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大刀(1 / 2)

加入书签

五十多年里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明白的。一直堵在门口唠显然不合适,所以很快,合成一家的十几号人全进了招待所,在曲仲春和林美如住的那个大房间里话开了家常。

这样一来,饭点就在不知不觉间误了,直到肚子咕噜噜响的声音接茬冒出来,大家才恍然发觉,原来都快八点钟了。

饭店肯定是去不成了,甭管大小,那些吃饭的地儿就没有八点以后还营业的。

“大伯,四叔,把招待所的房间退了吧,在这儿住着算怎么回事,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了。”曲胜男正好借这个机会提出来了。

曲仲春和曲仲冬对了对眼神,他俩有点犹豫总不能刚相认就给大侄女添麻烦吧,十来口人啊,都给安排好了得费多大的事儿啊

“是啊,我俩现在住的那套四合院是三进院,房间肯定是够的。”赵杭要做的就是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家里人都住进来才好,这样我和胜男就用不怕冷清了,热热闹闹的那才叫过日子呢。”

“唉,也是,咱们才刚相认你们和我不亲也正常”曲胜男嘴上是这么说,可瞧她那耷拉着脑袋的蔫样儿,明显是失落。

她这招高啊,以退为进。

“去去去”

小辈儿都这样了,他们还犹豫个屁,当然得赶紧收拾包袱跟过去住了。

曲胜男相当得意,还朝赵杭挑了挑眉,神采飞扬的模样跟年轻的时候没什么两样。赵杭回了她一个鼓掌的动作,心想,这有长辈在就是不一样,胜男的性子都向年轻时候靠了靠。

两辆车,来回两趟,很快就把小曲宁一家连同他们带到帝都的包袱运到了曲胜男他们现在住的四合院。

光看面积,比他们乡下的大院还宽敞些,算上倒座房,那得有小二十来间。赵杭说的还真不是客气话,他们就算是想一人一间,也是够住的。

八点多的时候,天早黑沉沉的了,连星子都不见几颗。不过曲胜男家外院、内院还有正房、厢房的灯都是亮着的,照出了一片片暖融融的光,让人瞧着心里就踏实,就安定。

东西厢房的被褥是早就有的,大前天才晒过。后罩房那六间就只铺了垫子和褥单,还好耳房的长板柜里还堆着五床新被子,厚实,够长也够宽,像尧尧这么大点儿的娃娃完全可以两人合盖一床。

曲胜男和赵杭把正房的那两间安排给长辈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俩挪到了东厢房。西厢房的构造和东厢一样,两间宽宽敞敞亮的卧房中间夹着一个大外间。

小曲宁跟她大伯娘王招娣住了其中的一间,另一间卧房睡得人就多了,曲长海、曲长湖还有南亭和罗泉,四个人睡一张大通铺,不过不挤得慌,往左翻往右翻的空儿还是有的。

曲胜男还有赵杭带着老大、老二跑前跑后忙安置,老大媳妇陈秋兰和老二媳妇刘小寒也没闲着,她俩把围裙一系,跑去厨房给大家伙儿做晚饭了。

小曲宁原本是要去厨房跟两位嫂子一起做晚饭的,不过被曲胜男给拦了一道。

“就快到该睡觉的点儿了,这时候吃饭确实是有点晚,咱们就先凑合凑合,随便吃点垫垫肚子,等明天再吃大餐。”曲胜男当时是这样的说的,“秋兰和小寒做饭的手艺跟大厨是差了不少,不过简单的家常味做得很不赖,就叫她们俩忙活去吧。”

她还没听说小曲宁的丰功伟绩,以为她是太懂事才提出要去厨房帮忙的。夸当然是要夸的,除此之外,曲胜男还哄小曲宁说“乖宝,今天就先尝尝你两个嫂子的手艺好不好她们可想好好表现了这样,等明天,咱们姑侄俩合作一把,弄一桌大餐给大家。”

难得孩子有这份心,当然得好好呵护了。

华国有句俗话叫,出门饺子回家面,像今天这样大团圆的日子,吃面相当应景,而且容易消化,对胃比较好。还有个好处是快,省事,刘小寒擀面条的功夫,陈秋兰连着炒了几种卤做浇头,有荤有素,有偏清淡的也有口味重的。

长而筋道的面条团在碗里,细腻诱人,舀一勺西红柿炒鸡蛋浇在上头,红、白、黄三种颜色堆在一个瓷碗里,瞬间就把大家的注意力给勾了去。喜欢重口味的,选菌菇丁熬五花卤准没错,那滋味酸酸辣辣,拌着面条吃可够味了。里头还能捞到一两片薄薄的五花肉,酥烂软糯,一点都不腻人。

另外两种浇头是肉沫烧豆角和土豆鸡肉丁,都是实在货。深冬里,也就土豆、木耳、干菇好买些,像西红柿、豆角这种新鲜菜,有钱有票都不一定能买到。

打卤面嘛,没啥好说的,简单,就这俩字儿。不过,用心有用心的做法,图省事儿有图省事儿的做法。陈秋兰和刘小寒就没想过要敷衍,每种浇头都是用了心的。

一碗热热乎乎的打卤面下肚,身上都跟着暖和了,连奔波了一天的劳累劲儿似乎都轻了些。

啊,舒坦

这时候往椅背上一靠,身子稍稍往下出溜出溜,就用这个姿势消食刚刚好。

吃饱喝足再消会儿食,时间就不早了,像明明、尧尧还有比他们更小的曲磊、曲森都打起瞌睡来了,脑袋瓜往下一扎又迷迷糊糊扬起,然后再往下扎,一连串的动作可爱得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