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修了)(1 / 2)

加入书签

林贝贝正疑惑这人是谁,这人已经走到了林贝贝和韩东阳跟前,摘下墨镜,冲着林贝贝嫣然一笑,“贝贝,好久不见。”

林贝贝是听到这人说话,才认出来这人是林佩霞。

这变化也太大了,虽说是变的漂亮了,可看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一股子风尘味。

脸上化着妆,是八十年代特别流行的那种大浓妆,脸抹的煞白煞白的,嘴唇是那种大红色的口红,还画着深色的眼影,留海梳的高高的,估计是打了发胶,纹丝不乱。

在林贝贝看来,这妆画的跟鬼似的,不过在林佩霞这里,这就是美,毕竟现在城市,尤其是南方的大城市,就流行这种大浓妆,就跟随时要登台演节目似的。

林贝贝淡淡地回了一句,“好久不见。”

林佩霞在林贝贝和韩东阳之间扫了扫,“原来当初学校传的都是真的,你俩还真是一对,嚇,就因为你俩这事,当初不知有多少学生挨了老师的批评,说他们造谣,想想还真是替他们冤的谎。”

韩东阳,“那确实不是造谣,而是舌头太长,截掉一截就好了。”

林佩霞心情看上去很好,听了也没生气,而是笑了笑,岔开话题,“你俩结婚没”

“没。”

“啥时候结婚跟我说一声啊,我去参加你们婚礼。”

林贝贝回了一句“不欢迎”,然后跟韩东阳就走了,韩东阳帮林贝贝撑着伞,不时扭头宠溺地冲林贝贝笑。

林佩霞恨恨的看着林贝贝和韩东阳有说有笑的走远,心说这么好看的男人竟然便宜了林贝贝,这死妮子上辈子也不知道积了什么德,这辈子命就这么好。

不过命好没钱有个屁用

林佩霞昂首挺胸的回家了。

林贝贝和韩东阳从菜地回来的时候,就看到隔壁三大娘正跟杨秀荣说林佩霞的事。

“你是没看到,穿金戴银的,还戴了个镜,就跟电影里演的女特务似的,不象个好人,不过看着确实是挣到钱了,那派头都不一样。”

杨秀荣敷衍道,“闺女赚到钱了,大娟该高兴了。”

“那是,别的不说,她家里的屋,闺女总会给她翻盖一下吧。”

这几年大家手头都宽裕了,原来的小土屋,也都慢慢的换成了大瓦房,象林远山这样家里有钱的,甚至直接盖成了两层小楼,一水的大青砖,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可林庆山家还是小土屋,屋顶都补了好几回了,一下雨,还是四处漏水,因为这个,村里人没少笑话林庆山。

“儿子不知道疼爸妈,闺女总知道疼的。”

三大娘感慨道,“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谁能想到佩霞也会成大款,看着可是比你家贝贝都光鲜。”

因为杨秀荣从不在村里宣传,所以现在村里只知道林贝贝学习好,却不知道林贝贝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富婆。

再加上林贝贝穿衣更看重衣服的品牌,所以她身上穿的虽然不是花里胡哨的,可随便哪一件都抵别人好几件。

可农村人不知道啊,都觉得林贝贝穿的朴素,不象林佩霞,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所以都觉得林佩霞比林贝贝有钱。

竟然一直拿自己的宝贝闺女跟林佩霞比,杨秀荣就有点不大高兴,正好看到林贝贝和韩东阳回来了,便对三大娘下了逐客令,“三嫂子,不说了,我得赶紧做饭了。”

三大娘只好站了起来,“你忙,我去问问佩霞,看她在哪儿发的财,回头能不能把我家美虹也带过去。”

三大娘说完便去找林佩霞去了。

林佩霞这次回来,在村里造成的轰动可不小,一时风头无两,都压过了大学毕业被分到国家机关的林贝贝。

八十年代中期,铁饭碗渐渐褪去了耀眼的光环,万元户逐渐成了被追捧的对象,所以在村民的心里,林贝贝已经比不上林佩霞了,不少人感叹,“这真是三十年代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不少人家去找林佩霞,想让她带着自家闺女孙女一块儿发财。

林佩霞很爽快的答应了,她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走之前,把她家的小破屋翻盖了一下,虽不是林远山家那样的二层小楼,可也是青砖灰瓦,宽敞明亮的五间大瓦房,还用大青砖拉了一道院墙,院墙上种满了仙人掌。

林庆山和张大娟在村里一下子挺直了腰杆,逢人就夸她这个闺女有本事,孝顺,还大声跟人说,“光学习好有啥用,就是分个好工作也挣不来多少钱,说不一定一个月的工资都抵不上我家小霞一天挣的,我听我家小霞说,外面都传着一句话,说是制造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我说他三婶,你家闺女也别让她继续念了,去南方打工吧,趁着还没嫁人,多给家里挣点钱。”

张大娟这话还真让不少人动了心,不光当爸妈的动心,就是姑娘自己,看着光鲜亮丽的林佩霞,再看看灰头土脸的自己,也都想跟着林佩霞去打工挣钱,好几个姑娘都因此退了学,准备跟着林佩霞去南方打工。

林佩霞走的时候带走了6个村里的姑娘,这6个姑娘家的大人都兴高采烈的,就等着自家闺女给他们挣大钱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