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天,方容琨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以后,想起徒弟汪阳的话,那个女孩又捡了什么好东西了

他心底升起了几分兴趣,想要去“品古斋”看看靳木桐到底捡到什么宝贝了。

他来到海西路,刚经过“聚宝堂”,便被徒弟汪阳看见了。

汪阳赶紧迎了出来“师父,你怎么来了你是来看我的吗”

方容琨是有些诧异的,他让徒弟自己找地方实习,没想到找的是“聚宝堂”,他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

“我来品古斋看看。”方容琨答道,也不和徒弟多说,径直走了进去。

汪阳愣了一下,脸色不太好了,他看了看隔壁,咬咬牙也跟了进去。

而这会儿,靳木桐还正认认真真的研究着从锦城茶楼带回茶杯。

她拿到这个杯子之后,并没有急着修复杯盖,而是仔细的研究它杯身的图案和杯底的款识。

这个茶杯杯身通体用青花釉绘制缠枝纹托着密密麻麻几十个“寿”字,每个寿字的字体还不同,接近杯底的地方绘有如意云纹,倒也别致。

让她觉得有些意外的是杯底的款识。

过去她刚入古玩行的时候,还对古董一知半解的时候,便重点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官窑款识。

通常,官窑的款识大多都是纪年款,万历年间的写着“大明万历年制”,雍正年间的写着“大清雍正年制”。

这个茶杯杯底款识也有六个字,可上面的字体她不认识,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靳木桐研究了半天也看不明白,直接抬头问站在茶杯旁的小老头“嘿,你能告诉我这杯底写的字是啥么”

小老头原本也是一脸狐疑的研究靳木桐,听她突然叫他,差点没吓得跳起来“你、你你,你是怎么看得到我的”

靳木桐挑了挑眉“不告诉你。”

小老头“”

但它的脸上明显多了几分开心,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你说的那个啊,那叫款识,说实话,我也不识字,不过我知道那是个人名。”

靳木桐望天“好吧”

人名款识,这东西怕是不值钱吧。

根据书上写的,这种茶杯像是清晚期烧造的青花瓷盖碗茶杯,道光、咸丰年间,由于财力有限,青花瓷的烧造工艺不如康雍乾三朝,纹饰线条纤细,胎体厚重,修胎比较粗糙,釉料发挥,看上去倒是有种淡雅的美感。

研究完款识和大致年代,靳木桐便开始分拣带回来的茶杯盖碎片。

这种茶杯和她之前修复的都不一样,靳木桐认真的看着,稍微有些头疼,正要问问古画有没有什么建议,突然面前一道阴影落下,她抬头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赶紧停下手上的活“方教授,你来了,欢迎欢迎。”

方容琨和蔼对靳木桐一笑“我听我徒弟说在茶楼见过你,你又搜罗到什么宝贝了”

靳木桐没想到自己随手捡了个杯子这么快就被方教授知道了,便指了指面前的茶杯说道“就是它了。”

方容琨走到这堆碎瓷片的面前,弯腰仔细看碎片,又扶了扶眼镜,拿起了杯身,当看到底部款识的时候也看了挺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汪阳也紧随其后跟了进来。

他没想到,他说是垃圾的东西,师父竟然这么认真的研究,心中莫名的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忍不住道“师父,我实在看不出来这茶杯有什么好的。”

有师父在,汪阳也没说的太过分,在他看来,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茶杯,只有古玩界的菜鸟新人才会将这种东西当成个宝贝,他却没看见自己师父脸上的表情微微变了一下。

靳木桐知道方教授的水平很高,她自己虽知道这是个古董,却也不清楚这东西的具体来历,虚心问道“方教授,我当时也只是看这茶杯挺喜欢的,摔碎了就被丢掉也挺可惜的,便想着拿回来练练手,要不你给掌掌眼吧”

汪阳撇撇嘴,心想我师父何等人物,凭啥要给你鉴定呢

“这东西实际价值的确不高。”方容琨缓缓开口。

这句就让汪阳乐了,果然如他所想,这就是个垃圾。

他开心不过三秒,又听见师父讲“但是这东西却是很有来历。”

一句话,就让汪阳皱了眉。

“嗯有什么来历”靳木桐却是突然好奇的问道。

“这青花釉盖碗茶杯釉层较薄,釉面比较白,缺乏那种轻盈剔透的感觉,这在瓷器行当被称为波浪釉,加上胎质较细,我认为是清咸丰年间的民窑瓷器。”

靳木桐一听果然跟自己判断的差不多,心中一喜,赶紧问道“方教授,可这款识上写的是什么呢”

方容琨笑道“我说它价值不高,原因就是这是清代晚期的民窑瓷器,市场价也就在五万到十万左右,不过这件东西却很有来历,原因就是这款识。”

“方教授,愿闻其详。”

方容琨满意的点点头“这上面写了六个字赠好友袁荣寿。”

原来写的是这六个字,靳木桐追问道“方教授你说这瓷杯大有来历,莫非你知道这个袁荣寿是谁么”

方容琨笑道“我身边的朋友很多,有不少退休老干部很喜欢听京剧的,所以也被拉着科普了许多,恰好就知道这个袁荣寿是谁,他虽不出名,可他的徒弟杨子柏却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也是杨氏唱腔的创始人呐。”

方容琨看靳木桐一副迷茫的样子,不由莞尔,果然现在去了解这些事的年轻人不多了。

他接着说道“所以说,这个茶杯若是普通人购藏,由于它是晚清民窑而可能导致价值不高,如果,它能够落在戏迷藏家手里,那也算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藏品了。”

“原来是这样。”靳木桐喃喃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