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诱敌(1 / 2)

加入书签

第934章  诱敌

        王凌最终放弃了借机生事的想法。

        原因有三:

        一,不符军令。

        洛阳留守司马懿给出的军令是各地坚守不出,如果自己觉得有机可乘,主动出兵去偷袭蜀贼,本身就是违反了军令。

        成功了不见得有功,但失败了肯定要被问责的。

        二,证据不足。

        虽然看似诸葛亮和张溪之间,存在将相不和的可能,但那也只是王凌一厢情愿的猜测,没有具体实证,贸然出兵的话,风险太大。

        三,信心不足。

        就算是诸葛亮和张溪真的存在严重不合,这俩不能同心协力,给了自己可乘之机.但毕竟对方有六万人,自己这边算上陈泰派来的一万援军,一共就两万人。

        偷袭成功了还好,要是没成功,损兵折将的话,鲁阳的防守就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基于三点原因,王凌觉得,自己还是保守一点,等到洛阳的援兵到了以后,再找类似的机会吧。

        反正,如果诸葛亮和张溪真的不合的话,以后这种机会还是会再次出现的,不着急于一时。

        因此,王凌下令,全军固守,坚守不出。

        而此时的汉军营寨内,诸葛亮也是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地图,在思考着作战策略。

        张溪嘛,就坐在军帐内的案几前,无奈的摇着头。

        那个王凌,好歹也是历史上掀起淮南首叛的人物,虽然整个叛乱过程显得相当的虎头蛇尾,结局更是显得王凌贪生怕死但能让曹魏东境集体反叛,没点能力是做不到的。

        这种小计谋,肯定不可能吸引的这样的人主动出城作战。

        是的,前天的异动,是诸葛亮故意做出来的,就是要摆出一副自己不懂用兵的架势,让鲁阳守军觉得有机可乘,主动出城来偷袭,这样诸葛亮才好设伏,一举击溃鲁阳守军。

        张溪其实也劝过诸葛亮,告诉他王凌这人文武双全,不是没脑子的莽夫.但诸葛亮反问张溪,如果不用计诱使敌人主动出城作战,难道要打艰苦的攻城战么?!

        又或者,张溪有什么好的计谋,可以让鲁阳守军主动出战?!

        张溪一想也没辙,自己确实没有更好的计谋,索性就让诸葛亮试一下得了。

        反正这个计谋吧,失败了也没有太大的损失,但万一王凌真的轻视了诸葛亮,真的被骗出来了,那收益可就大了。

        不过现在看来,诸葛亮和张溪都想瞎了心了,人家王凌根本不为所动。

        就这,诸葛亮还不打算放弃再次强调一遍,攻城战,实在是太难了,哪怕用六万大军围攻一万人守卫的鲁阳,都没有速胜的把握。

        更别说鲁阳随时可能有大量援兵到来。

        所以,诸葛亮觉得自己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还是应该吸引鲁阳守军主动出击。

        因此,诸葛亮决定,跟张溪分兵移营。

        张溪负责领军攻打鲁阳南门,而诸葛亮则率领一半士卒去攻打鲁阳西门。

        这么做不是为了牵制守城兵力的防守重点,这么做,诸葛亮是为了加深王凌的误会,让他坚信,自己和张溪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不能在一个军营内共事了。

        当然,仅靠这么一个分兵的计策,显然是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的,接下来,诸葛亮还会采取一系列的蒙骗和诱导措施。

        比如说,不顾攻城器械完备就再次发动攻城,但攻城过程中显得犹犹豫豫,让王凌加深诸葛亮不善用兵的印象。

        同时,让张溪不要在自己攻城不利的情况下过来救援自己,造成两军各打各的假象,诱使王凌相信双方不合。

        最后,再卖一个夜间炸营的营啸事件,给王凌创造出城偷袭的机会最后再一举击破敌军,夺取鲁阳。

        这一套组合拳,别说,真的把王凌给蒙的差不多了。

        确实,当诸葛亮选择移营去进攻西门的时候,王凌虽然依然按兵不动,但心里确实是在嘀咕着,该不会对面蜀贼真的将相不和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