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八路军必败,蝗军必胜!(2 / 2)

加入书签

        另外,战车第3师团还下辖机械化炮兵联队、机械化步兵联队,速射炮队、搜索队、防空队、工兵队、维修队、辎重队。

        总兵力1.4万人。

        各战车联队装备轻型坦克14辆、中型坦克57辆,大约300多辆坦克,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型坦克。

        另外还装备近100辆装甲车。

        看上去战斗力很强,实际战斗力也很强。

        当然,仅限于中国战场。

        战车第3师团主要驻扎在苏蒙边界地区,用于防备在远东的苏军。

        不过这一次驻山西第一军遭到致命威胁,所以冈村宁次才下令,将战车第3师团调来增援第一军。

        目前,整个日军也就只有三个战车师团。

        1941年11月,日本陆军观察团赴德国考察,团队中包括山下奉文等多名日本军界名人。

        在目睹德军装甲部队“闪电战”的威力后,这些日本军官大为震惊。

        回国后马上建议将坦克集中使用,以发挥其快速机动、突击力强的特点。

        再加上八路军在战场上使用了日军以为的重型坦克,日军连夜组建了战车第1师团、战车第2师团和战车第3师团。

        西原一策语气凝重:“我的战车第17联队跟八路军新一团的坦克部队交过手,我们九七式中型坦克的主炮,无法摧毁八路军重型坦克的装甲。”

        当初新州战役,八路军的重型坦克,一个照面直接将战车第17联队给重创。

        要不是后方的炮兵第108联队及时开炮,战车第17联队直接会被全歼。

        甘粕重太郎眉头一皱:“连炮塔也没法击穿么?”

        “是的!”西原一策语气无奈,“八路军坦克的装甲很厚,我们的坦克主炮,连八路军坦克的炮塔装甲都没法击穿,根据战后坦克第17联队的坦克兵分析,八路军的主战坦克,装甲厚度最高能达到100毫米,但是八路坦克的主炮穿甲弹,能够从任何一个位置,摧毁蝗军的坦克。”

        一般情况下,炮塔两侧是坦克装甲较为薄弱的位置。

        坦克交战一般是运动到侧翼,从侧面击穿坦克的炮塔,然后炮弹爆炸的金属乱流对坦克内的敌人坦克兵造成杀伤。

        甘粕重太郎脸色微微一沉。

        装甲厚度100毫米?

        九七式坦克的47毫米主炮,使用穿甲弹仅能击穿50毫米厚的钢制装甲。

        而新一团和八路军总部装备的豹式坦克,不仅在动力系统上优化,在装甲方面也是优化过,防御能力很强。

        即便是上层炮塔的两侧,装甲厚度也有60毫米厚。

        打不穿,根本打不穿。

        “据我所知。”西原一策又道,“八路军还大量装备一款名为反坦克火箭筒的武器,能轻易摧毁蝗军的坦克。”

        “不过……”

        西原一策话锋一转:

        “我们的部队装备了四式反坦克刺雷,这种刺雷虽然装备的不多,但是能击穿150毫米的装甲,肯定能摧毁八路军的重型坦克。”

        甘粕重太郎双眼微微一亮。

        日军的军械部给了第一军100枚刺雷,然后也给了战车第3师团100枚刺雷,后续又追加了200枚刺雷。

        毕竟,战车第3师团主要防的是苏军的钢铁洪流。

        诺门坎战役,苏军的钢铁洪流,给日军上了一课。

        不过,甘粕重太郎没有太过重视这款武器,毕竟苏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西原一策倒是有些重视,毕竟这是日军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武器。

        于是,西原一策组建了一个反坦克大队,兵力数600多号人,每两个士兵携带一枚刺雷。

        除了刺雷之外,反坦克大队的士兵还携带有燃烧瓶。

        当初诺门坎战役,日军就曾使用过燃烧瓶对苏军坦克攻击,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士兵对天蝗充满狂热与崇拜,满脑子都是武士道精神,随时随地能为大日本帝国和天蝗效忠。

        西原一策甚至连战术都已经想好:“根据情报,八路军的重型坦克并不多!我的反坦克大队藏在坦克的身后,接近八路军的重型坦克,然后用刺雷摧毁八路军的坦克。”

        第26师团长黑田重德提出一个问题:“西原君,八路军的主战坦克,在几百米开外就把你的坦克摧毁,伱的反坦克大队怎么接近八路军的坦克?”

        “这很简单。”西原一策微微一笑,“用烟雾弹遮蔽八路军的视野,反坦克大队用刺雷和燃烧瓶,接近摧毁八路军的坦克。”

        “只要能摧毁八路军的坦克,我们战车第3师团,对八路军的阵地展开装甲集群冲击。”

        顿了顿,西原一侧语气自信:“八路军必败,蝗军必胜!”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