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阿三国之战开启。(2 / 2)

加入书签

“小崽子告诉我,他已经答应了,钱也拿到手了,人也放走了,现在正在返回呢!”

“他打算把钱先送回来,然后去泉州带上兵员和补给,就去那个叫阿三的国!”

老爷子不愧是皇帝。

假话说的跟真的似的。

他一边说着不着边的谎话,一边把奏章塞进了怀中,丝毫也没有给朱胖胖也看看的想法。

伸手抱起小家伙,老爷子冲着朱胖胖挥了挥手。

“事情就这样说了,过几天等小崽子回来再走的时候,我就去北平,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先回去吧!”

朱胖胖无语的走了。

老爷子难道觉得他傻吗,这个漏洞百出的谎话,他要是没听出来才有鬼了呢。

朱胖胖心很累,他感觉自己根本就不像儿子,又不像爹。

这爷俩干什么事,都防备着自己,好像自己是外人似的。

他有那么迂腐吗?

这种对大明有好处,而且只要闹得不太大的事情,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他可是大明的太子,又不是世界的太子。

“唉!”

走出尚书房,朱胖胖回头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自打老二老三去封地以后,朱胖胖突然发现日子变得无趣起来。

以前老二老三在的时候,三兄弟经常在一起斗嘴。

虽然经常被两个兄弟欺负,但日子过得又快乐又开心。

可自打老二老三去了封地以后,平常也没人跟他斗嘴了。

媳妇这段时间照顾不了孙子,就迷上了麻将,每天都是跟其他几个小媳妇打麻将,根本就见不到人影。

儿媳妇那边除了早上的拜见,平时都忙着商会的事情。

白毛阁大学士又被自己送走了,现在正在一个儿媳妇那里养着,要回来又不好意思。

孙子又在老爷子那里要不回来,国家政事又不用他操心。

这造成了朱胖胖每天除了早晨起来跑跑步,运动运动之外,就是一个人发呆看书。

这种日子以前他非常想要,想着清静清静也好。

可这一连清静了一个多月,朱胖胖突然感觉到有点寂寞孤独冷了。

“真羡慕那臭小子,天天在海外跑,能见识国外的风土人情,如果我能去见见开开眼界,那该多好啊!”

回东宫的路上,朱胖胖边走边郁闷道。

想到在海外到处熘达的朱瞻圭,朱胖胖内心一阵羡慕。

说实话,长这么大,他连大海都没见过。

有机会他真想去海边见识见识,感受一下儿子说的海天一线的壮观。

“对呀,我为什么不能跟他臭小子一块,那臭小子做事莽撞的很,这次战争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脉,如果要是没有人看着这臭小子,这臭小子要万一杀顺手了怎么办!”

朱胖胖勐地停下了脚步,心里有了一个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的大胆想法。

那就是他也要去海外,他也要见识见识国外的风光。

现在老爷子虽然年龄大了,可再活个五六年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老爷子身体没问题,那自己出去一年,见识见识外面的风光应该没问题吧。

越想朱胖胖越心动,最后他真的去找老爷子了。

只不过半天后,他被老爷子骂出来了。

用老爷子的话说,堂堂一国储君不好好的学习政务,天天到处跑成何体统。

骂完以后,老爷子又摸着下巴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不过我觉得你说的对,此次战争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脉,关系到我大明未来的粮仓宝地,没有个人看着那臭小子,我还真不放心!”

说完,老爷子一拍大腿,决定不去北平了,而是跟着朱瞻圭去海外。

朱胖胖要是不说,老爷子还真没有去海外的想法。

朱瞻圭提出打阿三国想法的时候,他只是考虑着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拿下以后,未来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的事情。

根本就没有想过亲自前去。

结果朱胖胖今天这么一提,老爷子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我为什么老是想去北方?

大海那么宽广,有无数的财富,我为什么不去看看?

再说了,自己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也没个几年活头了。

难道自己这辈子,真的要在政务中结束生命吗?

老爷子有些不甘心。

所以经过朱胖胖今天这么一提,他决定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跨海远征的皇帝。

如果这场跨海远征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且给后世子孙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好处。

那他朱棣在武皇帝中,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再加上新学的创办,大明未来的百年计划。

他朱棣百年之后,下去遇到老祖宗和老朱,可以骄傲的说。

在华夏历史皇帝中,他朱棣的功绩只有始皇帝能比。

什么汉武,唐宗,宋祖,根本就没有资格跟他比。

越想老爷子越兴奋。

最后把大儿子赶走,然后把六部大臣内阁学士召了过来,宣布了这个消息。

刚开始众人的还反对,可老爷子一句,如果我死在了外面,太子立刻继位,任何人敢反对,那就是谋反。

文官中几乎都是太子党的人。

老爷子那一副铁了心要走,而且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众人也不再阻拦。

不过群臣们有个要求,那就是朱棣必须要带一个重臣跟着,而且还要从三千营和五军营中,挑选一些兵马作为随身护卫。

一心想着出海打仗的老爷子,对于众人的要求,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应了下来。

在选择随行重臣的时候,夏原吉上蹿下跳,不停的毛遂自荐嚷嚷着他去。

后来跟众人争吵了一番,差点爆发全武行后,这老货终于说服了众人。

他最后说服众人的理由是。

阿三国那里遍地是黄金粮食,皇上和太孙殿下又是大手大脚的主。

如果不派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过去管理,估计那些东西没有拉回来,就被败的差不多了。

他这个理由成功的说服了众人,不过内阁那边杨溥表示自己也要去。

用他的话来说。

打仗的时候肯定要有人出谋划策,打下的地盘也需要人管理。

夏原吉负责钱粮,那他就负责管理这些事了。

经过半天的讨论,此次出行的人员被彻底的定了下来。

领头的朱棣,负责钱粮管理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负责出谋划策,管理规划新土地的内阁学士杨溥。

以及五军营指挥使张辅,带领一万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士兵随行跟随。

同时吏部那边选出100名优秀的候补官员,随军一起出发,将来这些人就是管理外面领土的官员。

为了能有人自愿报名,老爷子考虑了一下开出了重赏。

未来在阿三国当官的官员,5年进行一次轮换。

回京述职以后官升一级,有好地方需要官员优先分配。

并且在俸禄方面直接翻了10倍。

官员在外当官期间,这些俸禄会直接发到他家里。

官员在外面的吃喝住宿,全部由朝廷承担。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后。

那些只考了举人一直考不上进士的书生,一下子都轰动了。

虽然当官的地方路途遥远,文化语言不通,但条件真的很诱人呀。

他们这些人考了举人以后,进士怎么都考不进去。

虽然在大明朝举人也有选官的资格,可问题是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能当官的人。

这些举人们如果没关系没钱贿赂,这辈子都别想选上官。

哪怕就算是选上了,也是一些偏远的县城。

科举去年刚刚考完,如果皇上没有放恩科,还要等三年的时间。

三年又三年,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的。

哪怕就算他们等得起,家里人也等不起啊。

更何况他们也不敢保证,能在下一次科举中考中。

与其等个三年甚至六年,甚至更长久,还不如跟着皇上去海外拼一把。

到了那里,最差都是一个县令,只要呆满5年的时间回来,成为一方知府都有可能。

越想举人们越觉得划算。

当天天黑之前,吏部那边收到了500多名毛遂自荐书。

经过吏部几个大老的讨论选择,100个名额被定了下来。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