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挨打的棒梗(2 / 2)
抢劫可是大罪,得蹲笆篱子的。
棒梗那么聪明的人儿,怎么会想不明白这一点。
“那个,我们真是在锻炼身体,同志们,你们有所不知,我最近花钱给别人练了功夫,想着找这位大叔练一练,没想到两招便被撂倒了。”棒梗说着这些话,只觉得心窝子疼。
挨了打,还得替对方掩饰,这叫什么事儿啊!
哎吆吆,不行了,心窝子又疼了。
反正被打成这个样子,也没办法见唐艳玲了。
棒梗讪笑两声,向保卫干事们倒一声谢,便甩开它们的手,踉踉跄跄的逃走了。
看着棒梗的背影,两个保卫干事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底里看出了迷惑不解。
这货长得挺机灵的,怎么是个傻子。
明明挨了打,还不承认。
既然被打人不追究,保卫干事也没法为难王卫东,向王卫东倒了一声歉,转身便准备回岗亭。
刚走两步便被王卫东拦住了。
“同志,我要见你们厂长。”
“.....厂长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我有批文,想定八千套工装。”
“....这么重要的情况,你怎么不早说呢!来,同志,你先到门岗室里喝杯茶暖暖身子,我马上就去告诉厂长。”
保卫干事们闻言脸色大变,连忙把王卫东请进了门岗室里,殷勤的倒上茶水后,一位在这里陪着王卫东唠嗑,一位摇动电话向厂长禀报。
看他那激动的尽头,差点把摇把都摇断了。
没办法,现在的纺织厂可不比十几年前,那时候全国乃至京城的纺织厂都很少。
吃穿住行,纺织厂把持着‘住’这一块。
民众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很大,一般单位即使有上面的批文,要想从纺织厂里把货物拉走,都很困难。
但是随着国内工业化进展加速,国内陆续建成了上百家的纺织厂,纺织品虽然还是由上面调度的,但是隐约已经有了自由竞争的势头。
第五纺织厂设备老旧,并没有引进最新的刺绣工艺,所以产品的竞争力不大。
今年上面拨发的额度远远无法满足全力开工的需要。
工厂有很多工人和机器都闲置着。
虽然工人的工资照发,却没有了奖金。
一些老员工已经开始对龚厂长有意见了,在他们看来,其他工厂的厂长能够拿到额度,第五纺织厂却拿不到,那就是龚厂长无能。
这年头,工人还是工厂真正的主人,他们团结起来的力量就连龚厂长都害怕。
所以,龚厂长便开着他那辆破普桑车,在京城里到处找门路。
可惜的是,大部分工厂的工装都预定了,百货公司进货都是上面调度的,两三个月了,一个订单也没跑到。
上次开会,龚厂长刚制定了制度,无论是是谁,只要能拉来订单,厂里面都会给与奖励。
现在竟然有人把八千套工装的订单送上门,保卫干事们岂能不激动。
王卫东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闪闪发光的财神爷。
十分钟后,王卫东便被请到了厂长办公室。
龚厂长明显谨慎得多,先查验了王卫东的批文,当看到上面的钢戳后,他才相信今天真的走狗屎运了。
况且,来者还是兰花电视机厂的厂长。
据说兰花电视机厂,每卖一台电视机,就能赚500块钱。
500块啊!纺织厂得卖500件工装。
人家不能差钱!
“刘厂长,我对于你们兰花电视机厂早有耳闻,你们的兰花大彩电已风靡海内外,成为了国货的骄傲,你放心,我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你们的任务。”
王卫东放下手上的茶杯,笑道:“我对于你们纺织厂很有信心,只是,你们纺织厂能够专门为我们电视机厂设计一套全新款式的工装吗?不要大街上那种大通路货。”
这正是王卫东找到第五纺织厂的原因。
这年头,纺织厂都是大爷,只管帮你加工服装,并不会帮你设计。
只有第五纺织厂这种没有订单的工厂,才会为了获取订单,而妥协。
龚厂长听完王卫东的要求后,明显的愣了一下,很显然他还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请求。
他感到有些为难,因为在工厂里,并没有专职的设计师。
以往的客户,都是自带设计图,或者是,就按照大通路货制作。
可是他迟疑片刻后,立刻连续的点头:“你放心,我们纺织厂有不少优秀的设计师,只是他们现在正在工作,咱们中午一块吃个饭,下午我请他们跟你见一面,你有什么设想和要求,可以当面提出来。”
开玩笑,这么大的订单,当然不不能让它跑了。
再说了,没有设计师,不会找吗?
工厂里那么多工人,常年接触缝纫服装的工作,总有一些人会设计。
“你先坐着,我去处理一向公务,马上就回来。小王啊,赶紧给刘厂长倒茶。”
龚厂长安抚住王卫东,出了办公室,飞快的找到了王副厂长。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后,龚厂长叮嘱道:“老王啊,你这次任务十分重大,电视机厂可是有钱的单位,八千套工装,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咱们工厂至少能挣一万多块。
这些钱,足能够把去年欠工人的绩效工资发下去。
你可千万不能大意。”
王厂长挺着大肚子,神情严肃的表态:“你放心,我马上就去车间里通知那些工人,让有设计技能的工人前去找你报道。”
......
车间里。
黄燕玲有气无力的抽着棉纱,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一个中专毕业生,要来纺织厂工作。
当初毕业的时候,被分配了京城远郊一座小纺织厂,职位是会计,
可是当时她母亲病重,小纺织厂距离他的家足有二十多里地,她一旦去当会计,压根无法照顾母亲。
而且,邻居大婶说,会计的工资还不如抽纱工高,她还不如离家近的纺织厂工作。
但是,当黄燕玲当上了抽纱工,就立刻后悔了。
抽纱的工作并不累,只是太机械了,她整天就像是一台机器似的,重复着无数次固定的动作。
她可以预想,哪怕几十年后,她的工作还是同一个动作。
而黄燕玲是一个有追求的女孩子,她希望能干成一点事情。
这种工作完全不是她想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