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明特色倭奴船(1 / 2)

加入书签

第459章  大明特色倭奴船

        当朱允熥还在感叹着,老爷子在社稷之后,还有着一颗自由之心的时候,迎面就是老爷子那双明亮的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神。

        此刻战船已经全速航行,江风迎面吹来,带着几分秋日里的慵懒。

        成群的江豚,身姿优雅的从水面下一次次的跃起,好似是一轮轮沉入江底的月牙,波光粼粼,水珠浩渺。

        远方,长江两岸的渔翁,戴着斗笠,摇着船橹,往江中抛下一道道的渔网。

        更远处隐约在田间地头、灌木树林之后的村庄,已经有寥寥青烟升起,在这个秋日里轻轻的诉说着江南的悠然。

        朱元璋的目光愈发深邃,轻笑一声:“听说,你已经知会内阁,待瀛洲二季度金银入京,就要分润一些赏于朝堂百官?”

        “是以爷爷您的名义,赏赐下去的。”朱允熥急忙解释,在一向严苛对待官员的老爷子面前,他不敢有半分作假:“朝廷今年大动作很多,人心惶惶,新政似虎,不论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以示朝廷公允体贴,这笔银子也该发下去的。”

        朱元璋哼哼了两声,摇头道:“你小子没说实话。如今啊,也学会在爷爷面前打马虎眼了。”

        “孙儿不敢。”朱允熥矢口否认,继而挥手指向远方望见战船,而开始提前收网的渔翁:“爷爷,他们为何会在这里打渔?”

        朱元璋顿时一愣,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因为这些百姓以打渔为生,今日打渔明日入城售卖,贴补家用。”

        朱允熥却是摇摇头。

        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在老爷子质疑的注视下,朱允熥笑着开口道:“因为他们知道这江水之下有鱼。”

        朱元璋一听此言,本想开始训责,只是稍稍转念一想,却又品出了不一样的含义。

        哼哼!

        老爷子以冷哼声,示意卖关子的大孙子继续说下去。

        朱允熥说道:“因为百姓知道江中有鱼,所以才能才会打造渔船,编织渔网,探问城中售卖之地,鱼价如何。若是百姓不知道这江中有鱼,可以让他们充饥饱腹,让他们能售卖赚取一些零碎贴补家用。那他们是否还会造船结网下水捕鱼?

        朝廷如今复行秦法军功爵,又议开国公、曹国公晋封一事,实则乃是以利诱之。今尔,我朝百万明军,何人不求战似渴,求功心切,何人不想在马背之上搏一个王侯将相?”

        朱元璋眉间夹有锋芒,开口道:“所以,你现在是要对文官们以利诱之?”

        朱允熥点头道:“曲阜那家人不曾在了,两榜进士也不再会直接授官,心学猛如火也,如星火散布天下,只待东风起,天下尽是求实之辈。

        可朝廷新政之下,我中原千年以来那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否能转变过来?孙儿以为,此事非一朝一夕可成。但若是往后,朝廷新政有所偏差,那些人那些事又是否会卷土重来?孙儿以为,这是必然的。

        所以啊,孙儿就想,或许在这思想上,也要改一改,要让天下人知道,过去千年以来的那些个观念,已经不适应于当下的大明。”

        没有一个万里江山,是不可能成为大国的。可国土幅员辽阔,又会让人们安于现状,以为天下万物皆有之,从而陷入内卷之中。

        大明的问题是什么?

        有很多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可是归根结底,依旧是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分配制度的设置。

        数代中原王朝,都是建立在充足的土地资源之上,再凭借着廉价的人口资源,在乱世之后一次次的创造出一场场盛世华梦。

        而人们从来不关注分配制度的设置。

        大明想要真的万世长存,就得要不断的开发更多的资源,且对内还要尽全力弹压分配的不平均。

        将矛盾和利益转移对外,缓解内部的利益矛盾,让所有人在某一天集体的突然意识到。

        中原之地原来也不曾大,竟是何曾的小。

        而在中原之外,还有更大的土地、更多的资源,犹如勾栏里巷中,那些做着最廉价皮肉营生的妓子一样,任人采摘,予取予夺。

        朱元璋沉吟良久,细细的思索着前后的因果,半响之后方才开口:“文人安步足下,实非轻易可改之。”

        哼!

        朱允熥冷哼一声:“若是不改,朝廷自会帮他们去改!”

        封王激励之下的军功爵法,于那百万明军而言,镇压国内动乱,也是功劳。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只是拍了两下身前栏杆,不发一言。

        这是默许的态度了。

        朱允熥面带微笑,举目看向战船前方,江面之上八卦洲的突出部位已经引入眼帘,由龙江造船厂筑造的水泥戍堡,赫然横陈在岸边。

        “测船速!”

        甲板中段,有人高声呼喊着。

        传令兵大概是今日整艘蒸汽战船上最繁忙的人,不断的高呼着测速。

        少顷,战船后端最高处的甲板舱室顶部,便有人站起身来。

        “报!”

        “自江心洲发,至八卦洲,用时一刻钟。”

        蹬蹬蹬。

        堂堂的正三品工部左侍郎张二工,立马提起官袍下摆,亲自跑到船头。

        “启禀陛下、殿下,蒸汽战船于江河之上顺流全速航行而下,航速一时辰可行一百二十里水路。”

        朱允熥侧目看向躬身拱手奏答的张二工,心中细细的盘算了一下。

        一时辰航行一百二十里,估算一下大抵就有十五六节的航速,虽然是顺江而下,但在如今却可谓是神速也。

        “继续吧。”

        朱允熥缓声回了一句,张二工拱拱手,小心退下船头。

        少顷,战船开始在八卦洲的上游侧过船身。

        一侧火炮开始在战船移动过程中,对着八卦洲岸边的水泥戍堡发起了进攻。

        前两轮准头不高,稀稀拉拉的零星炮弹射中戍堡,却也是引起一阵阵的轰鸣,制造出不小的动静,在望远镜里头戍堡外层碎块溅射。

        当前面的试射结束之后,蒸汽战船上装配的新式火炮才真正的发挥出了作用,不断的喷吐着怒火,越来越多的炮弹投射到了戍堡上。

        当战船整个调整好船身位置,一侧横对八卦洲岸边的水泥戍堡,真正的炮火宣泄才终于到来。

        江面上再一次布满硝烟迷雾。

        当烟雾消散,八卦洲头的水泥戍堡整个被削去了一层,厚实的墙体被撕扯出巨大的口子,墙头露出恐怖的豁口。

        比照大明在九边建造的水泥戍堡,在战船炮火洗礼下,已经彻底失去了戍堡所具备的防御功能。

        “现在战船要回龙江造船厂,再测试一边逆流而上的航速如何。”朱允熥站在老爷子身边,低声解释着:“原本应该是有江上战船对战的试验,只是火炮无情,动辄便是船毁人亡,所以才取消了这项试验。”

        朱元璋摆摆手:“既能摧毁这八卦洲头的戍堡,那水面之上的舟船,便再无敌手,亦不必试验。”

        朱允熥笑了笑:“是这个道理。”

        这时,朱元璋却是轻咦一声。

        战船现在正在转向,要往上游造船厂回航,朱元璋的视线便不由被下游吸引,视线不断的回转着,最后更是轻轻的挪动了一下脚步,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