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地方治理(1 / 2)
“李大人,陛下只给了下官一年时间,应天府周围的屯堡必须迅速建立,否则便是最后的那点杂粮和蔬菜都种不成了。好几十万百姓,难不成还能让他们修大半年的路,明年再开始种地吗?永平府和河间府情况要复杂一些,下官还有理由可以缓缓,但应天府的情况,大人你也是知道的。”
刘宗周对着前来巡查,顺便给他透风的李邦华大倒苦水:“而且,屯堡建立之后,周边的工坊也会迅速落成,为大军生产军备棉服。这个时候再任由这些人不顾大局,四处闹事,别说工坊了,便是提供兵源的屯堡,恐怕最终也是半途而废。”
这个时期的大明好多地方流行永佃制,田底权和田面权分离,除了土地的所有人和耕种的佃户之外,很多地方还有一层中间商。大明如今要趁着之前清军大破坏之际,在北方这些地方全面分田地,建立屯堡,从而巩固北方防线,但无疑是从那些地主和中间商身上挖肉。
“宗周,此事本官只是来提醒一下你,并不是来给你施压的。”李邦华虽然并不是此事的主管官员,但他主管整个北直隶省,那些当初逃入城中的大户,或者死于清军手中的那些大户们的远房亲戚,在刘宗周这里碰壁之后,便转而到李邦华这里“讨公道”了。
“这些人的状,已经告到了本官这里,本官虽然可以暂时压一压,但他们大多沾亲带故,恐怕最终也压不得,若没有雷霆手段,迟早会闹到陛下那里去。”
李邦华也算是个文武双全的大才,他十几年前在中央和地方任上的时候,便以刚正清廉,关心民间疾苦,铲除地方豪强势力而著称,还平定了左良玉的作乱,使得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一个在中央和地方都任职过,政务经验丰富的官场老手,他对那些乡绅大户的手段不要太熟悉了。但因为朱慈烺要求他安抚这些人,他如今一改前态,并没有表现得十分强势,还收了不少银子,这是刘宗周以为他此来是为了施压的原因。
“这里面有许多根本就是胡搅蛮缠,想要讹诈钱财土地的。战局一起,到处一片混乱,许多人连地契都没有,甚至不少租主,看着地主全家死绝了,就敢来冒名顶替,甚至还有的,稍微沾点亲,带点故,就要来继承田产了。”
刘宗周也是越说越气,这些土地在朱慈烺看来是肥肉,可以趁机收归国有,用来养军。在这些人看来,也同样如此,只是他们是要趁机占了,用来继续收组。而为了争夺这些利益,许多人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想联合起来逼迫刘宗周和李邦华就范。
只能说,明代的地方乡绅豪强,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也依旧十分嚣张。他们总是以为无论谁当皇帝,都得靠他们。不仅仅是李邦华他们敢争,便是原本历史上的清廷,他们也依旧敢漏税,为此在原本的历史上,江南还爆发过多起税案。
而无数事实证明,在利益面前,讲道理是不可能的,想要完成变革,只能采取流血的手段。只有清廷和农民军那样,举起了手中的刀,这些将税赋和徭役全都推给百姓,瘫痪了国家基本动员力的地主乡绅们,才有可能认清事实,屈服认输。
“陛下说过了,若是有地契的,可以证明土地所有权的,咱们可以用挂靠的形式给他们登记,每年的收获屯户五成,扣完两成田税之后,剩下的便是他们的,但只有极少人接受了这一点,其他人都想着恢复原样,甚至还有的想要继续免税。”
“哼,他们想得美。”李邦华冷笑一声,然后又若有所思道:“陛下此番在北直隶试验此法,也是为了将来在河南等中原腹地可以推广吧,甚至是将来兴复了塞北,也未尝不可在一些地方推广。如此一来,田地粮食就是真正掌握在咱们的手里了。”
刘宗周点了点头:“陛下便是这个意思,这也是局势所迫的权宜之计,只有大家各退一步,事情才有有解决的办法。”
“所以,本官今日来,便是要和宗周你说清楚,这些人已经开始给本官塞银子了,怕是不打算妥协的,至少在咱们动真格之前,是不可能会妥协的。”李邦华说着,身子微微前倾,看着刘宗周语气无比自然道:
“本官毕竟不是主管此事的官员,但此事若是宗周需要帮忙,本官大可找个罪名,将他们一网打尽,对付这些家伙,就不怕找不出正当的罪名来。
但此事自然是不能乱来的,否则陛下的威望便会受损,将来宗周到了河南,山东这些被战乱影响巨大的地方主持屯堡,恐怕也会受到影响,那些地方乡绅听到了风声,恐怕就很难再取信他们了。所以,若是真的要做,咱们就得好好配合,做得合情合理,名正言顺,让人挑不出毛病了。”
刘宗周看着李邦华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面色自如,就好像是在问他一会到哪里吃饭一般,心中对这个面色和善的上官,儒雅随和的前辈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忌惮。刚刚对方说到雷霆手段的时候,他还没有十分在意,但如今看来,根本不是在开玩笑。
“做,必须要做。但不能一网打尽,那些想要趁机来占便宜的,咱们一个都不能放过,至于那些原本就有地契的,警告一番,知难而退便是了。若是真的有冥顽不灵的,那就怪不得咱们了。”
在朱慈烺而培养出自己的文官系统之前,许多事情还不能做得太绝,这是他和刘宗周特别叮嘱过的,否则刘宗周也不会如此缩手缩脚。
而刘宗周和李邦华一样,都是大明体系之下,极少数的,那些一心为民的读书人。只不过,比起已经七十多岁的李邦华,七十出头的刘宗周,年纪虽然差不多,但还不够老辣。
而进入十月之后,应天府,河间府,永平府三地的屯堡陆续建成,残酷战争之后的荒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此同时,河南,山东二省也有不少地方建立起了第一批屯堡,因为战争产生的流民和从南直隶,江西等地迁移来的百姓得到了安置。
在刘宗周和李邦华的联手打击下,那些在新明高层并无根基,也根本得不到最高权力支持的乡绅在一番闹腾之后,迅速落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到死也不明白,朱慈烺一开始的纵容其实只是为了引蛇出洞,然后一网打尽。
要知道,乡绅阶级之所以强大,便是因为科举考试形成的庞大关系网,他们能够通过师生,血缘,同乡,甚至是同年,从下到上完成勾结,利用御史监察制度,影响中央的地方官员任命,甚至是掌握国家的舆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实现对普通百姓的欺压。
但在新明这里,他们原本依靠的那些关系都不存在,在没有门路的情况下,塞银子也是不好使的,甚至送的越多,死的越快。
新明在中兴的过程中只是部分吸收了部分旧官员,朱慈烺暂时还不用担心全方位欺上瞒下的情况在自己治下发生,但他也必须要着手培养自己体系的官员,否则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而刘宗周和李邦华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原本就不牢固的乡绅联盟在强有力的打击之下,迅速分化成了两派,那些想要浑水摸鱼,趁机占地的,几乎被一网打尽,而还保留着地契的,除了几个带头滋事的典型之外,基本上都得到了从轻发落,甚至是既往不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