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工分(捉虫)(1 / 2)

加入书签

唐宁心里琢磨事儿,慢悠悠扯着花生管,可急坏了一边儿的天明和猫蛋儿他们。

猫蛋儿急吼吼地摔着花生根子上的泥:“妹妹,你手脚快点啊,咱要输了!”

唐宁抬头一看,李秋桂的那一群娃已经摘了一堆花生管,堆得小山似的,李友善家的娃也不甘示弱,眼看着就赶上了刘秋桂他家,而自个儿家的,不过人家的四分之三,还差老远,靠手动超越是不怎么可能的了。

田埂上一辆自行车跑过,竟然是唐建德,一眼看到了老唐家几个娃,就下来给唐宁招手:“丫头,你在干啥?”

唐宁立刻就蹦了起来:“摘花生。”

一干小娃都眼睛放光地盯着那辆自行车,有人甚至推着猫蛋儿问:“猫蛋儿,你家也有自行车啊?”

猫蛋儿因着唐宁帮了自己亲哥哥,所以更亲近,一脸骄傲地说:“是妹妹帮大哥买的。”

小娃们就扭头看着唐宁,模样就像是看到了伟人,又羡慕又崇拜。

唐宁没注意到他们,只是上前跟唐建德打招呼。

唐建德伸手来抱她上自行车:“走,咱找你爹去。”

唐宁却盯着这自行车,突然一个主意,心说,这大哥真是宋江投胎--及时雨啊!

她摇了摇头:“我不去,我要用自行车。”

唐宁让唐建德把自行车放倒在田里,抓起了一把花生苗,然后花生对着车轱辘,一边儿让猫蛋儿转脚踏。

一转脚踏,车轱辘好几圈儿,只听啪嗒啪嗒的声音不断响起,然后一干花生管全部被撞了下来,比一管一管摘省时省力不下五倍。

不光是小娃们看得哇哇叫,就连大人也竖起了大拇指。

唐宁则笑嘻嘻抬起头看张春霞:“张婶婶,两斤花生是老唐家的。”

张春霞看得目瞪口呆,她儿子李小龙在一边跳脚:“你这个不算,你耍赖,要靠手摘的!”

唐宁撇了撇嘴,她这儿比脑子,又不是比武功,要什么都比划力气,那现在还不是该停留在猿人时代?

她瞅一眼李小龙:“谁快谁赢,你可以自己手摘,反正我要两斤花生。”

老唐家几个娃也伸长了脖子附和着:“对,花生是我们的!”

李小龙性子随他爸,是个毛脾气,叫气得直跳,伸手可劲儿拉张春霞:“娘,她耍赖!”

张春霞心里面倒免不得震撼,本来人手摘,那也得摘个两天,把女人和娃儿都累得腰酸背疼的,可现在有了这个办法,那人轻松了不说,还快,这是造福了他们一个大队啊!

她马上就哈哈笑起来,一捏唐宁的脸:“好丫头,好丫头,婶儿给你分两斤花生,还给你加两个工分,你可是立大功了!”

张春霞说完,立刻就扬起了大喇叭喊:“谁家有自行车的,都推出来,大队征用啊,给加两个工分!”

田里割早稻的男人们就远远儿看见大路上有好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到花生地里去了,然后把自行车给放倒了。

花生地里热闹一片,女人们依旧扯着苗子,娃们围成一团,一个转脚踏板儿,其他的拎着花生苗站在后车轱辘边儿收花生。

男人们也新鲜呐,就都把脖子伸得鹅脖子似的来看,盯了老半天,李友善还以为这边儿懈怠生产,火烧火燎地跑了过来。

他这一拉坐在田埂上翘着腿喝水的张春霞,张嘴就骂:“你个瓜婆娘,叫你监工,你干啥呢!”

张春霞一翻白眼,指了指花生地:“你咋不好好看看,老娘用了个啥法子,保准儿今天晚上下工前就给你搞完。”

李友善这伸着脖子细细一看,激动得一拍大腿:“你这咋想出来的法子,你还有这脑子?”

张春霞说:“我哪儿有这个法子,是唐宁那丫头想出来的呢。”说着捂着嘴巴笑:“刚刚还一直问我,两斤花生是不是分给她家了。”

李友善也偏着头看唐宁,只看那小姑娘站在唐建德后面,弯着腰撅着小屁股掏散在泥里花生管,然后偷偷摸摸掰开一管就朝嘴巴里塞,结果花生管上的泥巴也喂进嘴里了,慌得她直“呸”。

李友善哈哈笑了一声:“给她,给她,过两天咱把花生淘了,给她两斤去泥儿的。”

去泥儿的好啊,干净是一回事,去了泥,花生的净重就高了。

他站了一会儿,突然又想起一个事儿,再一拍大腿:“对了,平桥大队今年种了十几亩花生呢,我去给他们说说这个法子,今年选优秀大队,咱们也多一票呢。”

他说完,一路小跑就走了。

这边儿唐建德却抱起了唐宁,来跟张春霞“借人”,说是找娃和娃的爹有事儿。

张春霞这会儿看大家一下轻松了,人手也不要紧了,抬手就放了他们。

唐建德抱着唐宁去了男人打谷子的田。

田里黄灿灿的稻谷,男人们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反光,一个个儿抄着镰刀,低头割稻苗,热得大汗淋漓,一起身,一挥镰刀,甩出一串汗,低头继续割。

唐老四夹在中间,起身擦汗的时候看见了唐建德和唐宁,就把镰刀别再后腰子上,一路小跑了过来。

唐老四看到唐建德有些意外:“你咋大白天回来呢?”

白天,大家都要上工挣工分,靠着这点儿力气活儿换粮食,一日不干没得吃,一般不敢随便浪费白天时间。

唐建德笑了笑:“这不还钱的日子到了吗,我赶回来给你们,待会儿还要去城里呢。”

唐老四瞪眼:“咋了,你攒到钱了,这不才两个月吗?”

唐建德抿了抿薄唇,露出个别有深意的笑容:“攒够了。”说着,又觉得钱不能在这儿摸出来,就指了指家的方向:“咱回去说。”

唐老四细细一寻思,唐建德还得这么急,说不定是把自己拧巴干了,一个人在外行走,手上哪能没有钱,他是看着唐建德长大的,难免形同父母心,就训斥道:“你这娃,要是紧张,晚几天也没事儿,四叔不收你利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