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等待和教学(2 / 2)

加入书签

这是张溪和这个年代人最大的代沟。

张溪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当一个种马,见个女的就往自己房间里抱,那跟禽兽实在没什么区别。

但这个时代的现实就是这样,尤其是像张溪这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婚姻,往往掺杂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哪怕是诸葛亮都无法免俗。

所以.认命吧。

希望就跟关羽说的那样,孙权嫌弃张溪是寒门出身,拒绝掉就可以了这样起码不用担心对不起孙尚香。

虽然也曾经一度有错觉,觉得这丫头是不是也喜欢自己。

但稍微冷静的想一下就知道这不可能,完全是这丫头除了自己,已经没人可以去投奔而已。

所以嘛继续在关府住着,有事情就去府衙坐着处理公务,下班了就回到关府教导一下小邓艾,等待这事儿的最后结果。

说起来,邓艾已经把《礼记》学的差不多了,张溪开始借关羽家的《春秋左氏传》给小邓艾抄刻,然后讲解。

又一个谜团解开了。

关羽夜读《春秋》,读的根本不是《春秋》原著,而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后来的《左传》。

《春秋》是原文,《春秋左氏传》是对《春秋》的注释,相当于参考书。

真要是读《春秋》的话,张溪都怀疑关羽是不是做样子,那东西,实在是太“微言大义”了,一般人真看不懂。

举个例子:《春秋》在鲁隐公元年里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一共九个字,就是原文。

《左传》对这个事儿的解释记载,按照文言文算就得将近七百个字。

而张溪在教授小邓艾的时候,不仅要全部解释一遍故事的过程,再解释事件的背景,在当时发生的含义和影响力,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实际的运用案例就这九个字,张溪跟小邓艾讲了足足一天。

讲的张溪是口干舌燥的,连旁听的多了一个人都不知道。

至于这位旁听人士,姓关,名兴,字安国关羽的二儿子,今年十六岁。

跟大哥关平不一样,关兴从小就不喜欢习武,更喜欢学文,只是就关羽跟着刘备到处跑的颠沛生活,实在没法给他找一个靠谱的老师。

所以关兴的开蒙和识字,是关羽自己教的。

而关家嘛,传家之书肯定得是《左传》啦关兴从小就会背,也会听父亲讲解一二。

但父亲的讲解,真的不如这位张先生讲的好。

父亲只会告诉自己事情的发生经过,跟书上的原文都差不多,理解了就是理解了,不理解父亲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给关兴听。

才不会像这位张先生那样,从头到尾讲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还是用说故事的方式在传授知识。

所以嘛,在偶尔路过张溪的房间,听到张溪跟小邓艾讲授《左传》,关兴一时间听的有点入迷了。

隔天,关兴就请求自己的父亲,然他可以拜张溪为师,学习《左传》。

关羽听得差点没把关兴吊起来打。

什么意思?!

你父亲我读了半辈子的《左氏春秋》了,到头来你却要一个外人来教授你《左氏春秋》,你那个意思,是不是你父亲我读的半辈子书,都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夜读《春秋》可是你老爹我的招牌,《春秋左氏传》也是咱家的传家书,你.这是要气死你老爹是不是?!

本来关羽对关兴喜文厌武就很有意见读点书不是坏事,但厌武就不对了,咱们关家可是武将出身。

现在这小子居然还质疑自己在《左传》上的教学水准.真的,如果不是关平回来的及时,关兴真的免不了一顿揍。

再然后,关羽就跟一般家长一样,对张溪有意见起来了。

好心借你《左传》,是看在你是寒门弟子,家里没有什么藏书可读的份上,借给你增加学识,也是为了让你教学生的。

现在倒好,你居然拐带着我儿子信了你的邪?!

关羽表示,要找张溪好好的谈谈,看一看到底谁对《左传》的研究更深入。

然后吧.关羽同意了关兴旁听张溪讲课的事儿。

至于张溪是不是同意.不重要。

你吃住都在关家呢,教授的教材还是人家好心提供给你的,人家不给你,你一个寒门弟子哪有本事接触到这种藏书。

再说了,都是教徒嘛,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不是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