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会(1 / 2)

加入书签

腊月十二,小曲宁一家坐火车从帝都赶回老家双曲。算起来,家里这些老的小的有小半年没回来了,乍一看周围还真有些不习惯变化太大了。

现在,他们生产队尽是些青砖瓦房,一排排的,干净又整齐,光在外面看都觉得敞亮。

当然,区区一个双曲自是不能跟堂堂一国之都相提并论,可这里,高高矮矮的砖瓦房上飘着的是烟火气,耳边回荡着的是土味十足的乡音,不一样的,这是家啊

街面上多是老人和孩子,根本见不到几个壮劳力,一点冬闲的样子都没有。

他们是真没这功夫

进了腊月以后,反季蔬菜的行情一路飙高,几十家单位的采购员都快成常驻人员了,见天就是买买买订订订。生产队的人能不忙嘛,属于集体的三百暖棚得顾,各家各院的暖房同样要管。

在食品厂上班的那些社员也不得闲,光这个月,厂子就接了将近3万件订单。为这,上上下下全动员起来了,干得是热火朝天。

冬闲

不存在的

他们这里叫冬忙还差不多。

“回来啦”

“走走走,到我家坐坐去,咱们哥几个好好唠唠,都有小半年没见了”

“还是去我家吧,我家才起的大砖瓦房,宽敞,能坐得下咱们这么多人。”

“我听长海提过一嘴,你们在帝都买了个院子是吧怎么不买楼房啊那住着多洋气呀”

“你们就别急着打听这打听那的了,时间还多着呢先让人家回去歇着,往后再说,他们这一路也不轻松,颠簸了半天呢”

乡亲们一品,还真是这么回事。他们把好奇心一压,反而劝小曲宁一家快回去,态度变得贼快。

他们到家的时候热腾腾的午餐正好上桌,这顿饭,要说简单,也确实简单,只是打卤面而已,不过要说丰盛,也没什么可虚的,搭配着白面条吃的可是足足六种浇头,选择超多。

曲昭武他们准备这个并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应那句俗话上车饺子下车面,接风洗尘正好。

吃饱喝足了,困劲儿就开始往上泛,像曲仲春和林美如,就打起了哈欠,人倚靠在摞起的几床被褥上,放松又自在。

得嘞,这食也别消了,干脆各回各屋,反正也到了该午睡的时候。

小曲宁倒是不困,不过随大流,还是回了自个儿的小屋。她一撩开厚厚的棉布门帘,就感觉到里头有一股热浪,走到炕边一摸,都有点烫手了。

炕上的被褥自然暖烘烘的,还散发着清新的肥皂香。稍微一按,软蓬蓬的被子就凹下去一大块,很明显,这被子是新做的。

小曲宁的睡意愣是被勾了起来,把棉衣棉裤一脱,美滋滋地钻了被窝。没过多久,她就被这股暖和劲儿熏得昏昏欲睡了。

冬天,就得这样才美

不过这样悠哉自在的小生活也就只能享受半天加一宿,第二天,该忙的还得忙。

来串门的街坊邻居一波接着一波,都是几个老的陪着,讲皇帝逛过的园子,说伟人站过的城楼,还有小洋楼大商场,马路上飞驰过去的小汽车可以唠的实在太多了。

家里的顶梁柱们更不得闲,厂子、家里还有田间三头跑。都成这样了,厂子里的骨干们还提开发新产品的事情,把他们为难得不轻。

当然,上新这事最终还是得看小曲宁。

她呢,受吴难的启发,心里确实有了些想法。火锅底料算是一个,卤味也可以考虑,还有就是越吃越快乐的辣条。

小曲宁先做了些给厂子里的人试吃,其中火锅底料有两种口味,一鲜香菌汤,一麻辣牛油,一样一大锅。

卤味的话小曲宁做了一锅零碎,里头有鸡翅、鸭翅、凤爪、猪蹄、猪尾巴还有鸡蛋,一大锅也花不了几张肉票。辣条的原材料更简单,除了佐料,就只用的到面粉。

试吃大会是在腊月十四举行的,这天,厂子里的人能到的全到了。他们都明白,吃是吃不到多少的,不过能吃一口就是赚了。

卤味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可在场的人都晓得,乖宝做的,味儿绝对不一般,所以眼巴巴望着盼着。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僧多粥少,想要每种都尝尝的话,就只有把卤味剁吧剁吧,每个人好歹能分到个块。

结果一吃就吃出问题来了

这个滋味,真是绝了一口,就嘬了一口,他们魂儿就差点飞了

现在,他们自个儿都说不清心里到底是啥滋味了,要说心里美吧,确实,可吃了这一口以后,又有些后悔。没尝到味儿,他们最多馋一阵子,可眼下,他们吃到了,又没吃够

太难了

不过紧接着辣条就上桌了,他们一看,诶,不得不说,心里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的。

这,这不就是大面筋吗

单看卖相的话,也不错,可还是显得平平无奇。再闻味道,确实香,但不至于令人惊艳。

吃第一口的时候,好些人忍不住点了点脑袋瓜

嗯,这个味道,挺不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