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 口碑炸裂(2 / 2)

加入书签

之前她渴得连水都不敢喝,因为这个裙子完全没办法去洗手间,现在才敢小口小口喝上那么几口。

罗伯特拿着新鲜出炉的一本世界银幕杂志冲了进来,兴奋嚷嚷道“口碑爆了我们这部电影的口碑爆了”

“别惊讶,这不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埃文斯托夫拿着一杯香槟已经开始庆祝,从硬实力上面来看,伊芙在电影里面的表现完全可以竞争一下影后桂冠。

当然,戛纳并不是奥斯卡,不是大家投票决定的,而是要看评委们

的喜好。

如果评委团里面有人不喜欢,或者建议给其余人,那么还是会失之交臂。

“不一样,散场时候观众们的反馈并没有什么权威,新鲜出炉的场刊评分来了”罗伯特稍微平复了下呼吸,“这次我们的场刊分数着实不低。”

伊芙站起来接过这本杂志,她询问道“有多少分”

“33分”

63

“这还不低”她瞪大眼睛,完全没料到是这个分数。

不管是十分制还是五分制,33看起来都有点偏低,似乎比及格线高了那么一点点。

埃文听到分数之后才惊讶地站起来,“真的是33分这么高”

“你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吧,上面有评分。前面则是具体的影评,还有一些记者跟影评人没有写影评,可能还在回味跟思索。”

伊芙当真将杂志翻到了最后,她定睛一看,后面是一张写有影片名字跟评分的表格,所有参与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名字都在这上面。

目前只有穆赫兰道有评分,其余影片都还没有上映,影评人们想评价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埃文这时候才指着表格上面的星星数量解释道“电影节期间代表影评人喜好的评分特别多,不过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电影节的场刊世界银幕的汇总。”

“上面写着评分的几个档次,四颗星代表是佳作,三颗星代表是好电影,两颗星就是一般,一颗心是糟糕,x就是烂片的意思,满分只有4分,所以33分真的不低。”

罗伯特在旁边帮腔道“没错,影评人们其实都比较严格,给分很不宽容,近些年最高分也就是35分,那一年它拿到了最高奖金棕榈奖。”

“那还挺厉害的,是不是这就代表了我们极有可能获奖”伊芙有些紧张,她不知道影评人们对这部电影,对导演以及对自己演技怎么看。

“场刊评分跟拿奖完全没关系,场刊是影评人给分,但各个奖项是评委团评选,可能意见会有不同。去年大卫林奇的那部电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场刊34分,结果一个奖都没拿到。”

有时候一届戛纳下来,可能就那么一部电影的场刊评分能突破3分。

什么话都让这两人说了,伊芙也的确是没辙。

她干脆看了看这些媒体的评分,然后翻到前面的短评对应起来观看。

意大利的每日新闻报记者给了4星,“大卫林奇用天才般的构思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电影世界,这是值得反复观看的影片”

法国解放报的特约影评人朱利安同样也给了4星,他这样写道“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天才女演员的诞生。伊芙坎贝尔在电影里面奉献了生涯最佳表演,她不仅仅要表现一个刚到好莱坞的女演员那种天真、可爱、自信、阳光,还要在里面演出深陷泥沼时候的绝望挣扎,中间每一场戏都恰到好处。她一个人就演出了好莱坞女演员们在不同场景、不同阶段的不同命运,很期待她未来的作品。”

美国洛杉矶时报却给了3星,影评人尼克这样写道“整体故事略显赘余,故事前后时长分配不合理,但并不妨碍它是一部优秀的惊悚片。”

英国视与听杂志主编斯蒂芬给出了4星评价,“这是一部让人着迷的电影,大卫林奇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对电影的热爱,里面每个演员都异常出色,尤其是伊芙坎贝尔的表现最为亮眼。”

除了这些之外,法国文化、泰晤士报、美国时代杂志、德国时代周报、泰国曼谷邮报等等媒体都给出了三星或者四星的评价。

只有意大利晚邮报给出了2颗星,他们认为这部电影炫技色彩浓厚,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像是在炫技一般,

而不是沉浸在故事里面。

大家对大卫林奇的导演、编剧能力赞不绝口,对伊芙的表演同样青睐有加

这个场刊分数一出来,大家立马开始好奇穆赫兰道今年到底能不能斩获大奖,如果可以的话,它能拿到哪一个奖呢

作者有话要说65万瓶营养液加更送上,大家还有存货吗

继续爆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