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拿下郑主(2 / 2)

加入书签

两丈高的木墙被石弹砸中后,有的是凹陷,有的则是断成两截,一时间营垒变得千疮百孔。

郑军的火炮无人敢接手,郑梉见到这样的场面,也当即躲在了一些防御工事之中,下令象营从营垒西门出门,试图用象营来击溃明军。

“看样子郑军败亡就在今日了。”

“郑梉指挥升龙这五万大军,倒还不如他指挥两万人时守的完善。”

洪承畴和马祥麟、秦民屏三人在交谈对话,闲庭散步的模样,显然已经胜券在握。

只是这时右掖的塘骑骑着快马从远处跑来,在靠近洪承畴他们的时候,直接翻身下马禀报道:

“经略、郑氏的战象营从西门营寨出门,数量大约在五百头左右,大概是想袭击我军右掖。”

战场上两军交锋,就像是一块镜子一样,对方的左是自己的右,自己的右是对方的左。

郑氏战象从自己的左掖出击,准备袭击明军的右掖,而后利用大象扰乱明军阵脚,这种战法太低劣了,就连在后方扫尾的沐启元都不会用这种手段。

“调中军一营步铳手协助右掖,击溃战象营,前军不动,其余诸军准备,待战鼓响起,从两侧包抄郑氏两掖,火炮不动,持续压制郑军大营!”

“是!”从洪承畴手中接过调兵的虎符后,塘骑也当即调兵去了。

这个时候洪承畴也想起了什么,对马祥麟道:

“与有火器的军队交战,骑兵不可用来冲锋,除非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末将明白。”马祥麟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当胜利的天秤倾倒向自己一方时,己方已经没有必要用骑兵冲阵。

这种时候、骑兵最重要的打法是收割和打乱敌军部署。

“放!”

“砰砰砰——”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明军的火炮石弹立马就消耗了五百多车,而从动用火炮到现在,不过过去了半个时辰罢了。

当郑氏的木寨成片倒下的时候,郑氏的大军已经退到了升龙城下的护城河边,并且把辎重车都围到了周边。

“却月阵?”通过双筒千里眼看到郑氏大军举动的马祥麟皱起了眉。

却月阵是刘裕发明的一种阵法,曾经以两千左右的精锐步兵大破北魏三万左右的精锐骑兵。

其中以“却月阵”击败北魏精骑,就是刘裕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

经过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

马祥麟对却月阵不是很了解,但是依靠大河结阵,明显就是却月阵。

不过他刚说出却月阵三个字的时候,洪承畴就笑着摇头道:

“不算却月阵,他们没有水军,构不成却月阵,也挡不住神机营和两万多铁骑!”

在洪承畴的解释下,马祥麟算是明白了却月阵的主要构成。

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

地理就是背靠大河,而兵器则是需要战船、战车、重盾牌和弓弩锤。

战船用来控制水道、运送兵源和作战物资,一但战事不利,还可以接应阵中的军队。

战车用来抵抗敌军骑兵的冲击,起防御作用,重盾牌则是用来保护战车,弩、锤、槊等长兵器用来杀伤敌军。

这两者齐全后,大军需要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

并且还需要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七名持杖士卒。

布阵后,水军需要再派足够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二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加上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长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不过、这些所需的重要前提就是水师和战船!

因为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

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

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大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可是如今郑氏水师都被黄龙全歼,而他们背靠的不是宽阔的大河,只是一条宽度不过十丈的护城河。

这样的局面,也就导致了郑军这一举动不像是却月阵,反而像是破釜沉舟。

解释之后,洪承畴对着郑军隔空轻嗤道:

“可惜、我朝天兵不是邢徒兵,他郑氏也没有楚霸王。”

“经略说的是,郑梉此举,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只要火炮前推二百步,他的车阵根本守不住阵地。”

“车阵一破,就是骑兵收割的时候了……”马祥麟也跟着笑了起来。

见到战事要结束了,洪承畴也不紧张了,只是对马祥麟吩咐道:

“传令、火炮前移二百步,把郑军都给我赶下护城河。”

“是!”马祥麟抱拳接令,随后传令给了前线的秦民屏。

秦民屏接令后,明军火炮阵地开始前移,伴随着炮声,一辆辆战车纷纷被击碎,四万多郑军士卒眼看着如赤潮一样的数万明军举着步铳杀来,纷纷自乱阵脚,跳入护城河之中。

排枪成队,伴随着明军的包围圈缩小,除了少量撤回升龙城中的郑军士卒幸存,大量郑军士卒纷纷被赶下护城河,在岸边被明军用排枪和长枪射杀和溺死。

宽大的升龙城只逃入两万不到的郑军士卒,而城中是大量的平民和被郑梉抓来的二十几万民夫。

城门和护城河丢失的情况下,不过一天的时间,升龙城在三千门火炮的轰鸣下被攻破。

“额啊!”

“咳咳咳……”

“砰砰砰——”

夕阳西下,原本十月还绿意盎然的红河三角洲被鲜血染红大地,护城河内被溺死的尸体顺着护城河流入红河。

波澜壮阔的红河内飘着数万具被溺死的郑军士卒尸体,河面上明军正划着竹筏打捞尸体,统一将尸体在南岸堆积焚毁。

战场就是那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前一天还手握七万雄兵的郑梉,今日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明军的进攻下,在洪承畴和马祥麟的谈笑声中,七万安南郑氏士卒化作樯橹,灰飞烟灭。

城内二十几万壮丁被洪承畴俘获,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被送往吕宋和中山府,成为矿工劳改十年后释放。

洪承畴和马祥麟、秦民屏骑着战马观察战场,刚好路过了红河河边的斩首台。

郑氏的将领被一个个拉到这里,然后一一被斩首。

洪承畴路过这里的时候,这群人死死的盯着洪承畴,眼底透露着恨意,不过下一秒就倒在了地上。

“经略、总兵……”看着洪承畴过来、负责斩首台的参将立即作揖,而洪承畴看了一眼旁边的斩首台才开口道:“郑梉呢?”

“郑梉倒是有些骨气,在车阵被破的时候就拔剑自刎了。”说到郑梉,参将也不得不感叹这人还是有点骨气的。

“死了倒是可惜,本想押送他前往京城交给殿下的……”洪承畴有些惋惜,然后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站首台,随后交代道:

“记着、俘虏中凡是与郑氏有着联姻、交易或者是亲戚关系的都斩首,其余俘虏押往旧港。”

“经略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办。”参将作揖应下,而秦民屏则是犹豫道:

“经略、刚才升龙府打开城门,郑氏乞降……”

“降?”听到秦民屏的话,洪承畴笑着回头看了一眼马祥麟:“看来郑氏想保留一丝血脉啊……”

“马总兵,郑氏要想降,你觉得怎么样?”

见洪承畴问自己,马祥麟也知道洪承畴是怕处理的不满意,引得自己去找朱由检告状,因此他拉着马缰作揖道:

“自刘裕杀晋室后,斩草除根已成惯例,我军已经击溃了郑氏,郑氏其他四个府的人马加一起不过万人,留之无用。”

“呵呵……那就交给马总兵你去办了。”说着、洪承畴又继续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战死三千三百余人,伤七千五百余人,不过大多都是轻伤。”马祥麟简短的说了一下本部的伤亡,而洪承畴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之后我会上疏殿下,示意是否补齐的,至于阵亡的将士,就按照五军都督府的规矩,发放抚恤田和抚恤银,子嗣送入燕山学府就读。”

“末将知道…”马祥麟作揖颔首,而洪承畴在看到马祥麟没有什么问题后,也对马祥麟等人吩咐道:

“郑氏还剩四府十三县,这些地方就不用二位亲自动手了,我会调小国公他们南下的。”

“二位总兵好好休整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们再南下收复阮氏的疆域。”

闻言的马祥麟有些不满,但秦民屏拉了拉他,他也无奈的作揖:“是……”

秦民屏很清楚,打四府十三县不是什么好差事,这不是说这些地方难打,而是他已经看出来了,洪承畴要的不是打下这些地方那么简单。

“那我先回营了,升龙府内幸存的郑氏贼寇,就交给二位清理了……”

“经略慢走……”

双方互相作揖,随后洪承畴便带人离开了斩首台。

倒是马祥麟和秦民屏看着不远处斩首台上被斩首的郑军将领,紧皱的眉头看得出有一些不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