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这男人太坏了(1 / 2)

加入书签

九原是边城,抵御北狄入侵却并不以城池本身,镇北军在城外边境处筑有坞堡,日常驻扎防御全靠它,快马一日可到,战势变时,坞堡随时可能成为后备,追着北狄人打到哪儿算哪儿,随处可以军帐扎营。

而坞堡到九原内城这段路,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楼岗哨,因北地气候特殊,冬日常风雪连绵,烽火难现,传递敌袭信号便改为鼓声,军用之鼓大且重,敲击似有金鸣之声,覆盖范围极大。

边防重地,此鼓敲响是常事,北原人再熟悉不过。

霍琰大步走出顾停小院,食指卷在唇间一个呼哨,“嗒嗒嗒嗒”,一匹骏马由远及近,御着北风而来。它色枣红,眸子湿润黑亮,膘肥体壮,身上泛着光,项上鬃毛韦烈提醒“就之前那些事啊,比如您一直都知道青隼在哪儿,也知道顾公子去会去找,还故意由着他去;比如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您知道,故意没管想看看谁会蹿出来利用;比如尤大春会知道青隼在哪,是您故意放过去的信儿;揪着孟策打架不理正事,也是故意的,想让尤大春和青隼放松警惕这些您都说了吗顾公子都知道吗”

霍琰沉吟片刻“现在应该知道了。”

韦烈没听到,还在认真建议“我觉得吧,咱们还是坦诚一些好,这么交朋友很容易翻车的,您这什么都不说,还在暗里干了这么多事,多可怕,顾公子还小呢,今年才十七,会不会被吓跑”

“吓跑你对他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霍琰勾唇,墨黑眸底卷着无尽野心“本王想要的人,跑不了。”

短时间内遭遇的事太多,顾停一时反应不过来,抱着手炉呆呆在廊下坐了半晌,看了半天雪,越想越觉得不对。

霍琰初在红绡楼出现,就是问吉七买有关六年前的消息,对这件事这么在乎,怎么会这般平静不作为,事事落于人后,所有重要信息线索都要别人告诉他

顾停仔细想,从头开始。霍琰也未必一见面就把他认出来了,六年前他十一岁,这六年他长高了,也长大了,与当时小瘦猴的样子相去甚远,家中久不见的下人看到他都还要愣一会儿才能认出来,霍琰怎怎么可能那么快

那个骗子,又骗他

突然斗室相遇,他的分析不可能错,霍琰对他就是有杀意,就是老谋深算引导他泄了底大概就是在那个过程中认出了他,也所以,后来他误闯房间,霍琰才一句他是我的人救了他。什么心尖宠小宝贝,亲近抱抱,这混蛋当时就是故意的故意在逗他玩

顾停呸了一声,又想,都是红绡楼里跑出去的人,霍琰能抓住甘四娘,为什么抓不住青隼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抓不住或许他一直都知道青隼所在,根本不必别人告诉,所以才游刃有余,老神在在,一点都不着急。

若如此,他去北华巷同青隼谈判,当时青隼听到窗外细微动静,也是霍琰的人在保护他。既然一直盯着,霍琰必定当甚至是火红色,又飒又俊,显然不是某萌软的小花可比。

骏马看见主人兴奋地打了个响鼻,却并没有乖乖停下,霍琰熟知它秉性,没有喝止使鞭,脚尖点地纵跃往前,轻轻一拉马缰绳,翻了上去

与此同时,潜伏在各隐秘暗处的护卫一个个跃出,纵时就知道他想干什么,知道他去,一点都不阻止,为什么

因为阻止了,他不会再去,青隼是得到了安静,可对于一个细作,环境太过安静他反而会不安心,适当的紧张感,才是青隼放松的关键。

所以今日霍琰那两句话我制造事端挑起他的紧张感,我放了他,你也放了他是故意告诉他的。

顾停抱着手炉的越来越紧,思维越来越快。

既然一直都在看守,既然知道第五日节点关键,为什么不把青隼看紧一点,提防尤大春是想不到,还是提防不了

若此时是在京城,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但这是九原,镇北王地盘,霍琰本人亲自在,要是连尤大春动作都提防不了把握不住,这王爷也不用当了。把握的住,尤大春还是去抓青隼只有一个理由,霍琰是故意的。

从头到尾,霍琰知道一切信息,布了这么大网,还把自己给摘了出来。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利用别人所想,所动,所为,顺势而为,计随势变,巧妙的安排各种节点,调整自己的计划并进行。

兵法中有一计叫隔岸观火,最妙处在于,要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时刻关注但从不靠近,让别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或误认为自己身在局外,全不知情。

霍琰无疑是个中好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轻拨动琴弦,摆动棋子,就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他顾停,也是霍琰棋盘上棋子。或许那些不友好的流言蜚语,恰到好处的尤大春府邸相救,都是这人权衡一切的结果。

霍琰利用了他,也保护了他的安全。他给他挖了坑跳,知道他会什么时候跳,用怎么样的姿势跳,什么时候会翻车,牢牢把控着所有局面,最后,在今天,用两句话点醒,让他想明白一切,直剌剌展示着他的强大。

想明白一切的顾停

这个男人太坏了,真的太坏了

可被这样欺负,他一点也不生气憎恨,反而脸微红。

霍琰懂他,知道他想干什么,却没有阻止,而是纵容。就是这种纵容最为难得。六年前的事,霍琰算是欠他一份人情,再次相遇,霍琰当然想保护他,想保护,却没有把他层层关住不让做这不让做那,没有任跃跟随的跟随,垫后的垫后,找马的找马,扇形一般拱卫在霍琰身后,训练有素,场面井然而有序。

跑出巷子口,韦烈正好打马赶来。

霍琰只侧首看了眼镇北王府的方向,当即下令“走”

何条条框框约束,知道他喜欢,想要,哪怕未来有危险,也任由他去闯,只是尽可能的,给予他最大的保护。

他信他。愿意给他空间展示自己。

虽然也用他做了一些事,比如和青隼谈判制造的紧张感,但这对他来说并不算冒犯,而且这本来就是他要做的事。他感受得到霍琰用心,完全不带一点恶意,没有不尊重和侵犯感,对他只是欣赏和成全。

镇北王才不是只会打仗不会玩心计,他分明很会,超级会感觉被他盯住,想要网猎的目标,就不有有失这样的人太强,太让人仰望和佩服了。

顾停上辈子就知道自己有点野,慕强心理很重,不让他服气的人根本不会想跟随,霍琰这一招,真是正正戳在他心头。

太厉害了

顾停感觉有点兴奋,也很期待以后,霍琰对他好像特别用心,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呢镇北军里缺谋士么想让他去

那他可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少爷,董仲诚来了。”吴丰突然来报,“好像有点急。”

顾停放下手炉“快请”

董仲诚果然神态不对,眉头紧皱,唇色冻的发青,披风带乱了都没顾上理。

顾停赶紧塞了一杯热茶给他“怎么了”

董仲诚也是真渴了,仰头喝完杯中茶,才急急道“这些时日你让我盯着各处商路,我本以为是杞人忧天,而且我发现,是我错了。”

顾停瞳眸一震“药材有问题了”他最担心的事终于来了吗

董仲诚摇了摇头“不是药材,是粮食。”

顾停大感意外,有些反应不过来“嗯”

他的印象里,应该是药材短缺,并没有听说过粮食会大范围短缺之所以会顺便准备,全是自己主观判断,总觉得这么打仗,手里没点粮食没安全感。原来粮食也曾出现过大问题么

董仲诚肃容“就是这两日的事,周边米价狂涨,七成商家已经不再放粮,往年这时候也有类似情况,商家过年总会清清库存,但这次不一样,时间有点早了,我寻朋友去问,大家也都觉得很奇怪,打听一番得

韦烈早习惯了,二话不说跟上,一行人快速穿过街道,飞奔向城门。守卫远远就看到了王爷,将城门大大敞开,恭送一行人离去。

城外的风更冷,更锋利,刮在脸上刀子一般,一行人早已习惯,谁都没觉得难挨,策马飞奔,怎么快怎么来。

韦烈回看城门的方向,特别惋惜“我都还没找顾公子玩儿过呢王爷您不知道,跟踪小队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被顾公子抓了一个遍,不管武功多厉害,心眼多精,都逃不过他手心,可神了”

霍琰眼帘微垂,眸底晕出浅浅暖色。

他怎会不知所有顾停有关的细节,他都一清二楚。

韦烈见王爷不回答,还以为二人距离太远,刚刚的话没听到,扬了一鞭催马凑过来“王爷,您干的那些事,有没有和顾公子说”知粮没少,但过来的粮路断了”

顾停腾的站起来“粮路”

“对,就是粮路说是四周雪灾,快过年了大家忙不过来,这道路修通怕得个把月,可到底是雪灾路断,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谁说的清”董仲诚到底是九原人,说到这里愤慨拍桌,“我九原正逢强狄叩边,镇北王带着将士们不畏艰险寒苦奋勇抗敌,却连饭都吃不上了”

顾停迅速思考。

有人要整霍琰。功高震主,没有家眷扣在京城为质,霍琰在朝廷的位置本来就很微妙,就算皇上不下手,别人为了讨好皇上也会下手,类似的事他上辈子见过不要太多。霍琰一路走来,本就荆棘丛生,危险处处,能活到现在人还没歪,还愿意以身镇边守护一方百姓,已是非常难得。

断了的粮路,一定是朝廷中人故意干的,做得这么像,百姓的都断了,军方的当然也会供应不上。霍琰常年戍边,和这些人斗智斗勇,怎么可能把命脉全放到别人手上,指着别人好脾气过活私下里,镇北军一定有自己的特殊粮草渠道。既是特殊,就代表量不大,不长久,短期应对困险没问题,长期肯定扛不住。别人选的这个时间点太过分,将近年节,人们休息的休息,惫懒的惫懒,这粮路个把月一定能好

顾停觉得这问题根本就不能深想,另外还有一件事很关键“药材呢可有事”

董仲诚摇了摇头“没有,一切正常。”

顾停皱了眉。这与他的认知大相径庭。明明应该是战局不利,大战连败,死伤无数,药材短缺,再恶性循环哪里有粮食的事他现在相当后悔,为什么当初只顾着傻玩,没关注九原城

摇了摇头,顾停问吴丰“我们囤了多少”

总之别想什么上辈子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难处,扛过去就是了

吴丰“少爷放心,自到九原城,药材和粮食我就一直在收,手上的钱全花完了,现在十个本地粮商加起来估计都没咱们富裕。”

顾停略放些心“那就好。稍后也不要放松,有相关消息还要继续留意。”

其实很多兵法之变,是转劣势为优势,比如项羽破釜沉舟,求的是个士气,是不留退路,义义无反顾的决心,现在粮食紧张,将领若有心,可以造气氛打争仗,一口气把对方打死了,还怕什么以后没粮

视线不经意转到窗外,风雪猛的扑过,枝上寒梅晃了晃,颜色越发鲜艳,凌然怒放,不卑不亢。

霍琰你可千万要争气。

镇北王府。

霍玥柳眉微蹙,拿着这个月的账本去了主院“祖母,这粮价好像有点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