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1 / 2)

加入书签

130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京都的街头已然树叶飘零,风过处,翻飞如蝶。

崇文大街东头的杏风楼里,一处临街的雅间内,裴原、赵毅、柳申烽,今届三甲齐聚。

桌上琳琅珍馐,美酒相佐。

今日过后,三人散落天涯,各奔前程。

柳申烽前往北境参军,赵毅前往济州宁阳县赴任,唯有裴原留在京都。

三人叙些离别之情,畅谈各自心中的豪情壮志,虽惆怅,却也憧憬。

少年壮志不言愁,年轻的时候,总是期冀比落寞要多。

“柳兄何日启程前往北境”

裴原问柳申烽。

柳申烽回答“三日后。”

裴原又问赵毅“那赵兄呢”

赵毅道“后日。”

裴原问罢,叹了口气,端起酒杯道“今日过后,你我兄弟三人,从此南北相隔,天涯相望,愚弟先在此敬两位兄长一杯,祝二位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柳申烽和赵毅举杯,一饮而尽。

柳申烽搁下酒杯,另一手拿起酒壶,往杯中斟酒,“其实这一杯酒,我们应该先敬一个人。”

裴原和赵毅立时明白柳申烽话中的意思,亦默默拿起酒壶往杯中斟酒,裴原说道“尤成兄的确可惜,若不是他时运不济,这状元之位,非他莫属。”

赵毅叹道“尤兄之死,轰轰烈烈,科举制度改革由他而始,日后其必将载入史册,流芳万古,于他而言,亦可称的上是求仁得仁了。”

“吾等当以尤兄为榜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裴原发出豪言壮语,掷地有声。

说罢,三人一齐起身走向临窗的位置,对着东边通济桥的方向,遥遥举杯致敬,而后默默将杯中酒倾洒到地上。

祭奠完毕,又默叹一回,三人转身。

裴原对赵毅说道“我听闻宁阳县多年来都为豪绅恶霸所辖制,赵兄此去,艰险万分,不知你是准备只身前往,还是协同家眷一道”

赵毅道“此去宁阳,路途险恶,家父沉疴难起,儿女年幼,我并不准备带他们一道前往。将他们留在京都,我反而安心些,行事也无后顾之忧。”

裴原点头道“如此甚好。愚弟也正是这个意思。日后伯父和嫂夫人在京都的生活,愚弟定会照料,赵兄大可放心。”

柳申烽笑道“这事就不用裴兄操心了,雍亲王府那边,自然会打点妥当。”

“雍亲王府”

裴原显得很是纳闷。

赵毅看了眼柳申烽,苦笑道“果然还是瞒不过柳兄。”

柳申烽道“赵姨娘之事,是我柳家愧对赵家。”

原来当年赵姨娘生病,原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那宁氏面上虽不曾苛待,内里却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吩咐了一句命人延医诊治,便不再过问。豪宅大户,下人多趋炎附势,眼见主母不在意赵姨娘,下人们便也都怠慢起来,虽请了医,可汤药等物却每每不能及时送到,时有时无,终至其久病沉疴,撒手人寰。

宁氏主观上虽然没有杀害赵姨娘的心思,然她身为三府主母,但凡她稍微上点心,赵姨娘便不会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了。

宁氏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妥当的地方,将赵姨娘的死归咎为是她自己的命不好。然柳申烽不同,对于赵姨娘之死,他一直于心有愧。

赵毅将仰脖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没有说话。

烈酒烧灼着他的喉咙,一如他对于柳家的恨。

他恨柳家将她姐姐生生磋磨至死,他恨柳家将他姐姐留下唯一的女儿扔在后院不闻不问,孤苦彷徨的长大。

然而这些都于柳申烽无关,赵毅明白事理,不会迁怒。

好在如今柳荫嫁得良婿,幸福美满,姐姐在天之灵若是看见,也当欣慰。

是夜,柳申烽踏着月入,走进柳神珠所住的栖凤阁。

从前栖凤阁内总是欢声笑语,而如今却是显得死气沉沉,连打着灯笼巡夜的丫头都是悄没声息地,恨不得将呼吸声都融进这夜色里头去。

柳神珠坐在窗边灯下缝制衣物,神情专注,手捻针线,快速如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