。

鸭舌帽,黑色风衣,高帮运动鞋。少年的打扮前卫,并不像是本地人,倒像是什么大城市里来游玩的公子哥。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腰间挂着一块刻有奇怪纹路的方正木牌,在夕阳的照耀下隐隐闪光。

少年目光阴冷,正直直的盯着桥头的那个和尚

从砚台跟到皎州,已经是第四天了。

他拿出手机甩了甩,还是没有信号,最后一条消息是一天前在来西接收到的,远在砚台的师傅只发来两个字:跟住。

少年名叫苏平,是砚台桩门下弟子。四天前苏平奉师命巡看砚台近海之时正碰到这和尚踏浪而行。

当时的苏平直接被惊楞了。

当今修界无论是活了几百岁已经罕逢敌手的名门家主,还是如日初升,无所禁忌的惊艳后辈,人人皆从小修持君子遁,力求山藏水蕴,不敢现技于人前。

这和尚如何竟敢明目张胆的运气使力,招摇过海?

他不敢耽搁,当即拿出小灵通给师父发了一条消息告诉始末,然后脚下气力一提,直接跟了上去。

跟了半晌,苏平发觉这和尚行走随意,毫无章法,既不像是在赶路,也不像是游玩。

他先是从砚台向西南直进,过妙岛峡进入徕州湾,又向西进,直到黄河入海口才停下稍歇,停不多时又从渤海绕一大圈回到砚台。

他这一路虽然是处处避人,却并不让气。没有君子遁的护持,他的气息洋洋洒洒暴露在外。

等到了砚台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饶了一这么大圈,这和尚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地方,这让苏平十分窝火。但他不敢怠慢,仍是不远不近的紧跟着这倒霉和尚。

像是要故意气自己一样,回到砚台的和尚没有继续进行“跨市游走”,而是优哉游哉的去逛了逛集市,一番巧舌化得两根甜玉米,一袋西红柿。

苏平跟在后面,右手指节被蚊子叮了一口,起了个大包。

逛完集市后的和尚提着一袋西红柿,啃着剩下的一根甜玉米慢悠悠地踱步到一座荒山,找了棵松树后就地冥想打坐。

这和尚入定之后就没了动静,整整两个时辰都没有回神。

一直跟着和尚走山路已经兜了两头蜘蛛网的苏平看得是咬牙切齿,人已经完全麻了。

看着和尚的安详嘴脸,苏平越想越气,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调了调呼吸,长运一口气,正想着干脆在这荒山上把这烦人和尚给按住的时候忽然收到一条消息。

消息来自砚台桩协。

【作者题外话】:下一章李沉羡就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