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让世界屋脊变成后花园里的一座假山(1 / 2)

加入书签

当朱允熥说出一千门这款新式马拉炮的需求时。

        朱高炽的眉头不由的跳动了一下。

        即便是整整一千门火炮,按照每门火炮五百公斤去计算,那就是足足五十万公斤的钢铁用量。

        足足五百吨的钢铁啊!

        如果按照将作监最新确定的长度、重量单位计算的话,应当就是这个数了。

        朱高炽在心中快速的换算了一下。

        这还不论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损耗,如果将这些都算上的话,那恐怕就得往六百吨的量去估算了。

        而且这款新式的马拉火炮,虽然说是可以仅仅使用一匹驮马就可以拉动,但如果是做长途运输的话,恐怕就得要两匹甚至是三匹驮马才能保证运输速度不会降低了。

        一千门火炮,就需要至少三千匹驮马。

        而一门火炮,又需要配备多少枚炮弹和火药呢?

        按照大都督府下的作战参谋部的军用品计划规定,明军所有的火炮营,在战时每门火炮的每个炮弹基数,都是以十二枚作为计算的。

        而这一个基数,也只是确保军队在一场战斗中最低活力保证。

        一般而言,按照大都督府的要求,最好是能保证有三个基数的炮弹供应。

        三个基数,就是整整三十六枚炮弹,以及所需的发射火药。

        这些加起来,就又有好两三百公斤重了。

        而考虑到这一次大明对西域用兵,必然是要经过无数次的战斗,需要将大明的存在投射向葱岭以西,还要配合四川道、四川都司、陕西道、陕西都司仰攻高原,就需要更多基数的炮弹和火药供应了。

        这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军需供应!

        张二工的脸上也同样的,显露出一丝吃力。

        他犹犹豫豫半响后,才低声开口道:“殿下,将作监现在已经按照工部和大都督府前期的要求,打造出近六百门这款新式马拉炮,但是这一批火炮中,有三百门是要运往南征大军……”

        朱允熥直接说道:“南征大军的定单需求,先往后拍一拍。现在还有四百余门火炮的短缺,能否在大军西征前打造完毕?”

        “那要看朝廷什么时候下旨出兵西域。”

        张二工同样很直接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朱允熥想了一下。

        眼下快要到七月了,而西域那边八月底九月初的样子,尤其是北庭,就会有降雪出现。

        明军今年肯定是不可能出阳关,攻入西域的。

        但再此之前,朝廷却必然是要调兵遣将,囤积在阳关之后的肃州地界上,还会前出一部分兵力驻扎在哈密卫等地,提前做好部署。

        那么,最迟最迟也会在明年,也就是永盛元年的时候,大明就会正式对西域发起攻势。

        “今年腊月前,就要将这一千门炮装船,运往河南府。”

        朱允熥给出了一个时间节点。

        腊月前一千门火炮装船,从应天出发,走运河转黄河,抵达河南府。

        然后在河南府卸货,转到西部铁路上,经由西部铁路运输到陕西道,最后就要通过马匹将这一千门火炮,硬生生的拉到肃州卫和哈密卫的地盘上。

        漫长的河西走廊,就算朝廷调集更多的人力物力,恐怕也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将这一千门火炮送到哈密卫的西征前线去。

        至于大明进攻高原。

        即便是新型火炮,也很难派上用场。

        实在是那边地形太过险要,还不如多调集迫击炮送过去使用。

        张二工则是走到一旁,叫人拿了纸笔过来,一个人在那里写写画画的。

        朱高炽便开口道:“大青城那边如今已经豢养了不少良种战马,大青城北边的草场上,朝廷的马场也建成了,到时候可以下令让大青城将这批战马转到陕西道境内等候,配合朝廷筹集的驮马,一同转运火炮前往哈密卫前线。”

        朱允熥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这个转运方式。

        这里就体现出了当初营造大青城,拉拢招抚那些草原牧民的优势了。

        如今的大青城可不光光是单纯的为京师输送源源不断的牛羊肉,以及那些用作军需的牛羊皮,还在饲养着众多的良种战马。

        要知道,中原之地从古至今,都是不能大规模养育良种战马的,最近的也就是河套地区以及青海湖一带了。

        如今,大青城就坐落在河套地区的外河套,再加上一直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内河套地区,每年都为明军提供着大量的良种战马。

        倒是青海湖一带,如今还不在明军手中。

        那边。

        张二工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之中,终于是手掌重重的拍在那张布满文字的纸张上。

        他回过头,沉声道:“若是能在三个月内,将太平府矿那边的钢铁厂改进,就能为朝廷增加一条火炮生产线,这样臣就能保证在腊月之前,凑足一千门新式马拉炮,交付军中。”

        还有更多的问题和要求,是张二工没有说出来的。

        比如,这中间就需要增加不下三千名工人的要求,还有需要扩大太平府那边铜矿的开采量和冶炼量。

        他只是计算,朝廷能不能在满足这些条件下,腊月前凑足剩下的四百余门火炮。

        至于这些条件,只要自己说可以完成任务,那么剩下的要求朝廷也自然会满足。

        朱允熥笑着点点头:“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具体需要什么,只管和内阁提,便说是孤的意思。”

        京师这边涉及钢铁行业的工厂,早晚是要搬迁走的。

        总不能让大明朝的京师应天城,日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再也不见蓝天白云。

        将重污染的产业转移走,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产业和污染,是必然存在的事情,没道理一棍子全都打死,就不做这些事情了。

        但应天城却是大明朝的京师所在,于情于理也不能太过埋汰人。

        反倒是如将作监火器研发厂和龙江造船厂研发室,这样的存在是需要保留,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留在应天城范围内的。

        朱尚炳这会儿功夫,也已经摸够了那门重达三千公斤的重型火炮,悄无声的走了过来。

        “要是有条铁路能从应天城直达西域就好了,便是再多的火炮也能送过去。”

        他只是随口嘟囔了一嘴。

        朱允熥却是很赞同的点头道:“内阁已经做出了一个长达十年的计划,有关于改进京师连通边缘地区的道路问题。”

        应天城地处中原以东,在计划之中,是要有三条分别连同北方、南方、西方的铁路和水泥路的。

        至少是要有这三条大动脉,途径各处要紧地方。

        朱尚炳颇是有些意外,默默的冲着朱高炽使了使眼色。

        大有一副,我一言而中的意思。

        朱高炽默不作声。

        内阁有十年计划,同样的税署也有诸多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