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曹丕代汉(1 / 2)
建安四十年,公元235年,春,正月初九。
年关方过,刚刚沉寂下去的许都城,却又热闹了起来。因为在这一日,许都有大事要发生。
许都城外,那一座年前就已经筑好的“禅让台”周围,此时旌旗猎猎,人山人海。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来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一股脑的来到了,似乎整个许都城的人都来了。禅让台周围守卫的兵士,除了卫尉.曹洪的羽林卫和执金吾.曹真的京畿守备大营之外,还有数日前特意从豫州调来的两万甲士。
上一次许都这么热闹,还是五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候,荀彧还没死,曹操也还没死。征北大将军.曹彰刚刚北灭匈奴,率领着一干将士们回许都受封。
正当台下众人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之时,忽然有一道悠远的号角声响了起来。
只见有一人,十二旒天子大裘冕,身着墨色龙袍,一步一步缓缓的向高台上走去。少时待那人焚香祭天之后,又有一人只穿了墨色龙袍,也慢慢的向那禅让台上走去。
这前者自然是大汉皇帝.刘协,而后者则是此时的魏王.曹丕。
待曹丕走上高台,只见刘协将头上的大裘冕摘下,随后稳稳的给曹丕带在了头上,并将盛有传国玉玺的檀木托盘交到了曹丕的手上。之后,一脸坦然的又缓缓的走下了高台。
高台上的曹丕,拿起托盘中的玉玺,只见这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这玉玺通体碧绿,只可惜缺了一个角,只见八个大字赫然刻在上面。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正是那大秦丞相李斯,亲手所书的小篆体。昔日大秦始皇帝.嬴政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始皇帝慌忙将此玉玺抛入湖中,顿时风平浪静,玉玺也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十数年后,汉高祖刘邦军灞上,秦皇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汉高祖诛灭项羽,即皇帝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玉玺。自大秦始皇帝制玉玺至今,已经有四百五十余年了,此物可谓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天下第一宝物。
曹丕捧着这枚并不算太重的玉玺,却感觉有千万斤之重。
正如这玉玺上所刻的八个字一样,“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既然我受了上天的任命,就一定要庇护天下生民,使得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如此重担,又怎么不是万斤之重呢?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于公元前202年,建立大汉王朝,迄今四百多年。终于在最后一位皇帝.刘协的手上,走向了灭亡。
从此,一个新的帝国“大魏”,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只见那大魏皇帝.曹丕,将手中的玉玺高高的举过头顶,高呼道“大魏万岁”。
顿时,台下钟鼓齐鸣,万民山呼万岁,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事后,大魏皇帝.曹丕下坛,参加完燃火祭天地的大礼后返回。把年号建安改为黄初,建安四十年既黄初元年,并大赦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日,天下万民同贺,更有鲜卑、羌族、羯族、狄族、乐浪、高句丽、马韩、辰韩、倭国的使者前来觐见。
不日,皇帝.曹丕下诏,尊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把河内郡山阳邑一万户作为他的封地,封地内使用汉朝的历法年号,可以用天子的礼仪祭天,上奏不用称臣,朝廷在太庙举行祭祀典礼时,可分享祭品;又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追赠皇祖.曹嵩为太王,父亲.魏武王为大魏太祖武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追封长兄.曹昂为丰悼王。
加封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司马,行事如左。
加封卫尉.曹洪,为大将军,行事如左。
加封骁骑将军.曹彰,为车骑将军,任城王,行事如左。
加封征南将军.曹植,为骠骑将军,江陵王,行事如左。
加封太傅.钟繇,为丞相,行事如左。
加封御史大夫.陈群,为司徒,位列三公,掌天下教化。
......
凡是故魏王曹操和曹丕的旧臣们,统统得到了封赏和进封,曹氏宗亲们更是个个封王拜侯。天下百姓也莫不欢歌达旦,庆祝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帝国的诞生。
————————
黄初元年,二月初二,这是一个极好的日子。
皇帝,不,山阳公.刘协带着他的妻妾们,终于要回他的封地.山阳邑了。护送他西去的乃是新任的四品实权校尉.长水校尉.蒋济。
蒋济,字子通,扬州平阿人,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被太祖皇帝.曹操征召之后,就一直效命在大司马.曹仁的军中。多年来凭借自己的军功一步一步的做到了东中郎将,皇帝.曹丕继位之后,更是迁任了八大实权校尉之一的,长水校尉。
后来他跟着新任的征东将军.夏侯尚,长期驻扎于扬州,近些日子刚被调回许都。而他刚刚调回许都,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棘手的差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