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巨星(2 / 2)

加入书签

房车内,她面前摆放着一大摞报纸,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报道。

“金球奖结束,罗伯茨与汉克斯同台,奥斯卡有望。”

“基努表白伊芙,两人双双拿奖。”

“伊芙三提两中,一主一配笑傲金球奖”

“几近成名四奖在手,成为最大赢家”

“李安荣获最佳导演,创造亚洲导演奇迹。”

“金球奖颁奖礼揭晓,汉克斯罗伯茨伊芙等人上台领奖”

“众女星红毯争艳,伊芙东方美惊艳众人”

最普遍的报道就是将获奖名单直接扔出来,没有多少点评那种,稍微想要标新立异的媒体都会换个方式。

洛杉矶时报直接给了金球奖好几个页面,几乎承包了娱乐版块。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一年一度的金球奖颁奖礼在洛杉矶贝弗利山拉开帷幕。众多好莱坞明星到场助阵,星光璀璨。

红毯环节,茱莉亚罗伯茨露背黑裙高贵典雅,配上招牌大笑,引得媒体连连拍照。伊芙身着阿玛尼定制中式旗袍亮相,惊艳众人。汤姆克鲁斯夫妇引发观众尖叫,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马特达蒙等人均有出席。

本届金球奖提名大战中,几近成名六项提名领跑,最终不负众望,强势拿下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四个重量级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伊芙坎贝尔本届金球奖三提两中,不仅凭借几近成名拿到最佳女配奖,还通过律政俏佳人收获音乐喜剧类最佳女演员奖。

外语片卧虎藏龙成为最佳导演混战中赢家,老牌影帝汤姆汉克斯与茱莉亚罗伯茨分别获得了剧情类最佳男女演员奖

在这些照片中,伊芙走红毯跟上台领奖的照片都被选中,成为了媒体跟观众心目中最有记忆点的片段之一。

拿到金球奖短暂来看没有什么改变,但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非常有帮助,伊芙现在俨然已经是演技派以及大明星了。

别人一提就会说,她拿到了两个金球奖,演技肯定很棒,是国际大明星。

奖项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大家都知道有些演员演技好,但没有奖项的话,总是觉得弱了一筹。

伊芙现在票房有了,奖项也有了,知名度更是不缺,唯一欠缺的大概就只剩下资历,而那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时间慢慢增加。

人气这东西比较玄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讨论咖位的时候通常就是通过奖项、票房以及片酬这三个维度。

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就是典型的依靠奖项进入一线行列的,她主演的几乎都是剧情片,拿到了各种各样的奖项。但其实她的票房成绩其实并不差,因为电影口碑几乎都比较好,所以都能收回成本,只是跟那些商业巨星没法比较。

通过奖项进入一线的明星通常都比较稳定,哪怕过了几年,也一样会被观众们记住。

而票房这边的话,一线明星的波动就要大一些。

既要考虑总票房,又要考虑最近两年的票房成绩,甚至最近一部电影的数字。

演了20年,拿到2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跟演10年拿到20亿美元票房显然不同,后者明显要强一些。

同时近期的票房成绩也非常重要,哪怕你十年前拿到了北美年冠全球年冠,但最近几年票房表现不佳,那么也不能算是一线明星,只能说曾经巅峰期到过一线。

依靠票房进入一线,并不只是一部电影爆了就行,而是需要一个持续的输出。

像凯特温斯莱特,她虽然是泰坦尼克号的主演,在全球轰下18亿美元的票房,但没有人说她是票房巨星。因为后续没有商业成绩出众的作品出现,几乎都是文艺片。

在这一点上,伊芙就做到了一个持续的输出,连续多部电影票房破亿,甚至有北美年冠在手。

这让业内人士惊讶羡慕的同时,又有些担忧,害怕她出道即巅峰。

如果后续没有什么票房大作出现,那么从死神来了开始到律政俏佳人结束这段,就会是她的商业巅峰。

一年之内,四部电影北美破亿,其中一部三亿、一部两亿、两部一亿,这种数字出现很难超越自己。

奖项方面,伊芙就算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那也无法成为巨星。她的真正根基在于电影票房,在于影片的衍生品收入。

所以有些媒体就开始“关心”起她后续的影片来。

前面的电影表现这么好,要是暑期档的三部电影票房不佳,那简直就是拉胯。

包括caa的人都在担忧,伊芙的这个上升曲线太夸张了,万一有一丁点的下降,绝对会被媒体渲染成为世界末日。

也就是说,她现在只能不断提升,不能有后退,票房小爆已经不满足媒体的胃口,必须要大爆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