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魏军应对 逆天改命(2 / 2)

加入书签

亦不管糜旸如何善于奇谋,但贼军实力不足,一直都是贼军的致命弱点。

因己身实力不足,故而当下急的是糜旸才是,糜旸一定急切的寻找着某个战机,他这次的主动出击,亦可能怀抱着如此企图。

既然知道敌军急切所在,那么我军行事就愈发要按部就班,绝不能让糜旸寻找到战机。

步步为营,以我军强大的实力,不断蚕食挤压着贼军的生存空间,如此一来,纵淮阴复生,又能有何为?

反客为主之后,便可瓮中捉敌也!”刘晔的话让曹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当初他在回到兴势后,本来想的是等养好伤后,便当即再提重兵前往阳平关找糜旸报仇。

但他的这个想法,却在刘晔的劝阻之下打消。

当时是刘晔建议他,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而贸然打乱己方的战略部署。

糜旸或许正希望他报仇心切,将所有的兵马都拉至阳平关外与他对峙,这样一来魏军最大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亦是刘晔强烈建议他,下令让曹洪优先保证断绝剑阁外的通道,从根本上断绝汉中的汉军得到任何支援的可能。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中就会渐渐成为一个四周皆有坚壁的大瓮。

就算糜旸再如何善战,只要将他牢牢的限制在这个大瓮中,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就是注定的。

从当下的战果来说,无疑刘晔当时的建议是十分有建设性的,甚至若不是因为刘晔的建议,糜旸亦可能不会有着主动出击的想法。

但曹真心中还有着最后一个疑问。

“若我军对糜旸不管不顾的话,糜旸率军进入后南郑后,我军又当如何?”曹真有此疑问也是正常的,毕竟他当然可以为了大局,暂时不管糜旸。

可这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糜旸会顺利进军进入南郑城中,这无疑会让南郑城的守备力量得到增强。

对于曹真的这个疑问,刘晔巧妙的用对比的方式打消了曹真的顾虑。“南郑比于阳平关,哪个更容易拿下?

身处在野外的糜旸,与身处在城中的他,又哪个更容易擒拿?”刘晔的对比不禁让曹真开怀的大笑起来。

第一个对比自不用说,而刘晔的第二个对比就十分形象了。曹真这番南征之战,为的不就是夺取汉中,捕杀糜旸吗?

而糜旸率军进入南郑,虽然会让南郑的防卫力量得到增强,但同样的糜旸也就此丧失了机动性。

只要到时候大军将南郑城团团围住,身处城中的糜旸就插翅难飞。

况且攻城之战哪有不艰辛的,当年先帝曹操围攻邺城之时,邺城的守备力量比南郑不知强上多少,但曹操还是不顾一切的派兵强攻邺城。

若是真能捕杀糜旸,那么曹真不介意如当年的曹操一般用人命,将南郑的城下堆满。

这时曹真心中的疑虑尽皆被刘晔排除,心情大好的他,当即让诸将都退下,他要继续好好修养了。

只是在诸将尽皆离去之后,唯有刘晔继续留了下来。刘晔单独留下,肯定有着其他事禀报。

于是曹真便用探寻的目光看向刘晔。

在曹真探寻的目光下,刘晔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到曹真的手中。

曹真很快展开文书看了起来,可是在看完文书中的内容之后,他原本欣喜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一种愤怒与不解的神色占据了他的脸庞。

“孤让他们活,可他们为何要执意寻死!”

说完这句话后,曹真气的将手中的文书直接扔到了地上。引起曹真发这么大火的,是近来在汉中发生的一件事。

当初在魏军进入汉中后,便发现有许多百姓因感念糜旸之前施展均田制的恩惠,纷纷在魏军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向汉军输送粮草。

曹真探知此事后大怒,派出兵马大肆捕杀那些百姓,又设立了“连坐”的严酷法令,希望以此杜绝汉中百姓的这种行为。

曹真本以为在他高压的手段之下,汉中的百姓会因为畏惧死亡,而不敢再向汉军输送粮草。

中原的百姓,不就是被曹魏的类似手段,驯服的无比温顺吗?

但令曹真万万没想到的是,哪怕在他如此严酷高压的手段之下,还是有着不少百姓甘愿冒禁送粮给汉军。

这一点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让他如何能忍?

愤怒的同时,曹真的心中还有着深深的不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傻?

当年当阳之战时如此,今日汉中之战时亦是如此,“汉”这一字,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曹真不知道的是,当年荆州百姓愿意随刘备南渡,是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德政让他们感恩戴德。

同样的是,糜旸的均田制与三长制,在汉中的百姓心中,也被视为他们一生中最为难遇的德政。

当世百姓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称之为愚昧,但他们同时也是最淳朴的,这一点及至到后世的千年间,都未曾变过。

公道自在人心,有人真心对他们好,那他们也会以最真挚的方式,对这种好做出回应。

“汉”一字是死的,并不具备多大的魔力,真正有魔力的在于那些真心为百姓着想的,汉之代言人们。

或许信奉强权的曹真不需要懂这些,但很明显这种事触犯了他那敏感的神经。得人心者,得天下!

一想到这点,曹真心中的愤懑就在不断累积着。天下应该是大魏的!

“杀,杀,杀!

既然他们要送死,那就全部杀光!”曹真的咆哮声不断响彻在他的大帐内。

看着咆哮的曹真,刘晔眼神中的不忍一闪而逝,一些谏言也被他深深压在了心底在曹真的咆哮声停下之后,刘晔带着曹真最新的命令走出了大帐外。

在走出大帐外后,帐外刺眼的阳光,再加上心中对于百姓的不忍,让刘晔一时间迷乱了神绪,这一刻他好似记起了自己的祖宗是谁。

想当年太祖皇帝以“约法三章”的方式收尽关中民心,从而奠定了大汉的统治基础。

但没想到数百年的今日,身为太祖子孙的他,却会成为手上沾满民众鲜血的人。这是何等的讽刺。

可时势如此,能怪他吗?ωωw..net

顺天应时,他没有错,错的是想要逆天改命的糜肠那些人。想起糜旸,刘晔恍惚的神绪正快速回归。

汉白鹿,呵。

接下来我倒要看看,你该如何逆天改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