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刘盈:自古以来!(1 / 2)
在刘邦拎着酒壶和夏侯婴他们凑在一起溜溜缝的时候,刘盈打开韩谈送来的木匣,准备看看那个所谓的‘肥皂’到底是个甚么东西。
和萧禄怀疑自己身边出了内鬼不同,刘盈心里其实很清楚,肥皂这种东西其实是发源于地中海东岸国家的。
比如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地中海东岸的阿勒颇就以出口肥皂为支柱产业。
刘盈打开木匣,将里面那块包装还行,但透明度不行,且有着明显切割痕迹的肥皂举起来看了看,又闻了闻,越发确定这并不是出自他手。
其实肥皂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单纯的脂肪酸盐化合物,将油脂和碱性物质混合在一起搅啊搅就成了。
但是呢,没技术含量不代表没有生产门槛。
发明肥皂,需要具备两个关键条件。
一是海量的油脂,再就是丰富的碱资源。
中国古代之所以没有率先发明肥皂,就是栽在了第一个条件上。
缺油。
诗经里记载了很多吃喝的场景,但一到描述普通百姓的时候,不是挖野菜就是摘野果子……
油脂难得之下,还专门分出了脂和膏的概念,既有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脂,无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膏。
想要实现吃油自由,至少也要是早期周天子的水平。
比如《周礼·天官》说,周天子需要按照四季变化调整饮食,春天吃乳猪羔羊,用牛油烹饪;夏天吃鸟干和鱼干,用狗油烹饪;秋天吃牛和鹿的幼崽,用鸡油烹饪;冬天吃大雁和鲜鱼,用羊油烹饪……
所以,周朝就没了……
再举个栗子吧。
比如成语食指大动。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郑灵公继位,楚国为表祝贺派人给他送了一只大鼋(yuán)。
嗯,这是一种类似于甲鱼且油脂丰富的牢底坐穿兽。
郑灵公不浪费这么珍贵的食材,特别让国家最好的厨子来做这道菜。
正煮着呢,大臣公子宋和公子家过来拜见,走到宫门口,公子宋的食指无故大动,公子宋暗喜,悄悄地对子家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
但郑灵公却并不打算和公子宋分享,不仅如此,为了恶心对方,他甚至在自己吃的时候,让公子宋在一旁看着……
最后公子宋为了恶心回去,临走的时候把食指伸进汤里沾了点汤尝了尝,然后才愤然离去。
这也是词语‘染指’的由来。
最后的最后,自然是在秋日祭奠时,公子宋用重金买通了行宫的守卫,用重物压死了郑灵公,对外则宣称中魇暴死……
这,和因为分肉不公,所以车夫驾车将主将送到敌人大营,以及一条臭鱼引发的本能寺之变颇有几分类似……
而和东亚缺油不同,当时的地中海国家因为气候再加上油橄榄树的存在,虽然不怎么吃得上肉,但却并不缺油。
毕竟油橄榄树是一种自然生长产量巨大,对土地要求特别低的植物,用果实榨油,除了费点人工外,几乎等同于不要钱。
自然而然的,丰富的资源就催生了许多奇葩的行为,比如洗澡时要涂橄榄油,生病了要涂橄榄油,参加运动会要涂橄榄油,做木乃伊还要橄榄油,祭祀那一大堆的神灵也需要橄榄油,再加上吃吃喝喝的橄榄油……
怎么说呢,为了橄榄油贸易,希腊人、罗马人甚至专门设计了不同尺寸的尖底大肚瓶来作为计量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