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谁是大明的金主(2 / 2)

加入书签

        丘凤珍五体投地,莫敢为自己开释。

        远处,一名官兵挥舞着手中的绣春刀,将最后一名清查出来的皇城内侍送走。

        朱允熥叹息一声,向后靠在椅背上,眼神下沉俯视着丘凤珍:“孤有一样东西,今日方才得到,还未曾打开来看,不知丘知府可否代劳,为孤看一看那些东西都是个什么?”

        他说完话,孙成已经叫人抬着从炆废人那里搬来的木箱子,落在了丘凤珍的面前。

        箱子落子,哐当一声。

        丘凤珍的肩头又是一抖。

        他缓缓的抬起头,望着眼前这只漆面大红的木箱子,就好似是看见了一口能够吞人的深渊一般,眼睛里充满了畏惧。

        丘凤珍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朱允熥,又看向一旁的高阁老和那位年轻的白主事。

        朱允熥没有说话,他只是在静静的等待着这位凤阳知府的选择。

        而白玉秀却是有些好奇,他同样想知道,炆废人拿出来的这口箱子里,究竟都藏了什么秘密。

        高仰止轻咳一声,眼睑下沉:“丘知府,太孙当前,何以迟疑?”

        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也发话了。

        丘凤珍心中愈发惶恐起来。

        “臣领命!”

        他低呼了一声,缓缓的挺起胸膛,双手颤颤的伸出,靠近那口藏着大秘密的木箱子。

        箱子上的锁早就被人打开,只是箱子一直都未曾被打开。

        丘凤珍的手已经捏在了木箱上沿上。

        他深吸了一口气,双臂高高托着木箱盖。

        咯吱一声。

        木箱终于被打开。

        一旁的白玉秀当即默默的伸长了脖子,踮脚看向箱内。

        周围众人的视线,也都投向了箱子上。

        丘凤珍处于正中,跪在地上的双膝向前挪动了几下,到了箱子边上,低头看向箱子里。

        引入眼帘的,是一锭锭的金砖,以及放出去便是价值连城的珠宝奇物。

        然而在这成堆的珍宝上面,却是一叠叠纹样复杂,上面清晰标注着,最低都是千两纹银的青墨纸张。

        仅仅只是粗看了一眼,丘凤珍估算着,这一叠纸张便价值远超十万两白银。

        然而,这些却非是最让他惊讶的。

        在这些东西的最上面,还有一直小木匣子,吸引着丘凤珍的注意。

        他抬头看了眼四周,见无人开口,嘴巴小心的吞咽了一下,捏着手将那木匣子打开。

        一封封的书信,顿时暴露在众人眼前。

        敬大明广陵郡王书!

        丘凤珍双手一颤,急忙将那一封封书信摊开。

        入目,书信题名皆为广陵郡王。

        这些都是写给炆废人的书信!

        一瞬间,丘凤珍终于明白为何今日凤阳城会有如此动荡了。

        只是,炆废人现在如何?

        丘凤珍心中划过一缕猜想,但很快便将其压下。

        “丘知府可为我等审阅一番这些书信。”

        一直不曾开口的朱允熥淡淡发话,目光幽幽的盯着那些书信。

        白玉扳指已经是悄然的藏在了袖中。

        有关于大明国号的由来,这些年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议流传于民间。

        以朝廷公开的表明而言。

        明之国号,自然是源自于《易经》。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此乃《易经》乾卦中文,以此对应元朝国号,同为乾卦的‘大哉乾元’,寓意大明取而代之的意思。

        而在此基础之上,还有取自‘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明大宋天’的含义在其中,表明了大明乃是中原正统血脉的含义。

        而在这样的官方解释之外,却还充斥着另一种充满戏剧性,更引人注目和热议的说法。

        明教。

        明教自域外而来,唐代之后被迫转为地下教社,随后在漫长的时间里与中原本土地下教社融合,成为了地方上长期制造起义、造反的动乱根源。

        国初,前元暴行,天下大乱。

        人人皆知,大明开国洪武皇帝,初年乃是投奔郭子兴名下的红巾军。

        而红巾军又是出自何处?

        有记: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

        这便是红巾军的由来,说的是韩林儿的事情。

        而韩林儿当初手底下的兵马又是从何而来?

        要知道这韩林儿乃是造反世家出身,他家干的就是造反的事情。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一面务农,一面在河南及江淮一带散布‘天下当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的传言。

        当时元朝上下腐败,朝堂动荡,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韩山童放出的传言,自然是一时间引得百姓欢迎。

        再随后,刘福通、罗文素等人聚集在韩山童身边,伺机谋划发送起义。一时间各地起义军云起响应。

        诸如徐寿辉、郭子兴、孙德崖、张士诚等人,便都是那时候兴起的。

        但是众多的起义军,皆以明王出世为大义,聚集百姓,组建军马,对抗元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教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群众基础。

        于是,百姓们更愿意相信,大明是有着明教这个金主的支持,才能够打下中原江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只是当大明创立之后,似乎朝廷对明教这个昔日的金主,做出了过河拆桥的举动。

        洪武初年,朝廷便下诏禁止一切地下教社。

        尤其是明教下的白莲教、大明教、弥勒教,甚至是以律法禁令的形式确定。

        朝廷数年之年,颁布有《大明律·礼律》、《昭代王章条例》、《招判枢机定师巫邪术罪款》等诸多律法,打击禁止明教及其相关地下教社的存在。

        总之,大明的国号到底如何而来,大明和明教又有何关系,除了皇帝自己能解释,没人能说的清。

        只是如今不可改变的是,朝廷对白莲教等存在的严厉打击。

        丘凤珍拆开了一封封的书信,不断地翻阅着书信中的内容,额头上的汗水如雨一般的渗出滴下。

        半响之后,丘凤珍只觉得自己口干舌燥,喉咙好似是着火了一般。

        他心惊胆战的抬起头,看向脸色莫名的皇太孙。

        “殿下……”

        “这些……这些……都是白莲教贼子写的!”

        “不!”

        “不至白莲教乱贼!”

        ………………

        月票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