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江陵决战(一)(1 / 2)

加入书签

第134章  江陵决战(一)

        约定野战,就相当于是半明牌的战斗。

        双方会约定决战的时间,地点,各出多少士卒也会提前说明。

        这样就会少掉很多利用谋略的机会,也不存在什么诱敌深入的设伏,纯粹是依靠双方主帅的指挥能力决定胜负。

        在这点上,周瑜充满了自信。

        因此,周瑜跟曹仁约定了半个月后的六月初一,就在江陵城西门外,双方各出一万士卒,一决高下。

        之所以选择西门,而不是周瑜已经习惯了江陵城南门,完全是因为南门完全是平原,而江陵城西门外,有一座大概十五米高的小土坡。

        周瑜可没忘了曹仁手里还有几百骑兵可用的,如果不利用地形优势想办法阻挡骑兵的话,曹仁一开战就用骑兵突进.区区一万江东军步卒,总不能都用来拱卫周瑜的中军吧?!

        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没开打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所以地点选择了西门,而且还要多备弓弩,顺带的把张飞的士卒也带上。

        联军嘛,这种决战刘备军要是不出人,那不是白叫联军了么。

        而且周瑜很不厚道的,把张飞的车阵摆在了前军最突出的地方,美其名曰防御曹仁骑兵突击。

        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懂的。

        曹仁真要骑兵突击,也不可能突击前军的,前军到中军的距离太远了,而且也是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曹仁最有可能的突击位置,还是江东的两翼。

        这个道理,周都督不会不明白,但周都督却并不在意的样子,把张溪和张飞安排在前军,并且把进攻的箭头任务也交给了张飞。

        这看着是重用,但按照一般的战场经验来说,先锋的伤亡率可不会低呐你要是进攻不利,可能事后还要受到主帅的追责呢。

        所以嘛,张溪表面领命,心里则一个劲的吐槽——什么“雅量高致”的周公瑾,果然罗贯中说的没错,他就是个小心眼。

        反倒是张飞,居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的抗议。

        还是张飞理解周瑜啊.周都督再怎么雅量高致,一口气“丢了”四个本该是囊中之物的州郡,这口气谁也没法轻易咽下去。

        回到军中,张飞先跟张溪确认一下,这场决战,自己到底要不要出全力,帮助周郎赢了那个曹仁。

        张溪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现在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南四郡,并且已经开始了治理,而关羽也正在努力绝北道,并且效果不错。

        刘备军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了,这就没有必要再磨洋工了.不然周瑜真的会给你小鞋穿的。

        虽然不至于真的对张溪和张飞怎么样,但对刘备军士卒,周瑜可不会客气,以后像这种打头阵的事儿,估计也不会少。

        倒不如在这一次直接打疼曹仁,让曹仁退走,或者不得不闭城死守,这样反倒风险小一些。

        张飞听完后表示明白了,然后就去安排军械辎重,操练士卒,然后思考决战时的进攻计划。

        至于张溪呢,这会儿反而没啥事儿做了。

        半月后的决战,张溪还是跟在张飞身边当参谋,军队的指挥官始终是张飞。

        至于周瑜决战怎么安排,张溪也不用去操心,这种纯拼指挥能力的对战,张溪不相信周瑜还能不如曹仁。

        不知不觉的,五月底就到了。

        周瑜在决战前,召开了最后一次军议,分配各军的作战任务,其中张飞军的作战任务就是在开战之初,进攻曹仁的中军。

        张溪心里还在腹诽,这个周公瑾不当人子,拿刘备军当消耗品。

        但军议结束后,周瑜单独跟张溪聊了很久,张溪最后一脸感慨的离开了周瑜的中军帐。

        六月初一,天晴,温热。

        江陵城西门外,曹军和孙刘联军各一万人,隔着三里地互相对峙。

        周都督难得的穿上了自己的银盔银甲,手持长枪,亲自指挥,那叫一个雄姿英发,那叫一个英雄气概。

        对面曹仁也不遑多让,战甲在身,手提大刀,煞气凛然,浑身肃穆。

        这俩今天要在江陵城西门外,不靠计谋,不倚城墙,全凭各自手段,一决胜负。

        两位主帅就位,周瑜率先挥动了自己的令旗,而张飞一看到令旗挥动,立刻指挥自己的五百人前军,以锋矢阵出击。

        张溪则率领剩余五百人,以三百辆武刚车结成弧形防御阵,预防曹军骑兵的突袭。

        孙刘联军率先发动了进攻。

        曹仁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动自己的骑兵,而是让步卒以圆阵接战,正面迎上了张飞指挥的前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