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2 / 2)

加入书签

宣和仍旧拧眉思索该怎么开口,可信度会高一些,或许也不必要这样麻烦,他只需要谢淳的信任,而谢淳

“你相信我吗”

“阿和说的,我自然信。”

“那我告诉你,不久之后,离城会爆发瘟疫。”

宣和瞧着他,神情专注认真,谢淳知道他没有开玩笑。他没有问宣和为什么知道,阿和自小便有许多奇思。

“我知道了。”

谢淳知道他一早就在为这事做准备,水灾还未至他便已经在想着灾后或许会有疫病。灾后发生瘟疫的事,不是没有,但比起瘟疫,水灾就太常见了。

像今年这样守在范围近乎覆盖全国是很少见,但小范围的决堤其实还挺多,也没见次次都有瘟疫。

但宣和却十分笃定瘟疫一定会发生。

第二日晨议,宣和递上去的折子在众人手中传,一时间大家都没有说话,因为摸不准谢淳是什么意思。

这种事,应验了就是有远见,没有应验就是杞人忧天。

至于要不要听,那得看具体情况。要是有闲钱,预防一下自然是好的,可问题是今年到处都受灾,赋税多半都是要见面的,朝廷少了收入,财政自然就吃紧,哪来的闲钱去防这莫须有的灾。

况且瘟疫是那么好防的吗,除了隔离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如今人家都好好的,怎么隔离

这事若是钦天监说的,他们倒是可以毫无负担地否决,偏偏是宣和,近来凡秦王所提,陛下还未曾否决过,连驻军都派出去了。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钱。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宣和说的法子其实并不难,要说费钱,也算不上。

家家户户都撒生石灰,亡者尸骨火化。

众人面面相觑,看皇上的态度似乎是要支持秦王了,这两条,石灰是没什么关系,但火化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读的事圣贤书,不管私底下如何,面上都是不赞成火化的。

他们怀疑谢淳是在钓鱼执法。

如今佛教盛行,有许多人家都是偷着火化的,但大雍律法明令禁止火化尸骨,这圣旨若是下了,得多出多少佛寺来

将来再有人要火化,告到官府又该如何是好

最后这奇怪的圣旨还是下了,不止是离城,凡因涝灾丧生者,皆由官府火化,发抚恤金,高僧超度。

一时间寺庙里的香火都旺了不少。

京中开始传言,皇上笃信佛教,又有人说,不对,皇上分明笃信道教,钦天监中就有一位得道高人。

也有人说笃信佛教的是秦王殿下,但皇上同秦王兄弟情深

什么都不信的沈宣和

他怀疑这是佛寺道观为了收纳信众的手段,于是半月之后,又一道圣旨下了,朝廷要开始向寺庙道观征收税银。

流言奇奇无声息地平了,没想到秦王连出家人都不放过。

户部官员一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都说秦王终于干了件好事。

宣和干的好事自然远远不止这个,这次涝灾,他明里暗里不知道填进去多少银子。

宣和爱做生意,但对钱财似乎并不执着,做什么事都有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连这种明摆着回不了本的钱都花得毫不犹豫。

但谢淳还是想补偿他。

没登基的时候处处需要钱,燕王府的生意其实做得其实不比宣和少,如今真的当了皇帝反倒是不需要了,他的所有决策都是国策,一切由户部买单。

于是宣和收到了一只乌木匣子,里头放着不契约,还有一方小小的玉印。

“这是什么”

他嘴上是问着,其实心里也有猜测,只是不确定,果然,谢淳说“燕王府的生意。”

谢淳私人名下的那些生意账册,宣和一早就看过,燕王府的生意其实也是差不多的,不过如今谢淳登基,燕王府的这些生意都算入了皇帝私库。

宣和拿着那枚笑印端详“哟,这不是陛下的私房钱吗”

他要笑不笑的,嗓音也懒洋洋的拖着调子,有些招人,谢淳见他如此便将人揽入怀中,应了一声。

“阿和收么”

谢淳说话时贴着他的耳朵,双唇若即若离地触碰着他的耳垂,音量分明不高,却恍若在耳畔炸开。

低沉的嗓音钻入大脑,震颤的感觉顺着脊柱一路下行,宣和只觉得腰间酥麻,软软地靠在谢淳身上。

他们近来亲密的事没有少做,被谢淳这样撩拨也不是一次两次,宣和微微阖着眼,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仰面躺在谢淳怀中,勾着他的脖子下压,谢淳配合地低头,同他交换了一个绵长的吻。

宣和懒懒地倚在他怀中,抬起手,轻轻扯了扯谢淳的耳垂,仿佛在回报他方才做的事,口中低声道“收,怎么不收。”

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谢淳听还是自己听。

谢淳眸色渐深,抱起他去了入了内室。

生辰那日过后床边就多了些东西,宣和心知肚明,他不排斥谢淳的亲近,但那些东西始终也没用上。

今天也是,谢淳将他放在床上之后便欺身而上,宣和目光有些迷离,渐渐沉溺其中。

偏偏在谢淳拉开抽屉的时候,他又伸手推回去了,动作是轻,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谢淳有些惋惜,倒也不在意。

宣和似笑非笑“皇上这是拿私房钱来换”

话没说完,就被谢淳堵了回去,亲了许久,他才说“俗物罢了,哪里抵得上你。”

他抵着宣和的额头,又补充了一句“我想给你。”

宣和眨了眨眼,真会说话。

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私房钱还是别的什么。

私房钱他就收了,其他的还是再缓缓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