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1 / 2)

加入书签

“弟妹这么着急,那你先请吧。”

柳荫声音柔婉,浅笑着说道。

李若萱讪讪地将迈出去的一只脚收回来,“皇嫂,还是你先请吧,方才我也是一时情急,这才失了礼数,还望皇嫂莫要见怪。”

俩人在圣慈宫宫门口推让了一番,最后柳荫当仁不让率先迈开步子走了进去。

雍亲王府为长,理应她走前面。两府本就势同水火,若是头一回便落了下风,日后还如何争锋

进了圣慈宫,掌事宫女楚云迎了出来,行礼参拜两位王妃,又因跟柳荫比较熟稔些,大礼毕后,难免多寒暄了两句,说笑间柳荫将准备好的银耳雪梨汤交给楚云往内走去。

那李若萱并不与楚云多言,不过笑一笑,略尽礼仪罢了。

当她往里走的时候,楚云拦了一下她的去路,笑着说道“晋王妃娘娘,这食盒交给奴婢吧,奴婢拿进去给太后娘娘。”

原来是这李若萱听闻太后咳嗽,也炖了汤乘着今日请安一同带了进来。

她并不是不知道圣慈宫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但觉着这个楚云委实过于刻板了些,她难道还会毒害太后不成心下有些不大高兴,面上便也露出三分冷淡,但因着她是太后跟前的人,少不得要给几分面子,便只淡淡地说道“这是我亲手为皇祖母炖的百合莲子羹,今儿我第一次请安,自然是要亲手呈献给她老人家。”

楚云还欲说什么,李若萱冷了脸,提着食盒就往里走。她可不像雍亲王妃,庶女出身,上不得台面,对着下人也一副笑脸迎人的姿态,要知道尊卑有别,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哪里有主子讨好奴才的道理

楚云自是不敢硬拦的,只是跟在后头,待进了内堂,瞧见高嬷嬷,走上前,悄悄对着她摇了摇头。

太后坐在上头,正跟柳荫说话儿。李若萱走进去,俏生生行礼参拜,她是新妇,颜色鲜艳,形容娇丽,太后瞧着也欢喜,忙让她起来,问了几句家常话儿,又赐了玉如意等物,神色间待她一如柳荫。

李若萱乘着太后高兴,拿过丫头手中的食盒,说“皇祖母,听说您近来咳嗽,我孙媳特意顿了百合莲子汤,您尝尝。”说罢,亲手盛了奉至太后跟前。

然太后却没接,一时楚云又盛了方才柳荫食盒中的银耳雪梨汤上来,太后方接过来吃了,因又说道“哀家这几日咳嗽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倒是喝你皇嫂炖的银耳雪梨汤有些个成效。”

李若萱手上的百合莲子汤没有送出去,拿在手上很是尴尬,但面上倒还端的住,笑着说道“果然还是皇嫂明白皇祖母心意,那以后孙媳也给您炖银耳雪梨汤,您老人家也尝尝我的手艺。”

太后说道“瞧你这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够了,这银耳雪梨汤既然有你皇嫂炖了,哪里还用得着你操心。”

这分明是在拒绝她了,她若是再说下去,就是不识好歹了。

李若萱将手中的碗交给一旁的丫头,含笑看了一眼柳荫,黝黑的眼眸中暗含了一丝锋芒。

太后喝完银耳雪梨汤,拿了帕子揩唇角,复又对李若萱说道“晋王妃今儿是头一回进宫请安,论理,你是皇家的正经媳妇儿,是不需要去棠华宫的,可如今长孙贵妃掌管后宫,她又是子邯的生母,你便过去坐一坐儿,就说是哀家的意思,没人敢说你的不是。”

李若萱面上一喜,连忙谢恩,“孙媳多谢皇祖母恩典。”

太后微颔首,“去吧。”

李若萱便退了出去。

李若萱走了之后,太后问高嬷嬷说“今儿晋王妃进宫请安,怎么不见晋王”

高嬷嬷答道“奴婢听说晋王爷是陪着晋王妃一同进宫的,只是到文华殿请安的时候,被皇上给留下了,想是有什么事要同他说。”

太后点了点头,复又转向柳荫,同她说道“你不要多想,哀家只是想着如今朝堂上的形势,皇帝的心思谁都猜不准,万一最后落在棠华宫那头儿,你跟子契也该提早留条退路才是。”

柳荫忙说“皇祖母放心,长孙贵妃到底是晋王生母,晋王妃过去请个安也在情理之中,我又怎会多想。”

柳荫自己也是庶出,又怎会在这一点上为难别人至于退路,穆子契跟穆子邯之间早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倘若最后穆子契赢了,晋王府或许会有一线生机,可若是将来晋王登基,雍亲王府绝无退路一说。如今太后所说,亦不过是她老人家的一点痴心罢了,柳荫也不说破。

说着说着,太后不觉红了眼眶,“若不是当年凤阳宫那场大火,这太子之位哪儿轮得到旁人惦记这皇后当年也忒糊涂,自己个儿为了娘家连命都不要也就罢了,平白还搭上了哀家子契的前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