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2 / 2)

加入书签

        但考虑到眉县一丢,渭水沿岸的曹魏军主力都存在断粮的风险散关的孙礼,已经是没办法去救援的了,但五丈原的郭淮军团,必须要想办法接应回来。

        四万两千余人的魏军,曹真真的损失不起。

        一旦眉县失守导致蜀军大举进入关中,那么郭淮军团就是将来守卫长安的最主要力量,曹真必须要把这支部队给接应出来。

        否则,就靠曹真现在手上的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右扶风张郃的一万人,面对会师后近十万的蜀军,这个长安可就不好守了。

        因此,曹真并没有想着半路退军,而是继续在想着眉县的方向行进,但目标已经从支援眉县,改成了接应郭淮退军。

        郭淮的能力,曹真是信任的,他相信,当郭淮得知眉县失守后,肯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路线,把五丈原的魏军撤出来能撤出来多少曹真不好判断,但人数肯定不会太少,也肯定要人接应。

        所以这时候曹真要做的,就是一边继续往渭水沿岸进军,同时派出斥候,去想办法联络到郭淮,确定郭淮的撤退路线,好做接应。

        但,就在半路上,曹真的斥候还没联系到郭淮在哪儿,郭淮派出的斥候信使,却已经找到了曹真,并且带来了郭淮新的计划——反攻眉县。

        郭淮给曹真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如今驻守眉县的蜀将确实是魏延,但魏延是轻兵突进攻取眉县的,城内只有五六千人而已,魏延带领的大部队,暂时还没有赶到眉县。

        如今郭淮已经命令毌丘俭带领三千骑兵去拖延蜀军偏师主力的行军速度了,如果曹真离的眉县不远,能够及时赶到眉县城下的话,那就请曹真领军先去进攻眉县,或者配合毌丘俭所部,先击溃蜀军偏师主力,包围眉县。

        而郭淮,会在不超过十天的时间内,从五丈原领军返回眉县,配合曹真夹击眉县。

        只要夺回眉县,重新掌握了这个后勤补给重镇,然后以眉县为依托,继续阻挡蜀军前进的话.关中御敌于外的整体战略,还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郭淮也不会只想好的,不想坏的.如果夺不回眉县,那么至少郭淮可以跟曹真的部队汇合,可以从曹真这边获取一部分粮草补给,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曹真的接应下,撤回长安,准备打长安防御战。

        毕竟,曹真的粮草补给,是从长安送过来的,他可不需要依靠眉县的粮草补给。

        不过嘛,这一切还得看战局发展如何,是不是能快速夺回眉县.如果能夺回的话,那接下来的关中防御战,就会变得好打很多。

        因此,曹真一方面率领士卒开始急行军,想要尽快赶到眉县城下,不管是围城进攻,还是配合毌丘俭击退蜀军偏师主力,都是越早赶到越好。

        另一方面,曹真也给在长安的满宠去信,让他加大粮草供给的幅度,同时在长安地区搜罗大小船只,在必要的时候,沿着渭水北上。

        这是为了万一战事不利,接应郭淮撤退做的准备。

        但这个时候,曹真还是希望能重新夺回眉县的一旦让蜀军突入关中腹地,把战火烧到长安城下的话,就算守住了长安,要恢复过来,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所以曹真这一路上,真的是急行军,也就搭着曹魏禁军确实是精锐,四五天的时间里,愣是行进了超过两百里,比预计的,提前了两天抵达眉县城下。

        可一到眉县城下,曹真就接到了第三个坏消息。

        毌丘俭终究是没有阻挡住蜀军偏师主力进入眉县,跟魏延会师。

        但曹真同时又获得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

        即使蜀军偏师主力已经进入了眉县,眉县守军,也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是经历过两场大战,仓皇撤回眉县的状态,军心士气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

        曹真稍微在内心盘算了一下敌我军事力量对比。

        蜀军有万余人守卫眉县,但眉县并不是军事要塞,只是一座普通的县城而已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魏延应该来不及布置出太多的防御手段。

        而自己这边,除了自己带来的一万五千禁军外,大概还有一个五六天,郭淮军团也会从西面而来,夹击眉县。

        就算郭淮要安排一部分的士卒断后,阻挡蜀军的追击,但至少三万人左右的兵力,郭淮还是能带过来的。

        这么一算的话,自己这边的兵力合起来,应该会有四万五千人到五万人左右的规模.敌我军力对比,有足足五比一。

        这个比例攻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攻下来这座城池而已。

        魏延肯定会死守城池,蜀军主力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眉县失守,一定会想办法快速击破郭淮的断后部队,前来追击郭淮军主力。

        因此,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尽量削弱眉县守军力量,为之后郭淮军团到来后的一击必杀,创造足够的条件。

        这样的话那还犹豫什么,立刻打造钩梯,蚁附攻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