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1 / 2)

加入书签

却说唐宁早上“献爱心”,给了孟骁半个馍外加半根红薯,孟骁也算是垫了肚子,唐凤丫带来的那两个馍算是来晚了。

那是下课的时候,唐凤丫就把兜里两个凉了的香馍去塞给孟骁。

孟骁猛不丁儿被塞了两个馍,十分晕乎,戒备地盯着唐凤丫:“你干啥?”

他晓得唐宁为啥给他馍--因为他肚子叫唤,可唐凤丫为啥给她馍馍呢?

他今年也八岁了,加上家庭缘故,内心比别人敏感和早熟,也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单纯,也不会人家给了就一定吃。

唐凤丫站在课桌前,小脸儿黑黑,手掌在裤缝上来回蹭,她的掌心似乎还有着两个馍的热乎呢,这一路上她都把那馍捏着,上课的时候,她的手都揣兜子里,舍不得抽出来。

她也想吃红薯细面馍,可是她娘不准她吃,哪怕她把那馍都捏得变形了。

她没好气地回着孟骁:“我娘给你的,她说看到你饿了。”

孟骁有些迷惑:“你娘?”

他低头看着那两个捏得有些扁的馍,黄黑黄黑的皮子,带着些红薯的香气,弄不明白,他啥时候认识唐凤丫的娘了!

这一天,孟骁都在忍耐,忍耐着不要把那两个馍吃掉,因为他不晓得人家为啥要给他那俩馍馍。

到了下午,下了学,孟骁一下冲出门,揣着那两个馍出门,朝着王桂花家去。

这会儿唐宁的小黑皮狗也来门口蹲着朝教室里汪汪叫,是来接她的,她也背上小背篓,准备回家了,还没出门,就看见李小芬甩着俩乌溜溜的大辫子扒拉在门上,两只眼睛直盯着她。

唐宁皱了一下眉:“你干啥?”

李小芬拿出黄不拉几的作业本,递给唐宁,大眼睛眨巴眨巴:“你给我看看成不成?他们都会,我不会,我笨,也不敢问老师。”

唐宁:

她其实不太想管李小芬,因为她急着下了课去山上溜溜达达地捡东西,可李小芬这个小姑娘也是可怜巴巴求着,她心一软,又答应了。

她伸手扯过作业本,把小黑皮赶到打谷场外面儿玩儿去,再回来就着一个课桌坐着,就给李小芬讲起课来。

李小芬这个脑子是真不行,不过她倒是蛮认真的,唐宁其实也蛮佩服这种人的,因而一直都耐心满满。

这太阳眼见得就快落下,作业才讲完。

李小芬常出一口气,格外崇拜地看着唐宁说:“唐宁,你好好啊~”

唐宁看她这么天真模样,也没忍住笑了起来,一歪脑袋,开始在小娃娃面前不要脸地自吹自擂:“那是当然,我特别好,谁都晓得,要是他们发好人奖,一定得给我发一个。”

李小芬叫她逗得嘻嘻笑,笑起来,又猛地想到一件事儿,伸手拉住唐宁的袖子:“诶,我偷偷给你说个事儿呗。”

唐宁一看李小芬的脸色,就知道她要搞八卦了,伸着脸问:“啥事儿?”

“那个孟骁,你咋给他馍呢?我听他们说,他娘可不干净了,他的手脚也不干净。”

李小芬就把孟骁的家庭来历,以及孟骁之前的事情给八卦了一次,唐宁总结了一下,就是单亲家庭,母亲靠那起子事儿赚钱,家里没人管孟骁,孟骁也就养成偷鸡摸狗的习惯等等。

但是这一切也都是传闻,唐宁不晓得是真是假,李小芬自己也不晓得,她只是觉得唐宁好,害怕唐宁吃亏。

他们俩在屋子里说着,屋外的小男孩就悄悄转身,贴着墙皮,失落地看着手里的“笋子虫”,不是孟骁又是谁?

他刚才下了学,本来打算去王桂花那儿了,但是想起唐宁早上给他的馍馍,他没法回报,就去竹林里抓了只“笋子虫”,打算送给她玩儿,谁晓得一来就听到人家说他的坏话。

他一下就扔了那只笋子虫,那只虫儿振翅飞走,而他也转脚跑了

他甚至连唐宁那句“咱又没亲眼看到,以后别说这个话”都没听见,就跑了。

目前是,王桂花家住着破草棚子,比他孟骁家好不了多少。

王桂花坐在在院子里剁着菜叶子,夕阳落在她身上,显得她格外干瘦,两片脸皮子都贴事在骨头上了似的,中间不夹点儿肉,越看越觉得尖嘴猴腮的。

孟骁在门外站了站,王桂花就看见了孟骁,立刻停了手里的活儿,笑盈盈地招手:“你咋站在门口,快过来。”

孟骁怀里夹着那两个馍,警惕地进了院子,依旧是站在院子的墙皮子边儿盯着王桂花:“我不认识你,你为啥给我馍?”

王桂花就嘿嘿笑,开始拿出自己逗娃的本事:“那你先给我说,那两个馍馍好吃不?”

她认为自己做馍的材料,还有自己的厨艺,征服一个小娃根本没问题,哪晓得孟骁根本没吃,他摇了摇头,拿出怀里的两个馍:“我没吃,还给你。”

王桂花瞧见那两个凉冰冰的馍,怔了一下,不可思议地看着孟骁,她可不相信,一个小娃娃饿得前心贴后背还能忍得住不吃馍。

她起身,也不再用拐杖了,只是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跛着靠近问他:“你咋不吃,你不饿吗?”

在她的记忆里,孟骁的娘--刘寡妇可穷了,老孟死了,留下一点儿的一点儿家产就给孟家的兄弟姊妹们搜刮干净了,还把刘寡妇赶出家门,刘寡妇一个人带不动这么大儿子,才走了歪路,靠偷汉子养儿子,可即便是这样,刘寡妇也是勉励支撑两人的生活,孟骁还是时常饿得头昏眼花,更甚至有一回在课堂上饿晕了,当时成了他们大队的好一个大笑话。

孟骁也盯着王桂花,想起那个给他肉馍馍的女娃,心下有些难过,失落地说:“唐宁给了我一个馍,我吃了就不饿了,现在我把馍还给你。”

说着,他又把馍馍伸出来递给王桂花,小孩儿的手捏着馍馍,像一双干瘦的鸡爪子贴在上面。

王桂花一听到“唐宁”俩字儿,心里可就气炸了,心说:真是给老娘作对,老娘才盯上这么个未来富豪,你就跟着来抢!

不过她面上仍旧保持着和蔼地笑容,伸手推了推那个馍,笑道:“你给我干啥,这是我给你的。”

孟骁看着馍,犹豫了好一会儿,他其实还饿,今天早上吃的馍,哪怕是天仙肉做的馍,那也撑不到夕阳西下啊!

他咽了咽口水:“可我不认识你啊,你为啥对我这么好?你不说明白,我不敢吃。”

王桂花就去硬生生挤眼泪:“你怕啥?我之前有个侄儿,跟你长得好像,不过他命短,早死了,我一看到你就想起了他。”她眼眶子都红了,又伸手来摸孟骁的头,被孟骁敏捷性躲开。

她的手就悬在半空中,干巴巴一笑:“你要是愿意,以后就叫我一声婶婶或者是干妈,饿了就来找我,我给你做馍馍。”

她可是哄骗过好几个娃的,孟骁看她说得很真,心下也很感动,捏着那个馍久久不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看着王桂花叫了一声“婶婶”,大口大口朝嘴巴里塞着馍馍。

王桂花看着这场景,终于是笑了,眼珠子一转,又提起唐宁:“对了,婶婶给你说个话,你少跟那个唐宁玩儿,那娃娃看着好,心眼子可坏了,我这条腿就是她给害瘸的。”

孟骁噎着红薯,眼睛瞪得老大:“为啥?她咋能把你的腿还瘸?”

他没法相信,一个小女娃娃可以这么厉害。

王桂花就摆了摆手说:“总之你听我的,我以后慢慢给你说。”

孟骁突然想起唐宁和李小芬在背地里说那些话的情形儿,心下也凉了大半。

他这等小娃子,心性最为纤细敏感,但凡瞧见了别人的不真,也信不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唐宁偶尔也会在碰见孟骁,早上去上课的时候,她会看见孟骁捧着馍馍吃着,也笑眯眯地上前打招呼,可孟骁不大搭理她,只是时不时那眼睛扫她几眼,唐宁招呼了几次之后也放弃了。

开始,唐宁也不晓得孟骁为啥这样对她,她自认为那半个腊肉馍馍里面没有泻药,更没有毒,不可能反而把对方和她的关系搞僵。

后来,她上山的时候也会偶尔遇上孟骁,看他朝王桂花家去,有时候看会看见孟骁进王桂花家院门儿,她大概明白了一点儿孟骁为啥不喜欢她,大概是王桂花在耳边吹风一类的吧。

不过她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和孟骁修复关系上面,她也假装不知道孟骁的事儿。

这一年,她也经常牵着白狗上山打猎,不打猎的时候就去找贺清明借书来看,想多了解了解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书和她之前的世界的书都差不多,都是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等。

她本性是不爱这些书的,比起这种精神食粮,她则低俗地喜欢地摊文学一点儿,可也没有地摊文学,她就只能选择zz八卦报来看,偶尔还会点评两句。

贺清明就泡一壶苦荞茶叶水,给她端着,明明是她来借书,可贺清明还把她伺候得大小姐一般,搞得唐宁每次都不好意思。

不过贺清明也真是块教书的材料,每次唐宁看了书,看了报告,他都会问一问“观后感”,甚至还要叫唐宁些《阅后感》,这可搞得唐宁的活儿又增加了。

她可不晓得,她的阅后感一方面是从书本中来,一方面是从前世的经验中来,那初高中历史可不是白学的,她结合结合,说出来得东西就显得十分有先见之明。

贺清明常常惊叹她的智慧和见解,因而还到处去借书给她看,对她的管理也更加严格起来,一来二去,和唐老四他们关系倒更好起来了。

第二年九月份,李春兰就给唐老四生了个胖儿子,给唐宁生了个弟弟,两口子叫贺清明取的名字,因为排名排到了“建”字辈儿,虽然老二和老三家都没按辈来取名字儿,但是唐老四依旧想传承下去。

贺清明也认为排“字儿”的这个习惯很有文化特色,也赞同保留,想来想去,男娃娃的名字还是要阔气一点儿,就取名“唐建成”。

李春兰坐着月子,请了老娘来照顾,家里的事情就有她老娘一人操持,唐宁怕老太太忙不过,也经常帮着忙。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期间,唐家大房也搬出了老唐家,李春兰就送了一只狗过去。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刚开年,就把李友善愁坏。

上头要求他们领两百只猪崽子,养上个一年半载,养得膘肥体壮地去交差,可猪吃啥呢?现在的地都是耕地,哪儿来的猪草?就算有耕地,有猪草,这猪这么大批量,咋养?大伙儿轮流养,一人养一天,那活儿都是大家的,那谁偷个懒也不知道,久而久之,猪也肥不起来。要摊给一家子养,这不累死个人?

这可是要拿出产量来的。

当下,他就两个麻烦,猪草咋个办?猪咋个养?

李友善愁得不行,干脆叫队里的几个干部开会,还叫上了唐老四等几个队里比较优秀和配合的社员一起来出主意。

关这一屋子,窗儿也不开,两方对坐在八仙桌前,一个个不是啪嗒啪嗒烟锅子,就是吸着作业本卷烟叶的手工纸烟,整个屋里烟雾缭绕的。

李友善抽完了一根纸烟,把最后一口扔在脚下,两脚踩熄:“你们有啥法子没得?”

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是屋里烟雾缭绕地更厉害了,他们还不乐意养猪勒,养了也不是自己的,都是要上交的,一年到头喂猪累死人,人还是捞不着一口肉。

喂给人家的猪,种给人家的地,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咋有心情努力?

这年年岁岁,面朝黄土背朝天儿,死死活活给种个庄稼,多分点儿粮,也就算不错了,其余的,真提不起那个劲儿来。

李友善看大家都不说话,也是一头烂,这事情他也不乐意接手,可上头分发下来,就是烫手山芋他也得捏紧了。

他气急了,就是一拍桌子,把大伙儿震得一跳,大伙儿大眼瞪小眼,还是给不出主意。

李友善就摆摆手:“行了,行了,先各人回去,有好法子,就给我说。”

话这么说着,社员们也就回家去了。

晚上唐老四在饭桌子上就和李春兰唠起来这个磕儿了。

李春兰就说了:“我看就关大队里,妇女们每天都去割草,然后大家值夜,一人守一天,守到猪肥就行了。”

为啥要守?这么多猪,不得怕人偷啊!

大的倒还好,不好偷,小猪崽儿的话,塞框子里就能给抱走。

唐宁在一边儿听了,她怎么觉得这个境况似曾相识?在某□□的某个时期不也是这样吗?集体干活儿,反正多的左右不过两粒米的收入,偷奸耍滑的大有人在。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这就是历史老师教得好了:包干到户。

也就是说把活儿弄到各人头上,弄出来之后,收成好的,分的就多,收成差的,他自己分的就少。

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绝对的平均,但是有绝对的公平。

她猜测,这是这个年代还没发展到那个时间段,他们不妨偷偷提前来。

她伸了伸脖子,说道:“爹,要是把猪分到每家头上,养得肥的,多分粮食,多分猪肉,行不行?”

唐老四和李春兰面面相觑,这他们倒是没敢想过,不过真要这么干起来,不管对他们来说,还是对大队来说,这都是个好主意啊!

唐老四当下是越想越激动,坐不住了,赶紧把饭给扒了,就趁着麻麻黑去了李友善家里谈这个事儿。

李友善在院子里听完,也是把唐老四一扯,扯到角落里,笑骂道:“你好大个胆子,敢想这个事儿,这些东西可都是国家的!”

唐老四说:“东西是国家的,可咱一年到头能不能多分点儿,大伙儿能不能吃得饱一点儿?上头的线划多少,咱们交够,其余的都是自己的,大家能朝腰包里挣,这才是硬道理啊。”

唐老四这话在理,算是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李友善还有些犹豫,想着这事儿可不小,万一给人扣下“私吞国家财产”的帽子,这可不是小罪,但一扭头看见院子站着几个娃,都眼巴巴看着他,他一闭眼,一拍大腿说了一句:“明天,明天,我就去给上头反应!”

唐老四一听这个有戏,乐乐呵呵地就回去了。

这会儿唐宁已经坐在屋里泡脚丫子,腿上还放着唐建成,手指慢吞吞戳着唐建成的腮帮子玩儿,唐建成就给她嘟着口水,然后就咯咯直笑,唐宁也被逗得哈哈笑,又像个小娃儿似的了。

唐老四倚在门口看了唐宁一会儿,摇了摇头,去捏李春兰的肩膀去了。

再说李友善第二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朝公社里面跑,给上面反映这个事情。

上面这工作本来就给得不合理,现下实行起来很困难,好几个大队都非常抵触这个事情,等到李友善来了一说,好家伙,他敢说把国家要求的交够!

上面就大笔一挥,准了,这准了不说,还叫其它几个队的队长来了,其它几个队一听:好呀,还能自己收腰包,登时都满头答应。

那个四十来岁的社长一拍李友善的肩膀,高兴得合不拢嘴儿:“你小子这脑子好用啊,谁给你出的这个主意?”说完,又说:“胆子也不小!”

李友善挠头嘿嘿笑着,也不自己冒领工作:“实不相瞒,是我手底下那个的。”

这一两年,唐老四一家是出尽了风头,这个领头听李友善夸唐老四一家子夸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就“诶呀”一声拍手:“我看,这个优秀家庭今年又是他家的了!”

李友善也跟着哈哈笑,那社长就瞪他道:“你也要好好表现,这事儿我给你记上一功,能不能挣到这个优秀大队,就看你后头的表现了。”

那社长心里闷着算呢,养猪能分分,那种地就不能分分?马上就给上头打报告,请示上头指示,指不定上头一高兴,又把他这个优秀公社给批了。

近两年,他们公社可是靠李友善他们队这些小主意争了不少的光呢!要真是这回能给批一个优秀公社,今年这个优秀大队铁定是李友善他们大队的。

诚然,这些话,他也不明说,他只是说:“把这个猪喂好,少不了你们优秀生产队的。”

李友善是粗中有细,当下就明白了啥意思,伸手就准备告辞,结果那社长想来想去,又给李友善说:“对了,上头批了一批抽水机,你叫人来带两台回去。”

抽水机?那个哒哒哒一响,就可以把坝里的水抽进田里的机器?

他们大队也就上回得了优秀大队,奖励了一个拖拉机,其余时候一直没遇上啥好东西,地里的活儿全都靠手,尤其是秧田放水的时候,几个大队抢水,他们根本来不及抢,就被别的大队拉着坝抽完了,他们地里旱得都快裂了,粮食收成自然就个不上了。

现下里,李友善真是乐得合不拢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