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风雨(2 / 2)

加入书签

郗翰之接过,跨在手中,道:“多谢夫人好意。情势危急,翰之明白,自不会苛求。”

那婢子行礼后去了。

本就阴沉的屋外又下起细雨。

郗翰之正要离去,忽而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深深望着立在屏风边的阿绮。

“你一人在府中,夜里定要多盖些被。”

“天寒,记得多饮姜茶暖身。”

他目中含着莫名的难舍,又仿佛期盼着她能稍有回应。

阿绮眸光闪了闪,沉默片刻,轻轻道了声“好”。

那一声“好”,似是镇痛的良药一般,才出口,便将他心底长存的隐痛抚平。

他脑中闪过凌乱梦境中,她温柔关切,殷殷嘱咐的模样,只觉仿佛又回到了梦中他出征的前夜,不由紧了紧双拳,上前两步,喉结微微滚动,道:“阿绮,你会在此等我归来,对吗?”

从来不曾示弱的郎君,忽然显出几分祈求与脆弱。

阿绮再度沉默。

便在他眼中光亮将熄,失望退去时,她方低声道:“我会在此,等郎君归来。”

郗翰之未料她会如此说,先是一愣,紧接着,眸中便迸出惊讶狂喜。

阿绮却未看他这欣喜的模样,微微侧目,又添了句:“其他同去的差役、兵将,我也盼着他们皆平安归来。受灾的百姓,我更盼他们皆能安然。”

原来非为他一人。

郗翰之的欣喜渐化作苦笑,他压下要搂她入怀的冲动,只克制地伸手,抚了抚她的发,柔声道:“我愿亦如此。”

说罢,转身离去。

……

余下数日里,众人仍是忧心忡忡。

虽自那日后,便再未有那样的狂风暴雨,每日只落些不大不小的阵雨,可要救出已受灾的僚人们,已非常不易。

况且,非但是万寿一城周边村寨如此,相邻一二县城中,也多少受波及。

所幸别处受灾皆不如万寿严重,孙宽抽调了人手过去后,便干脆长留山中,亲自带着兵将与差役们连夜施救。

郗翰之所领之人,则日夜守于城门处,往来二地,一面搭建临时草棚,延请医家,一面运送安置自城外送来的伤者。

僚人除少数居城中外,大多依村寨聚居,于山林间安家,是以此番受灾者甚众,一连多日,二人皆未归来。

崔萱留在府中,虽每日都有消息传来,言孙内史与郗使君俱无恙,对灾民们的救助亦十分顺利,可她到底怀了八月的身孕,正是心思最敏感的时候,免不了担惊受怕。

起先,因有阿绮在旁陪伴,悉心地劝慰着,尚能教她稍稍安心。然时日久了,孙宽只曾匆匆归来过一回,却令崔萱越来越心神不安宁。

这日夜里,阿绮一如先前一般,先与崔萱说了些少时的趣事,待她神情松懈,有了疲惫之意,方熄灯睡下。

因崔萱近来常夜里惊梦,阿绮放心不下,便每日陪她同眠,夜里她惊醒时,可及时劝慰。

静谧黑暗中,阿绮侧着身,透过朦胧月光,无声望着堂姐,直到她呼吸变得绵长,方放下心来,阖眼而眠。

不知过了多久,正待她昏沉睡去时,身边的堂姐却忽然一声惊呼,似是被梦魇住一般,双目紧闭,却浑身绷住,手脚抽动,十分不安。

阿绮吓了一跳,忙侧身爬起,轻推堂姐:“阿姊,阿姊,快醒醒!”

崔萱已是满头冷汗,正双眉紧蹙,口中不住地唤“夫君”,被她这般推着方惊醒过来。

阿绮见她终于睁眼,这才稍松了口气,一面执帕替她擦汗,一面轻拍着道:“阿姊莫怕,这是魇着了。”

崔萱双眼无神,愣愣瞪着床顶,不住地喘着粗气,好半晌,竟是流下泪来,掩面哭道:“阿绮,我——我又梦见了两年前,在会稽的旧事……夫君他,为了救我,差点被叛军杀害……”

“我以为他又出了事……”

她挺着隆起的腹部,艰难地靠坐在床头,抽噎地说着心中担忧。

在会稽的那段时日,她经年累月地担惊受怕,早已深深印入心中,若无孙宽在侧,她早已为前夫所累,为叛军所杀。

此刻与孙宽骤然分离多日,又将临盆,愈发难以自控。

阿绮心酸不已,伸手去搂着堂姐,学着她从前哄自己一般,轻声哄道:“阿姊莫怕,梦里都是假的,白日里姊夫才命人送过信来,道一切安好呢。”

崔萱一手捧腹,一手掩面,点了点头,抽泣许久,方渐渐平复心绪。

阿绮唤屋外守夜的婢子来点了灯。

崔萱已哭得双目红肿,鼻尖与双唇也红了大片,此刻就着光亮望向妹妹,竟有了几分羞涩。

阿绮下床去替她斟了些热茶来,见状笑道:“阿姊这般,倒如少时做错了事,被伯父罚着抄书至深夜,哭着向伯母哭着求情时的模样。”

崔萱仍有些抽噎,闻言不由瞪了她一眼,连本还尚白皙的面颊也染红了。

她饮了两口热茶下去,又与妹妹说了会儿话,觉得好受了些,正要重新侧躺下入睡,然尚未沾枕,腹部却传来一阵抽搐。

“嘶——”

她倒抽一口气,下意识捂住腹部。

阿绮一惊,与一旁婢子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忙问:“怎么了?可是腹中不适?”

崔萱面色泛白,摇头道:“阿绮,我——我恐怕要生了。”

……

已近鸡鸣。

城外平旷之地间,郗翰之方回帐中,正欲小憩片刻。

他先前已忙碌多日,未曾好好休息,眼底早已布满红血丝。便是方才,也才领着亲随们在各处查问伤者情况与屋棚搭建情况,直逗留了数个时辰,方能回帐中。

此刻好容易有闲时,他顾不上梳洗,几是一阖眼,便已昏然入睡。

然不过片刻,帐外便有人匆匆呼道:“使君,内史府中有消息,言内史夫人将分娩,正四处寻医家!”

郗翰之猛然惊醒,一个激灵起身,三两步跨出,嗓音嘶哑,问:“怎会如此?”

他分明记得,此时距崔萱分娩当还有一月,若此时分娩,岂非早产?

那人身边跟着个府中奔来的仆从,一见郗翰之,忙焦急解释:“夫人白日里还好好的,方才入夜,说是魇着了,由阿绮娘子陪着,本以为无事,可不知怎的,便忽然有了动静,说是要生了!府中虽有一直接生的妇人在,可——可如今是早产,还需请城中先前常给夫人看诊的那位胡医家去才好!”

仆从一口气说了许多,已然有些气喘。

郗翰之仔细听着,先问了句“阿绮可好”,待得了肯定的答复,方说:“那胡医家可请到了?”

仆从连连摇头:“这两日,城中医家大多都到城外来给灾民看诊,方才仆往他家中去,未寻到人,说是在城外看灾民,可也不知到底在何处,这才寻到了这里!”

郗翰之一听,便明白了。

他先前与孙宽商议后,便早早令郡中官员们将城中医家尽数请至灾民聚集处,每日或看诊,或以艾草等洒扫熏蒸,以防灾祸之后,瘟疫蔓延。那胡医家恐怕也在其中。

夜里不比白日嘈杂,此处的动静已将数个僚人首领引来。

郗翰之思忖片刻,镇定道:“既在城外看灾民,便定只在这几处屋棚附近,我先带人去寻。”

接着,他又唤来刘澍恩,冲那仆从道,“你且随刘参军往山中去,请内史回来。”

说罢,他冲周遭数位首领拱手道:“内史夫人临产,我且先去寻医家,此地暂交托诸位。”

那几位首领连日来早已见识了这位来自北方的年轻使君踏实稳重,可堪依赖的行事做派,又听是内史夫人临产,自不会阻拦,纷纷道:“使君在此多日,已为我等做了许多事,眼下且去,此处有我等在,不会出事。”

郗翰之见状,不敢逗留,忙引人上马,往灾民与医家聚集处奔去。

因灾民有数千之众,除这一处城门外,尚有三四处,也搭了屋棚,留了医家在。

他带了五人,分作三路,往各处屋棚去,一路呼唤,约莫三刻后,便将人寻到,马不停蹄往城中赶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