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 178 章(1 / 2)

加入书签

穆子契同柳申烽说了些什么,无人得知。

到了晚间,柳荫怕穆子契跟柳申烽军务繁忙,来回镇北侯府麻烦,将晚膳移至了穆子契的营房。

穆子契和柳申烽叙谈畅饮,从边境战事,军中事务,谈到朝堂政治,经济民生倒似有说不完的话。

柳荫跟着陪了两杯水酒,到了子时一刻左右,因柳申烽要去军中巡逻方结束,而穆子契也因有庶务要忙,复又出去了。营房内就剩了柳荫一个。因歇了午觉,并无睡意,在床上翻来覆去许久,只是睡不着,见外头月色正好,便索性披了外衣独自一人出了营房,信步而走。

巡逻的士兵见是柳荫也不阻拦,柳荫寻着天际一轮明月向东而走,走着走着,来至一处僻静的斜坡处,地上遍布荒芜枯寂的杂草,在银白色的月华之下,显得尤为凄冷孤清。

又走了两步,远远地瞧见斜坡之上坐着一个人,柳荫楞了一下,正欲回头,那人听见脚步声,也回过头来张望,叫了一声“三妹”

原来竟是柳申烽。

柳荫有些惊喜,走上前去,“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柳申烽道“今儿我值夜,躲在这儿来偷会子懒。”

柳荫笑了一下,柳申烽又道“倒是你,这大半夜的不睡觉,怎么倒跑出来了”

柳荫在柳申烽身边坐下,道“我睡不着,出来走走。”然后见柳申烽手上正削着一把小木剑,随口问道“这是什么”

柳申烽吹了吹小木剑上的木屑,笑道“这是给曦儿做的,他也到了该习武的年纪了。我们柳家以武封爵,曦儿又怎可只读书而不习武。”

柳荫笑了笑,道“要是父亲听见你这话,该不高兴了。”

柳荫这话脱口而出,柳申烽蓦然回头看她,眸中有些惊喜。因为他听得出来,柳荫口中的父亲是柳景泓而非柳景淼。一直以来,柳景泓主张以文入仕途,反对族中子弟习武。

“前些时日收到父亲家书,谈及前线战事,言语中倒是比从前温和了许多,对柳家子弟习武一事,也不比从前那般排斥了。”

柳申烽说道。

“这一场战事,改变了很多的东西。”

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埋骨他乡,有人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很多从前隐藏在太平盛世表象下面的政治民生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就算这场战事打赢了,大宣朝亦要花费无数的心血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或许,花费一生,都未必能够弥补那一份失去亲人造成的创伤。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柳申烽和柳荫都没有继续,沉默了许久之后,柳申烽迟疑着问道“三妹,你原谅他们了是吗”

他所指的他们,是柳景泓和宁氏。

月色清华,铺了一地,天地间一片幽静。

“以前大抵是怨过的。”

这是柳荫第一次正视原生家庭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但继而却又宛然一笑,云淡风轻地道“不过自从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很多想法,不知不觉就改变了。坦白说,如果易地而处,我未必能做到母亲那般。而父亲,他或许是有些偏心,可当我看见他对曦儿的疼爱之后,我也明白过来,血缘这种东西,是刻进骨子里的,我是他的女儿,这一点永远都无法改变。”

就像当初穆曦宸在院子里对着一只小乌龟哭诉柳荫不爱他,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永远不是同步的,他无法理解柳荫那样做是为了他好,同样的,她也从来没有尝试着去理解柳景泓,更没有试图亲近,有的只是淡漠和疏离。而柳景泓,从前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忽略了柳荫,心中大抵也是愧疚的,后来又有了雪姨娘之事,柳非然在宁氏的刻意忽略下,被下人慢待,柳荫将其接到雍亲王府的时候,他阻止了宁氏发作,默认柳非然留在了雍亲王府,并且在那之后,对另外几个庶弟庶妹亦是上心了些。而对于柳荫的那一份愧疚,则是弥补在了穆曦宸的身上。

“你能够放下,自是再好不过。”柳申烽颇为欣慰,然而眉宇间却又露出几分黯然来,低低地道“这世间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不被爱的,心生怨恨,而被爱的,也未尝就是幸福。”

柳荫是不被爱的那个,柳申烽和柳神珠诚然就是被爱的,他们是柳家的嫡长孙和嫡长孙女,一出生就备受宠爱,寄予厚望,身上的担子跟那份爱一样的厚重。比如柳神珠的凤命之说他们根本连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都没有。

换做以前,对于柳申烽的这番话,柳荫或许会觉得不屑,觉得他们是无病,但是现在,她却很能理解。

柳神珠无缘挚爱,又失去孩子,最后虽然如愿嫁给了三皇子,可最终却只是在无爱的婚姻中日渐消磨,心性越发偏执其实这一条路,从来都不是她自己想走的。

再如柳申烽,金榜题名,少年得志,最后却顶着家族压力抛却一切,甘以白丁身份在军中闯出一番天地,看似英勇无畏,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叛逆和抗争

“你生母赵姨娘,性情温良,将来你若是想,可以让父亲追赠她为平妻,姓名记入族谱,母亲那边,我会去说。”

“真的吗”

柳荫惊讶地看着柳申烽,有些不敢相信。

柳申烽温和地笑,道“母亲偏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么同样的,孩子想要亲近自己血脉相连的生母亦是天性,没有理由母亲可以放纵天性,而你却要压制。”

柳荫落下泪来,由衷地道“大哥,谢谢你。”

追赠生母,一直以来都是柳荫心中所想。可是这个世界的规则本就是嫡庶有别,哪怕将来穆子契登上皇位,她做了皇后,这个烙印仍然难以改变,如果她提出追赠生母,便会被那些文人言官指责不敬嫡母,背上不孝的骂名。可若是由柳家主动提出,那么事情便会顺利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