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更惜秋风一帆足(一)(1 / 2)

加入书签

“希古先生这番探索,费了些心思。河东,与河北、河南一样,是官制改制的试点郡。直隶州以下的州县各级官员,中枢已经授权郡府去直接管理。州县的官制,也允许郡府进行调整,完善新官制的改革。这一点,朕老早就说过。只是...唯独河东郡,在州县官制和官员管理上,花得心思最多。”

说到这里,赵似看向常安民,意味深长地说道:“就连嵇仲先生,也只是花心思在治河、税改、田地方面。州县官制革新尝试,河北、河南都不如河东。”

常安民连忙谦虚道:“陛下,各郡郡政实情不同,郡守各持所重。臣虽然花了些心思在官制吏治上,但是鼓励商贸、整改商税上,就远远落后于河北河南。”

“河东在大兴工厂方面,也是遥遥领先。”赵似笑着说了一句,然后摆了摆手,“好了,希古先生,这些话我们后面再细说。”

大家都一一坐下后,赵似先找三里牌乡耆老丁五斤拉话,主要在问目前乡村百姓们的生活,过得如何?

丁五斤握着拐杖、咧着没剩几颗牙齿的嘴巴,哆哆嗦嗦地说了一大通。

声音颤抖,话语跳跃,但总的来说还是能让人听明白。

意思无非是当今官家圣明,风调雨顺,去年大丰收,今年肯定会有更大的丰收。

再跟李有忙等其他几位耆老拉话,他们的话五花八门,但是说得跟丁五斤差不多。

看到赵似露出澹澹的微笑,很认真在听的样子,众人原本紧张的神情变得轻松起来。整个大堂,似乎能听到一声似有似无的舒气声。

黄兴国的脸上,露着藏不住的得意之色。其它各县知县们,脸上露出嫉妒之色。真是老天不公,为何官家不在本县停驻,偏偏在这新绛县,便宜这个黄盛中!

这一回哄得官家开心,只怕他要平步青云,不再是我等的同僚,而是我等的上司了。

这些人的神情,黄兴国看在眼里,忍不住冷笑一声。你们以为选新绛县为官家停驻地,是运气?要靠争取的!

首先要位置好,正好在官家巡幸太原的路上。但是顺路的县也不少,为何郡府选定了本县,你们心里就没点数吗?

因为本县真真实实做了不少实事,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吹得出口,拿得出手。

郡守常大官人,潜邸老人,最早从龙的一拨人,对官家脾性最了解不过的人。他敢把停驻地选在你们那里吗?你们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瞒得过官家吗?

赵似突然又问了一句,“去年夏天,汾水经历了大洪灾,新绛县就在河边上,有没有受灾?”

这个不在预桉里啊。丁五斤、李有忙等耆老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且他们心里也有些慌了。

官家深居皇城,居然知道千里之外的汾河发大水了,说明他消息灵通,明察秋毫。刚才自己一群人说的那些掺了水分的话,会不会被官家察觉?

畅想中文网

欺骗官家,那是欺君之罪,是要杀头株连全家的!

看到耆老脸色惨白,嘴里哆嗦着不敢说什么,黄兴国连忙挺身而出。

没办法,再不出来转圜就要出大篓子了。

“回陛下的话。去年六月初四开始,太原、晋州等地连降大雨,一连下了四天。汾水暴涨,河面骤然宽了一倍有余。我新绛又地处下游,河水汇集其间。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河面已经超过警示标杆两尺有余。”

“臣等立即向州里、郡里求援,同时向驻防保安警队、左监卫军求援。保安警队派出五百保安警,左监卫派出一营兵马,火速赶赴河堤,协助我县防洪。三日后,州郡派出的郡兵和物资也陆续赶到...”

“我县河堤,这些年年年加固,天启二年,又对关键和险要位置进行了翻新加固。所以洪水虽大,在州郡的支持下,在驻防的保安警和左监卫的鼎力援助下,我县还是有惊无险地渡过。陛下,企水桥乡,就在汾水和南岸。汾水在那里,自北向西拐了一个大弯,所以那里是惊险的地方。”

提到这事,李有忙马上有话说了,“陛下,黄知县说的没错。当时那洪水,铺天盖地的,那叫一个吓人。整条河堤,就在那里嘎吱的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垮了。全乡的人都上河堤了,就连老汉我,也扛着麻袋上去了。”

“幸好黄知县把玄青衣服警队和土黄衣服官军分了五百在我们乡,全是棒小伙,装土加固河堤,那叫一个利索。靠了这些生力军,我们才顶住了洪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