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说降(上)(1 / 2)
半壁山之战后,曹昂一路挺进到鄂县,沿途荆州官吏无不望风而降。而黄祖本人则率领残兵退守夏口,连老巢西陵(治今湖北省新洲区西)也顾不得了。
这时荀攸建议,可派人前去招降黄祖。
当然荀攸要劝降并不是真心劝降,而是一种姿态。虽然有让黄祖认清现实,放弃抵抗的目的,但核心意图是离间刘表与黄祖的关系,倒逼黄祖投降。
此时的刘表正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期,看谁都像坏人。一旦黄祖与曹昂联络的消息传到襄阳,搞不好他就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其实黄祖和曹昂的关系并不差,只是黄祖在刘表手下堪称江夏的土皇帝,可是投降曹昂之后肯定无法维持这个局面,所以他才不愿意投降。黄祖和刘表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可在权利面前,这种单纯的利益关系反而更稳固。
若想打破这种关系,就要从源头动手,挑动二人利益,逼二人反目。
而只要黄祖一降,徐州军主力可通过水路一路抵达襄阳城下。
曹昂听后,很是认可,便询问众人有谁愿意前往夏口走这一遭。
众人皆不认识黄祖,更不熟悉其性格,未敢多言,这时陈琳却是突然站出来说道:“大将军,琳请此事?”
曹昂有些吃惊,你一个文化人掺和此事做什么。
而荀攸听了却是大喜过望,笑着说道:“陈主记室去招降黄祖,乃是最好?”
“此言何意?”
“至少可以保证安全。”
虽说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可是历史上被杀的使者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盖因斩杀使者是个提振士气的好办法,既可以表现主帅的态度,也可以让所有人知道后路断绝,唯有死战。
所以战场上的两军使者决对不是一个好差事。
但是有一种人很少出事,那就是名气大的人。不管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对于名气大的处置都很谨慎,稍有不慎,便会引得恶名。
毕竟这些名气大的人自带流量光环。
就像讨董之时,董卓派了阴修、胡毋班、吴修、王瑰、韩融五个人去招降关东军。这五人俱是九卿级别的官吏,阴修、胡毋班、吴修、王瑰四人俱被杀死,可唯独韩融幸免,究其原因便是韩融乃是名震天下的大儒,与荀爽、申屠蟠、陈纪、郑玄等人齐名。
自蔡邕死后,当今天下文坛的领袖便是陈琳,如此名望之人,黄祖别说杀了,还得恭恭敬敬的奉着。
而且陈琳去劝降黄祖,必将更加引人注目。到了刘表那里,离间的效果也会更好。
于是曹昂便同意了此事。
陈琳以曹昂的名义写了一道劝降书,自己拿着前往夏口。
以陈琳的身份,确实不需要做一个使者,毕竟若是将幕府和记室署分作内、外朝,他相当于内朝第一人了。
可是陈琳也有想法,曹昂平日出门,都留陈琳在彭城主持记室署的工作,陈琳这一次是好容易才求着来随军的。
陈琳虽是文官,也是有追求的。
徐州二十级勋,他不过中等一级勋,相当于下大夫。在记室署内,不提与刘晔、杨洪等人比,连顾雍、步骘都比不上。
可授勋偏偏要军功,所以他才来随军,又求了一个出使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