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气晕聋老太 反套路再现(1 / 2)

加入书签

第90章  气晕聋老太  反套路再现

        傻柱正月十五来轧钢厂做元宵团拜餐的消息。

        风一样的传遍了四合院。

        都是人精。

        都盘算着如何才能从傻柱身上获取好处。

        人有人道。

        鬼有鬼途。

        四合院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全都冒了出来,许大茂和闫阜贵两人自不用说,一个是傻柱的兄弟,一个是傻柱妹妹雨水的补课老师,就冲这层关系,两人都不怎么焦急,焦急的是另外的一些人。

        比如易中海。

        易中海为两件事犯愁。

        第一件事。

        就是担心李建设最终把真相追查出来,让傻柱晓得易中海就是不让傻柱提成学徒工的幕后黑手。

        到时候。

        易中海与傻柱又该何去何从?

        原本就对易中海敬而远之的傻柱,会不会趁机翻脸。

        第二件事。

        就是聋老太太。

        嘴馋贪吃的聋老太太,嚷嚷着要吃丰泽园的饭。

        你大爷的。

        那个地方是易中海能去的地方?

        带着聋老太太去一次,估摸着易中海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了。

        易中海想要急切的把聋老太太推给傻柱。

        聋老太太也是这种想法,最近这段时间,易中海两口子天天拿棒子面粥和窝窝头糊弄聋老太太,聋老太太想吃一口肉都成了奢望,反倒是傻柱,把雨水照顾的白白胖胖,看着快成猪了。

        聋老太太又一次跟易中海提议,让易中海帮忙把何雨水送到这个寄宿学校,没有寄宿学校,就把雨水送到别人家里,傻柱按时按月的给何雨水钱粮。

        就一个意思。

        何雨水在四合院。

        分了傻柱照顾聋老太太的心思。

        易中海随口敷衍了一句。

        聋老太太又把心思打在了傻柱去轧钢厂做团拜晚餐这上面,一方面是李建设亲自来请傻柱出山,另一方面是傻柱并不是轧钢厂的职工。

        天下没有白吃的道理。

        傻柱也不能白做这顿团拜餐。

        到时候是不是要给傻柱一点辛苦费,走的时候在带点荤菜啥的。

        十多天没有吃肉。

        聋老太太就等着这一顿。

        为了在晚上吃到傻柱带回来的荤菜,聋老太太中午就喝了一碗高粱米粥,给出的理由,说她要把肚子空到晚上吃傻柱的好菜。

        一大妈把这件事告诉了易中海。

        正在穿棉袄的易中海,一听聋老太太要吃傻柱的饭,脸上闪过了一丝坦然,他巴不得聋老太太一辈子吸血傻柱。

        “那咱们晚上也买点肉。”

        一大妈闪过了一丝担忧。

        会不会让聋老太太不高兴。

        后转念一想。

        这是好事,等于借着这顿荤菜告诉了聋老太太,易中海两口子实际上并不想要跟聋老太太搭伙过日子。

        名声已经得了。

        剩下的就是累赘。

        馋嘴贪吃的聋老太太,让易中海两口子有点招架不住。

        “老头子,还是你有办法。”

        “要不然也不能当四合院的管事一大爷呀。”

        炫耀了一句。

        易中海高高兴兴出门去了。

        他对自己的手段还是感到满意的,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没有后代子嗣,逼着易中海要为养老算计。

        易中海物色好帮他养老的对象目前是贾东旭和傻柱,贾东旭是第一人选,傻柱是备胎,只有贾东旭这个第一人选出现了问题,傻柱才会转正。

        所以易中海在尽可能的拉近着与傻柱的关系,同时又把贾东旭收为了徒弟,因为贾东旭的手被炮仗炸伤了,有点使不上力气,这对易中海而言,是好事情,好多事情贾东旭都在依赖易中海。

        至于傻柱那头,易中海觉得抽时间要跟傻柱谈谈,最好打消傻柱让李建设帮忙找幕后黑手这一想法。

        因为易中海还没有想好如何去面对获知真相的傻柱,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竖立的人设就这么破灭了。

        没有人设。

        易中海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屁,他知道今天傻柱要给轧钢厂做团建的饭,便想着抽时间跟傻柱谈谈,顺带手的把聋老太太等傻柱饭盒的事情说出来,却没想到傻柱特意请了一个小时的假,提前赶到了轧钢厂,还把在胡同口玩耍的何雨水给驮到了轧钢厂食堂。

        依着上一辈子的记忆。

        傻柱轻车熟路的从轧钢厂南门走到了轧钢厂一食堂。

        都说近乡情怯。

        看着熟悉的食堂。

        傻柱难得的泛起了一股子惆怅。

        上一辈子。

        就是在这里,秦淮茹央求他偷棒子面,人家用了顺这个修饰的词汇,也是在这里,喝了酒的李建设要把秦淮茹给祸了,还是在这里,傻柱打了要强祸秦淮茹的李副厂长。

        呼。

        长出了一口气的傻柱,在食堂门口定了定心神。

        随即迈步进了食堂。

        看到傻柱身影出现,李建设悬在半空的心才勉强落了地,赶紧迎了上去。

        “何师傅,你可算是来了,我真以为伱要放了我的鸽子。”

        “答应您的事情,不可能放您鸽子,昨天晚上许大茂已经把菜单给我了,咱现在就是按着菜单弄。”

        李建设脸上涌起了一丝为难。

        做宴会。

        最大的变故就是突然增加参会人数,增加的人不多,还能对付一下,增加的人海了去了,你只能增加桌子。

        如此一来。

        之前定好的材料肯定会不够。

        “李主任,您告诉我,加了多少人就成。”

        加了四十人。

        原先的七十人,变成了现在的一百一十人,傻柱当初多预备了一桌,也就是现在缺少三桌的材料。

        傻柱估摸着是那位食堂主任搞的鬼。

        毕竟他请了病假。

        李建设又把傻柱请来了。

        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抢功劳。

        便使了这么一招釜底抽薪的计策出来。

        一下子多了三十人。

        “李主任,把肉菜适当的匀兑一下,空出来的菜,我做两道素菜,至于荤菜,我看着办吧,有什么咱做什么。”

        死马当作活马医。

        这也是唯一的可行办法。

        “麻烦何师傅了。”

        “没事,你尽等着瞧好吧。”

        傻柱决定做两个菜,一个清炒土豆丝,一个麻婆豆腐,另外他还看到食堂里面有点大肠,便想着做道蒜炝回肠。

        这两道菜很考验厨师的技术,能做的十分出彩的人不多,用料不算复杂,后一道菜,就考察厨师的真水平了。

        行家伸伸手。

        便知有没有。

        清炒土豆丝和麻婆豆腐很快新鲜出炉,被人端了上去,后面就是四喜丸子,红烧鲤鱼等等。

        这些人上菜的过程中。

        傻柱开始做蒜炝回肠,他让人把蒜、香菇等食材剁碎,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活儿,厨房里面的任何人都可以做。

        被傻柱指挥的那个人,变得亢奋起来。

        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很简单很边缘的工作,真要是深入追究,他也算参与了这个轧钢厂元宵团拜晚餐的制作,就跟后世某位电影中露了一面的龙套,敢公然喊出自己也是百亿龙套口号一样。

        重在参与。

        意义不一样。

        厨房里。

        热火朝天。

        食堂里。

        同意热火朝天。

        今天晚上出席团拜晚宴的人,都是冲着傻柱的厨艺来得,毕竟轧钢厂到处流传着傻柱厨艺高超的说法。

        为人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到轧钢厂改了,不吃傻柱所做佳肴,到了轧钢厂也白来。

        “四喜丸子。”

        “红烧鲤鱼。”

        “清炒土豆丝。”

        “麻婆豆腐。”

        “辣子白菜。”

        轧钢厂书记身为东道主,说了几句开场白,又让上面下来参加晚宴的领导说了几句,后面是劳模讲话,工人代表讲话环节。

        等这些流程做完后。

        傻柱最后一道菜。

        蒜炝回肠也做好了。

        被人喊着号子的端了上来。

        “蒜炝回肠。”

        众人都愕然。

        他们好像第一次听到蒜炝回肠这个名字。

        那位特意被邀请参加轧钢厂元宵团拜宴席的领导,夹了一小块大肠塞进嘴里,细嚼起来,保留了大肠的那种原汁原味,却又消除了大肠自带的那种腥臭味道,与另一道名菜九转大肠有的一拼,委实让人吃了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蒜炝回肠,一道完全可以媲美九转大肠的名菜,老徐,我发现轧钢厂内真是的卧虎藏龙,竟然藏着一位国宴大厨。”

        轧钢厂书记一脑袋的雾水。

        轧钢厂厨师的水平,他可是知道的。

        做大锅饭。

        不行。

        被工人骂。

        做招待餐。

        不行。

        被招待的人吐槽。

        “还是说请了一位国宴大厨?”领导用筷子指了指那鲜香可口的四喜丸子,好奇问了一句,“色香味,三者皆有,方可称之为美味,这道四喜丸子,跟我去老人家家里吃的那一道有的一拼。”

        轧钢厂书记一愣。

        目光望向了旁边的娄半城。

        轧钢厂之前的大股东,现在挂名的娄董事长。

        “老徐,别问我,我现在也纳闷,咱轧钢厂啥时候来了这么一尊大佛?”

        “老伍,元宵团拜是你弄得,你请的那位大神?”

        伍厂长也在纳闷,挥手把门口候着的李建设叫了进来。

        察言观色。

        人之本性。

        李建设从几位领导的脸上,依稀猜到了答案。

        他好像赌赢了。

        现在要做的事情。

        就是把自己前面的代理二字去掉,要是能直接摇身一变变成正主任,就再好不过了。

        “几位领导好,今天的晚宴菜品都是何雨柱何师傅一个人做的。”

        这就是李建设的高明之处。

        没有明着吹捧傻柱。

        他确信这些领导们会私下打听傻柱的消息。

        “我记得之前轧钢厂食堂里面有个叫做何大清的厨师,这个何雨柱,难不成是何大清的兄弟?”

        这不就是李建设苦等的机会吗?

        可不是告黑状。

        是回答领导的问话。

        你总不能说我回答领导的问话还有错吧。

        “领导同志,您误会了,何大清是何雨柱的父亲,这位何雨柱师傅今年才十七岁。”

        炸锅了。

        被傻柱的年龄给吓住了。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厨师,居然有这么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

        李建设想起了许大茂跟他说的一句话,把做饭的事情交给傻柱,你尽等着受领导的表扬吧。

        这顿饭不管是领导又或者工人代表,都吃得美美的,十分满意。

        “老徐、老伍,你们红星轧钢厂可真是卧虎藏龙,真是人才济济。”

        上面的领导。

        很满意这顿饭。

        轧钢厂的头头脑脑也都高兴,他们得到了领导的夸奖。

        这年头,厂里人才多,说明了什么?

        说明厂子有实力,说明他们领导们领导有方,这就是上级领导对轧钢厂领导们的一种认可。

        轧钢厂的领导们能不高兴吗?

        高兴之余。

        又有了担忧。

        傻柱不在轧钢厂,轧钢厂却处处流传着傻柱的传闻,都知道傻柱是因为不能提学徒工这件事被逼着走的。

        现在领导夸他们领导有方。

        这就相当于是在打这些人的脸。

        “李建设,你这件事办的不错,我听说你还是代理副主任,索性也别代理了,直接副主任。”

        “不拘一格降人才,老钱这种关头居然请假,老伍,今天咱们索性放个暴雷,直接提名李建设为一食堂食堂主任。”

        “我还是不如老徐胆子大,主任就主任吧,何雨柱的事情,我一会儿让保卫科的人去查,一定要给何雨柱一个说法。”

        李建设兴冲冲的去后厨找傻柱,却被告知傻柱已经离开了,临走前,依着李建设的叮嘱,带了三个饭盒。

        这是傻柱今次做饭的福利。

        事实上依着傻柱的厨艺,朝着轧钢厂的领导们要一台收音机都不为过,只不过傻柱没这么做。

        人总不能把事情做绝。

        三个饭盒,还是李建设再三要求下,傻柱才带走的,原本李建设要给傻柱带六个饭盒,傻柱就带了三个。

        驮着何雨水。

        一路骑行到了四合院门口。

        不出意外。

        看到了守关大将闫阜贵。

        傻柱伸手把三个饭盒中的两个,递给了闫阜贵。

        “一个就成。”

        “三大爷,您想什么那,一个是你的,另外一个是许大茂的。”

        团拜晚餐这件事。

        还真托了许大茂的福。

        要不是许大茂满轧钢厂宣传,说傻柱厨艺怎么怎么高超,李建设这个未来轧钢厂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也不能找上傻柱。

        承人家的情。

        就得还。

        “你最后这个肯定是给聋老太太留的。”

        闫阜贵忽的压低了声音。

        把实情告诉了傻柱。

        傻柱这才晓得,聋老太太居然打起了他的主意,为了吃上傻柱这顿晚餐,中午饭就喝了一碗高粱米粥。

        听说易中海家里也做了荤菜。

        聋老太太却没吃。

        说不如傻柱做的好吃,要吃就吃傻柱做的饭,到现在还在易中海家里坐着不动弹,苦等傻柱归来。

        傻柱蛋疼。

        甩还甩不掉了。

        甭管闫阜贵提醒不提醒,这三个饭盒都没有聋老太太的。第一个饭盒,闫阜贵的,给雨水补课帮了不少忙,晚上还的忙活这个清扫文盲的营生,听说周边几个大院也有人来听闫阜贵道课。第二个饭盒是许大茂的,鳖孙许大茂说要请傻柱吃饭,也是犯贱,说傻柱两三个月没坑他了,有点不得劲。第三个饭盒,是给废品站石头的,傻柱答应要跟人家好好喝一盅。

        故意大着嗓音道:“三大爷,你帮我照顾一下雨水,我去废品站跟我们站里的同事喝点酒。”’

        闫阜贵人精。

        当然晓得傻柱这么说的理由。

        搭话的同时,还把两个饭盒递给了三大妈。

        他不会走。

        聋老太太还的应付。

        果不其然。

        等了傻柱一晚上,一天就喝了一碗高粱米粥的聋老太太,拄着拐杖的从易中海家里急匆匆的走出来。

        后面跟着易中海两口子。

        “闫阜贵,你说傻柱子干嘛去了?”

        “说是去找他们站里的同事喝酒去了,让我帮忙照顾一下雨水。”

        聋老太太的脸色十分的不好看。

        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一下。

        谁处在聋老太太这个角色上面,也得一肚子的火气。

        好不容易把你等回来,你丫的跟同事喝酒去了,合着我老太太白等你了,问题是没有吃上易中海家的荤菜,一门心思的坐等享受傻柱的饭盒,傻柱走了,饭盒也没有了,易中海家的荤菜也吃完了,聋老太太什么都没有得到,就得到了一肚子的怨气。

        “雨水,我老太太问你,你今天干嘛去了,什么没回家?”

        肺管子都要气炸的聋老太太,把矛头对准了何雨水。

        何雨水有点怵聋老太太。

        也有点恐惧易中海。

        小脸上面泛着一丝小小的害怕。

        闫阜贵心里冷哼了一声,用手拍了拍何雨水的肩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