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章(1 / 2)

加入书签

街上随处可见的鞭炮红纸,来往骑马坐轿哪怕挑担卖东西的在这个时节都换了喜庆颜色的衣裳,认不认识的见面儿总能笑一笑,这是属于新年的热闹。

皇子府更是张灯结彩,年下虽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皇子妃娘娘却早吩咐下了,过年这月大家拿双俸,不让大家白忙活。再加上年下赏赐,这月基本上都能拿到三个月的月钱,故而皆干劲十足。

“跟你说这绛色沉,非得穿这件,那大红的多好,那才是过年的鲜亮色哪。”李玉华嘀咕着穆安之,拿腰带给他在腰上用力一勒,穆安之,“轻点轻点。”

素霜面露焦色,就想上前搭把手,却是被素雪悄悄的拉住袖子。李玉华已经手下略松了些,给穆安之扎紧腰带,悬好美玉,心满意足的打量一番,“行了,虽然衣裳不咋地,奈何我这巧手一打扮,还是能见人的。”

穆安之平时衣物多素雅,笑道,“那多劳你了。”

素霜捧上大氅,就要给服侍穆安之穿戴,李玉华摆摆手,示意素霜止步,李玉华取过大氅,踮着脚给穆安之披上,刷刷刷打个同心结,左右端量着,“成了。”

“那我去了。”

“去吧去吧,知道你懒得去应酬。中午我交待厨下给你送饭过去,晚上没事早点回来,大年下的还要去衙门,你这种精神,朝廷该给你发个表彰。”李玉华笑着送穆安之出门。

年下应酬的确多,李玉华是个爱热闹的乐在其中,穆安之则相反,李玉华有一样好处,她不强求人。何况,她是自小在乡间长大,知道穆安之这样尽心当差的人多难得。

.

郑郎中等人都未料到穆安之亲至,毕竟这样的案子漫说是在新年,便是平时,也不必殿下亲审。穆安之摆摆手,随意捡张椅子坐下,“继续问吧。”

这是一桩在刑部人看来很平常的案子,但对于两个家庭的伤害,即便在事后的第十八个年头,这些苦主依旧没有忘记当时的愤怒、痛苦、绝望、与悲凉。

牛家原是牛家村的村民,算是村中大户。牛老汉原名牛三,如今正是个鬓发斑白,腰身佝偻的老人,他跪在地上,整个人像只被风干的虾米。

“草民自问没有得罪过他老周家,他家闺女得了贵人青眼,我还送他家二斤肥猪肉。畜牲啊,我家长子,原在县里开铺子,周老豚这畜牲,借着跟我家大郎交好名头,趁大郎不在家,就把大郎媳妇给欺负了……妇道人家羞于见人不敢声张,那畜牲把我那孙女给欺负了。”牛三涕泪纵横,擦着眼泪,“大郎知晓此事,登时气个半死,过去周家讨公道,倒被那周家投进大牢,没几日就说病死了,让我们去领尸身。谁家病死的浑身是伤没一处好皮啊!”

牛三说着张嘴大哭起来。

那哭声里渗透多年伤痛,直穿人心。

哪所审案多年,见惯案情的几位刑部官员也忍不住有些伤感。郑郎中问,“之后呢?”

“我原想豁出我这条老命去,也要讨回公道……可那会儿周家闺女做了侯爵府的贵人,连县令都跟周家沆瀣一气,如何报得仇去?幸得族人解劝,老汉吊着这口气还没咽,就是想有朝一日青天再世,能为我儿申冤,为我媳、我孙女报仇!”牛三牙齿咬的咯咯想。

另一位也是丰田村的,一样姓牛,这位老者名唤牛炳秋,听这名字就知家里出过读书人。这牛炳秋据传家中曾祖中过秀才,他自己是童生,年岁瞧着比牛三更苍老些。牛炳秋来告周家侵田他家田地之事,牛炳秋叹道,“因两家的地挨着,我家是祖上传下来的六十亩良田,他周家不过三十亩薄田。周家自从得势,再不将村里人看在眼里,硬是拿他那三十亩薄田换了我六十亩肥田。哎,要凭着生气,早便气死了。以往没个说理的地界儿,听说如今周家那闺女做恶判了死刑,我想着,兴许还能过来说说理,就一并来了。求大人为草民做主。”

“你们既有冤情上告,刑部自然会秉公处置。”郑郎中简单的一句话,下头两家牛家人感激的叩头如捣蒜。穆安之指尖在膝盖上一叩,忽然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周氏女出事的?”

牛三看看牛炳秋,牛炳秋道,“回大人的话,是在帝都跟着周家做生意的族人回去传的话,我们就都知道了。”

穆安之微微颌首,未再多言。

牛三牛炳秋两家人细陈过案情,刑部接下状子,就让他们回去等消息了。

接下来就是调查案件之事,总不能牛三牛炳秋说什么是什么,得待帝都府调查后再做进一步的审问,包括传问周家人。

这些事交给郑郎中便好。

穆安之在刑部呆了半日就回府去了,他素爱清静,此时不知怎地,倚榻看书却有些心不在焉。素霜捧来一盅暖汤,“殿下尝尝,这是厨下新蒸的椰奶盅。”

“放边儿上吧。”穆安之握着书的手垂在膝上,素霜揭开青瓷盖盅,一股馥郁椰奶香随着蒸气逸出,素霜将银匙递上,劝道,“这东西趁热吃才好,看殿下今儿个读书有些神思不属,可是有事?”

“玉华妹妹说什么时候回来没?”穆安之丢了书,接了银匙舀一勺椰奶,的确入口香浓。

“娘娘今天是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往常都要下晌才回的。”

穆安之将银匙一丢,起身道,“我去接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