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秋收(1 / 2)

加入书签

第183章  秋收

        建安十五年的江夏秋收,依然还是按照以往惯例在进行着。

        好在这两年老天爷也赏脸,风调雨顺,没有爆发什么不得了的天灾,整个荆州大地都是丰收,包括南郡也一样。

        而秋收过后,事情就分成了两步走。

        一部分人,以糜竺简雍为首,开始张罗筹备刘备的婚礼,另一部分人,以张溪诸葛亮为首,则继续盯着秋收过后的赋税征收工作。

        两边其实都忙的不可开交,张溪又有好几天,都是住在府衙内,跟诸葛亮核对各县送上来的征收文书,计算接下来一直到明年春耕前的钱粮用度。

        但不管怎么算,钱粮都不是很够用。

        原本刘备和诸葛亮的想法,是至少要扩军到五万士卒,在各郡囤积半年以上粮草,应付不时之需的。

        但如果这么囤积的话,哪怕这两年风调雨顺,百姓可能到了明年的春夏之交,就要面临青黄不接,万一地方官吏再处理不好,可能就要出现流民潮。

        在乱世里,仅靠自耕农的赋税,真的支撑不起一个军阀开疆拓土的野心的。

        更何况现在都已经战乱了二十多年了,人口锐减,一部分是因乱世而亡,但更多的则是被世家隐匿了丁口,要让这些人把隐匿的丁口吐出来,哪怕是曹操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刘备的底子还是太薄了,才刚刚占据半州之地不到两年,很多事情就算有办法,也不能立刻去做,只能缓缓来,慢慢来。

        但起码刘备有雄心,嘴上虽然说着“容后再议”,但一些钱粮的准备,却是从现在就开始做了的。

        如果后来有实力,也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却因为钱粮没准备够.那刘备才是真的要冤枉死。

        但刘备这么一说,大管家的脑子里又得多一件事儿。

        得亏这是诸葛亮,一般人还真的做不到把事情安排的这么周全。

        不过张溪还是劝说了一下诸葛亮,别什么事儿都自己扛,小心累到了。

        然后诸葛亮表示张溪说的很有道理,那么这个关于沼泽改造良田的事儿,就交给张溪来负责好了。

        当然,不要求马上去做,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好,也不是要张溪马上交,张溪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去完善,至少在明年春耕前,主公是不会考虑这个事情的。

        张溪当时就后悔了自己多这个嘴干什么。

        诸葛亮现在又不是面临“生死存亡之秋”,身边这么多帮手呢,这家伙才不会什么事情都一肩扛呢。

        张溪穿越五年了,认识诸葛亮也快四年了,现在相当清楚这位“丞相”的嘴脸。

        诸葛亮就不是一个喜欢抓着权利不放的人,甚至来说,他在给刘备分担压力的同时,也很注重让同僚们给他分担压力。

        张溪再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历史上刘备人才济济的时候,诸葛亮的存在感是不高,感觉也没干什么事儿,不是镇守后方就是在镇守后方的路上。

        这真不是什么刘备不看重诸葛亮.留着看家的人,才是最信任的人。

        而诸葛亮真正劳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夷陵之战以后。

        没办法,“危急存亡之秋”,刘备创业老臣都凋零的差不多了,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都已经亡故了,荆州和夷陵两场仗,又几乎损失了整个刘备集团的中生代将领和精兵,就剩下了赵云和魏延还在,他要是再不振作起来,季汉就真的危险了。

        不是诸葛亮一心想抓权,而是那种情况下,交给谁他都不放心。

        可现在嘛张溪觉得,这个死鱼头,搞不好还在琢磨着,让庞统多干点事儿呢。

        嘛,也不能说张溪说的没道理,但诸葛亮倒是真的没打算让庞统多干点政务活。

        在诸葛亮看来,庞统应该就是现在刘备的“谋主”,然他干政务有点太委屈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