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入城安民(1 / 2)

加入书签

第220章  入城安民

        刘璋出降,成都陷落。

        刘备按照誓约,不仅没杀刘璋一家,还归还了刘璋的家财,让他带着次子一起迁往公安居住。

        至于刘璋的长子刘循,刘备邀请他出仕,并且任命他为奉车中郎将,一来表达对刘循死守雒城的敬重,二来也是为了安定蜀中人心。

        哦,对了,还有张任。

        因为刘备攻城太急,刘璋根本没有功夫去处置张任,一直到刘璋决定投降,他都没有想起还有这个事情来,所以张任一直被刘璋关在成都府的大牢内。

        刘璋投降后,刘循提起这事儿,张任才被刘备从大牢内亲自请出来,然后刘备让他护送刘璋前往公安居住,以全他们主从情谊。

        顺带的,刘备当面替张任向刘璋求字,也算是解了张任的一个心愿。

        这时候的刘璋才发现,整个成都城,真正对他忠心的,也就只有这个张任了.因此,刘璋给张任取字“公义”。

        至此,益州也只能算是初定。

        是的,从攻略效果来看,随着刘璋的出降,整个益州已经全都归属了刘备,从广义上来说,益州确实平定了。

        但如果从实际统治来说,刘备并没有彻底掌控益州。

        益州本土豪强,东州派,各地郡守和私人武装,百姓和流民很多事情,都需要刘备一一去处理,去安抚。

        所以从入城的这天开始,才是刘备更需要头疼的时候。

        因此,刘备在入城安民后,立刻头疼的召开会议,商量接下来的施政措施。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兑现对将士们的承诺。

        刘备在雒城进军之前,为了能尽快攻破成都,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军心,给征战了一年多的将士们打鸡血,所以允诺了一件事——等成都城攻破以后,将府库中的财物全部分给将士们。

        这不是什么营销号口中的“劫掠”,取用的是成都府库的财物,并不是百姓的。

        本来吧,这事儿刘备想的好好的,府库中的东西,本来就是属于官家的,他入主成都后,这些东西也就成了他的,用来赏赐将士,也不算是私用,很合理嘛。

        而事实上,当初刘璋为了固守成都城,向世家征收了不少的金银和谷帛,确实也全在府库里,数量还挺不少的。

        但刘备才刚刚清点完这些财货,想着该怎么分配呢.黄权站出来了。

        黄权是刘璋的老臣子了,当初刘璋请刘备入川的时候黄权就反对,但刘璋投降的时候,他却也跟着投降了。

        作为臣子谋士,他已经尽责了,是刘璋不听。

        因此,刘备没有因此责怪黄权的意思,反而还给与了黄权重用。

        一方面,是黄权真的有能力,刘备很欣赏。

        另一方面,也是刘备为了安抚刚刚平定的益州人心,选择了重用益州派的代表人物黄权。

        而这时候的黄权,倒也没有再想着跟刘备捣乱,既然都投降了,那么现在他的主君就是刘备,而不再是刘璋了。

        所以黄权站出来建议刘备,把府库里的谷帛,还给益州的世家大族们。

        这当然不是黄权在替世家们张目,而是现在的情况特殊。

        蜀郡的世家大族,现在的势力还很大,再加上刘璋之前的纵容,谁也不知道这些世家大族到底手里扣了多少底牌,藏了多少军队。

        现在刘备军刚刚攻下成都,如果真的把世家大族惹毛了,他们来个一拍两散,那这座成都城恐怕又要起战火了。

        反正这些府库中的谷帛都是刘璋从世家大族手里征收来的,现在还给他们,一方面能显示刘备比刘璋更加“仁义”,另一方面也能放松世家大族的警惕,让他们不至于狗急跳墙。

        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分其金银,还其谷帛”的真正意思。

        这年头的百姓,哪里来的金银啊,还不全都是世家大族的!

        可笑某些营销号,从来就不会考虑这些,更不会看到还有“还其谷帛”这四个字,非要拿这个事儿来黑刘备,也是够不要脸的。

        对于这个建议,张溪等一众谋士们也没啥好说的,确实是一个在短时间内稳定局面的好办法。

        刘备自然也清楚,所以同意了这件事。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如果按照黄权的提议,把府库中的谷帛还给了成都城的世家,刘备又要兑现承诺,把府库中的金银分给将士们没钱了啊。

        治理偌大的益州,没有钱可怎么行?!

        但分金银这事儿,是刘备早前的承诺,刘备不能出尔反尔,不讲信用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